第四十八章 毒蛇咬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好了,大角被毒蛇咬伤了!”  

姜玄、赤芍和钩藤三人刚刚狩猎回来,就听到部落里有人慌慌张张的喊。  

“过去看看。”  

姜玄把猎物往地上一放,匆匆忙忙的跑过去了,赤芍和钩藤紧随其后。  

养殖区这边,已经围了七八个人,一片嘈杂。  

大角坐在地上,脸色煞白。  

在他的小腿上,有两个深深的牙印,流出来的血呈黑色,显然有剧毒。  

“都让开,围那么密干什么?”  

姜玄大吼一声,把人群驱散,不让他们继续围着大角。  

随后,他蹲了下去,只看了一眼大角腿上的伤口,眉头就紧皱了起来。  

蛇分为无毒蛇和有毒蛇,被两只蛇咬过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无毒蛇没有毒牙,牙印呈两排,比较细密,一般不会咬很深,如果蛇不是很大,只会破点皮而已。  

但是毒蛇就不一样了,毒蛇一般口中长着两枚长长的毒牙,咬中人或者野兽之后,毒牙会深深扎进皮肉里,并且注射致命的毒液。  

大角腿上的伤口,明显就是毒蛇咬的,而且看起来毒性比较猛烈。  

“咬多久了?”姜玄一边翻出一根兽皮绳,一边询问。  

“刚…刚被咬没多久…”大角浑身冒冷汗,显然十分恐惧。  

在原始丛林里,每年都有不少人被各种毒蛇或毒虫咬伤,运气好的能捡一条命,运气不好会死!  

面对死亡的威胁,没有几个人能不恐惧。  

“咬你蛇呢?”  

“跑了。”  

“咬你的是什么蛇?”  

大角描述了一下毒蛇的的样子,是丛林里一种比较常见的毒蛇,毒性不算特别强烈。  

这让姜玄略微松了一口气。  

“我先给你绑上腿,不让蛇毒继续扩散。”  

姜玄用编织的兽皮绳,把大角的小腿从膝盖下一点的位置,用力的绑住,不让毒血继续流向身体其它地方。  

姜玄从兽皮袋中,找出一块边缘最锋利,最尖锐的石片。  

这种石片的材质类似于黑曜石,虽然比较脆,但薄薄的断面极其锋利,姜玄一般用来剥兽皮。  

“忍着点。”  

姜玄也来不及对石片做什么消毒了,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果断的用锋利的石片划开了毒蛇咬过的伤口,使伤口扩大。  

他在大角小腿处的伤口上用石片划了两次,呈“十”字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放出那些毒血。  

随后,他顺着大角的小腿,从上往下,用力的挤压,使大角小腿上的毒血尽快排出。  

随着姜玄的不断挤压,黑色的毒血顺着划开伤口往外流,地面上都是血迹。  

姜玄一边挤毒血,一边对旁边的赤芍道:“姐,我只能尽量排出毒血,找药解毒的事就交给你了。”  

“我马上去找解毒药。”  

赤芍急匆匆的跑了。  

部落人在长期面对各种毒蛇与毒虫,总结出了不少对付它们的经验,也从各种植物中找出了不少有效的解毒药。  

赤芍对藤部落附近生长的植物很熟悉,她知道哪里有能解毒蛇咬伤的药。  

不知什么时候,那个神秘的老人也过来了。  

他听到有人被毒蛇咬伤,本来想要帮忙的,但是走过来之后,发现姜玄已经动手处理了,于是就在一旁静静的观察。  

他看到姜玄用兽皮绳绑住大角的腿,又用石片切开伤口,挤出毒血,又发现大角的状态确实没有恶化下去,于是就没有出声。  

其实如果让他来治,他会采取一种部落人使用更普遍的方法:火烧!  

具体方法就是:直接拿起一根燃烧的柴火,放在被毒蛇咬过的伤口上,直接把伤口,及伤口附近的血肉烧熟。  

这种方法非常粗暴,而且被烧得人会遭大罪,但在被毒蛇刚刚咬伤的时候,确实有效果。  

蛇毒其实也是一种蛋白质,只不过是有毒的蛋白质,经过高温灼烧之后,蛇毒就会变质,从剧毒变成无毒。  

另外一个,因为伤口附近的肉和细血管都被烧熟了,血液也凝固了,毒血自然无法扩散。  

当然,无论是放血、吸血,还是高温灼烧的方法,都只对刚刚被咬伤的人有用。  

如果被咬的时间太长了,毒血早就扩散了,这些方法就失去了作用。  

真要是那样,恐怕就只能抬到图腾神那边去,祈求神灵保佑了。  

不多时,赤芍带着一些植物的根茎回来了。  

她迅速找了一块比较平整的石头,把一部分植物根茎放在上面,用另一块石头将它们捣烂。  

“咦?八角莲,不错。”  

站在一旁的神秘老人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赤芍用这种药为大角解毒疗伤。  

赤芍采回来的这种植物,部落人称之为八角莲,因为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八个角,一般以根茎入药。  

八角莲能治毒蛇咬伤,也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  

需要注意的是,八角莲全株有毒,所以赤芍要放在石头上捣烂,而不敢直接嚼碎。  

如果不懂得使用这种药的人,很可能人没救到,反倒把自己给毒倒了。  

赤芍捣碎之后,姜玄那边,也把毒血挤得差不多了。  

赤芍立刻把捣烂的根茎敷在了大角的伤口处,并且拿出那种棉布一样的蛛网,覆盖伤口,不让药掉下去。  

赤芍对姜玄道:“你先看着他,隔一段时间换一次药,我去把这些八角莲的根烤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