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418.红虾铺开晒海米(祝开心)(4/5)
风卷残云。
还好漏勺知道漂泊海上的渔家汉子们的饭量,准备了两大锅的米饭,这样倒是让他们吃了个饱。
吃饱喝足整个人都有精力了,身上也热乎了,另一个避着风晒着太阳同样把身子给晒热了,所以这会他们纷纷拽开衣服美滋滋的享受起午饭后的温暖好时光。
漏勺上来给几个渔家汉子分烟,汉子们挺不好意思的:“你看这事闹的,吃你们的饭还得抽你们的烟。”
“同志,谢谢你了,我老烟枪抽不上烟卷,我自己卷一袋烟就行。”
“那我拿一支烟卷吧,嘿嘿,带过滤嘴的,除了过年走亲戚还没有抽过这样好烟。”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漏勺看着他们的样子问道:“你们都有机动船,按理说不是万元户也得是大户吧?反正不能跟我一样以前是漏斗户,你们得是冒尖户,这样的话你们咋看起来这么落魄?”
“太会过日子了。”钟佳笑道,“我叔家里日子就挺好,但他特别会过日子,所以过的苦哈哈的。”
渔家的汉子们急忙解释道:
“可不是我们想苦哈哈的过日子,是苦哈哈的日子逼着我们好好算计着过日子,你看我家养了一条机动船,可这船是爷爷,我们全家得好好伺候它,得用钱伺候它……”
“嗯,我家的船机那还是借钱买的,现在外面还有两千五百块的债务,这债务压在人心上真是跟一座山一样。”
“你们光看着我们养船结果就以为我们发大财?不是这么回事啊,同志们,完全不是这样,你们摇橹去撒网,一天没有收获大不了就是浪费了力气,我们的船出海一天没收获,这就是烧掉了一天的柴油!”
“一点没错,你们看见了我们这次捕捞到红虾,有时候连着两三天出海捕捞不到鱼,真是急的嘴上长燎泡!”
说起这事,渔民们有了共同话题顿时便围绕着这话题开始诉苦。
他们说这些话可不是想要藏富或者哭穷,而是日子确实还不容易,赚的是辛苦钱。
但王忆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最早买上机动船的渔民多数赚到了第一桶金,等他们还上债务后日子便会好过起来。
机动船捕捞作业终究效率高。
这年头近海还有鱼虾,只要吃苦耐劳肯出海,那一年下来收获差不了。
就拿这次来卖虾的渔民来说,最好的一户人家一下子卖了四百多块,哪怕一个月只能赚出这样一笔钱,那也是四百块了,一年下来是五千块呢。
当然这事要看运气。
确实有时候碰不上渔汛,开船捕捞可能一整个月忙活下来算算账发现赚的钱也就够一个柴油钱。
万一碰上船机出问题?那可就要倒贴钱了。
美美的吃了一顿好饭,他们晒了会太阳准备离开。
有管账的妇女摸摸怀里的钱,咬咬牙去门市部找王忆买肥皂。
结果这一去门市部可就不只是买肥皂了——
这里好东西太多了!
有劳保手套、有围巾、有毛毯、有棉衣,更有各种各样的食物……
她们在门市部里看一看便看花了眼。
这门市部里商品比不上城里的供销社多,更别说跟百货大楼比,可是这里商品全是她们能用上的。
特别是劳保手套,她们一听不用票,怎么着也得下狠心买两副。
有会过日子的只买一副,只给家里爷们买一副,因为家里爷们在船上干的都是苦活累活,有一副手套不管是操作船机还是说撒网收网都能不那么受冻。
男人们听说门市部里好东西多便会跟进来看看,他们不给自己买东西,会给老婆孩子买个围巾。
这围巾摸上去真厚实,一看就暖和。
价格也不贵,百货大楼的围巾动辄就要五块八块的,这里的围巾便宜的两块,贵的才三块。
于是他们慷慨掏钱,好歹给家里人买一件能御寒的东西。
收拾好剩下的钱、带上刚买的商品,他们说说笑笑、欢天喜地的下山上码头去开船。
趁着午后天气暖和他们要回家了。
这次出来一趟赚了一笔好钱,他们可以歇息两天避避寒风再干。
午后的码头上渔船便忙碌起来。
随着发动机‘砰砰砰’的声音,船只在水上灵活穿梭,海风吹起的波纹被踏平,化作晶莹剔透的浪花甩向船头两侧。
机动船上的妇女孩子转身冲岛上挥手,‘谢谢同志、谢谢老乡’的声音不绝于耳。
渔船离去,海面上重新荡漾起波浪,但跟机船之前溅起怒浪相比,这时候仅剩的波纹有一种动态的平和。
金黄的阳光洒在海面上、照在浪花上,那些亮堂堂的反光像极了老百姓忙碌劳累之后所能享受的安宁与温馨,像极了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很美好。
‘铃铃铃’的声音响起,学生们准备上课了。
大喇叭里响起王向红的声音:
“那个各小组副组长们请注意、请注意,下午安排的工缓一缓,先到我家门口分红虾,嗯,要分一下红虾,各小组每家每户去点人,然后今天下午晒虾米!”
虾米是好东西,漏勺特意来找王忆问道:“校长,咱也晒点吧?你跟队长说一声,给学校分一批,晒出来以后咱不卖也不交公,留着给学生做个饭吃。”
王忆说道:“行,你去领吧,我给你写个条子,队长看了条子会给你分红虾的。”
漏勺说道:“先别分太多,晒虾米最好的还得是白虾,我听队长的意思是咱最近就要去防空岛那里捕捞白虾了。”
“白虾晒出来的虾米是咱们外岛海八珍之一,我给你留着,等你邮寄给你同学朋友的。
还好漏勺知道漂泊海上的渔家汉子们的饭量,准备了两大锅的米饭,这样倒是让他们吃了个饱。
吃饱喝足整个人都有精力了,身上也热乎了,另一个避着风晒着太阳同样把身子给晒热了,所以这会他们纷纷拽开衣服美滋滋的享受起午饭后的温暖好时光。
漏勺上来给几个渔家汉子分烟,汉子们挺不好意思的:“你看这事闹的,吃你们的饭还得抽你们的烟。”
“同志,谢谢你了,我老烟枪抽不上烟卷,我自己卷一袋烟就行。”
“那我拿一支烟卷吧,嘿嘿,带过滤嘴的,除了过年走亲戚还没有抽过这样好烟。”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漏勺看着他们的样子问道:“你们都有机动船,按理说不是万元户也得是大户吧?反正不能跟我一样以前是漏斗户,你们得是冒尖户,这样的话你们咋看起来这么落魄?”
“太会过日子了。”钟佳笑道,“我叔家里日子就挺好,但他特别会过日子,所以过的苦哈哈的。”
渔家的汉子们急忙解释道:
“可不是我们想苦哈哈的过日子,是苦哈哈的日子逼着我们好好算计着过日子,你看我家养了一条机动船,可这船是爷爷,我们全家得好好伺候它,得用钱伺候它……”
“嗯,我家的船机那还是借钱买的,现在外面还有两千五百块的债务,这债务压在人心上真是跟一座山一样。”
“你们光看着我们养船结果就以为我们发大财?不是这么回事啊,同志们,完全不是这样,你们摇橹去撒网,一天没有收获大不了就是浪费了力气,我们的船出海一天没收获,这就是烧掉了一天的柴油!”
“一点没错,你们看见了我们这次捕捞到红虾,有时候连着两三天出海捕捞不到鱼,真是急的嘴上长燎泡!”
说起这事,渔民们有了共同话题顿时便围绕着这话题开始诉苦。
他们说这些话可不是想要藏富或者哭穷,而是日子确实还不容易,赚的是辛苦钱。
但王忆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最早买上机动船的渔民多数赚到了第一桶金,等他们还上债务后日子便会好过起来。
机动船捕捞作业终究效率高。
这年头近海还有鱼虾,只要吃苦耐劳肯出海,那一年下来收获差不了。
就拿这次来卖虾的渔民来说,最好的一户人家一下子卖了四百多块,哪怕一个月只能赚出这样一笔钱,那也是四百块了,一年下来是五千块呢。
当然这事要看运气。
确实有时候碰不上渔汛,开船捕捞可能一整个月忙活下来算算账发现赚的钱也就够一个柴油钱。
万一碰上船机出问题?那可就要倒贴钱了。
美美的吃了一顿好饭,他们晒了会太阳准备离开。
有管账的妇女摸摸怀里的钱,咬咬牙去门市部找王忆买肥皂。
结果这一去门市部可就不只是买肥皂了——
这里好东西太多了!
有劳保手套、有围巾、有毛毯、有棉衣,更有各种各样的食物……
她们在门市部里看一看便看花了眼。
这门市部里商品比不上城里的供销社多,更别说跟百货大楼比,可是这里商品全是她们能用上的。
特别是劳保手套,她们一听不用票,怎么着也得下狠心买两副。
有会过日子的只买一副,只给家里爷们买一副,因为家里爷们在船上干的都是苦活累活,有一副手套不管是操作船机还是说撒网收网都能不那么受冻。
男人们听说门市部里好东西多便会跟进来看看,他们不给自己买东西,会给老婆孩子买个围巾。
这围巾摸上去真厚实,一看就暖和。
价格也不贵,百货大楼的围巾动辄就要五块八块的,这里的围巾便宜的两块,贵的才三块。
于是他们慷慨掏钱,好歹给家里人买一件能御寒的东西。
收拾好剩下的钱、带上刚买的商品,他们说说笑笑、欢天喜地的下山上码头去开船。
趁着午后天气暖和他们要回家了。
这次出来一趟赚了一笔好钱,他们可以歇息两天避避寒风再干。
午后的码头上渔船便忙碌起来。
随着发动机‘砰砰砰’的声音,船只在水上灵活穿梭,海风吹起的波纹被踏平,化作晶莹剔透的浪花甩向船头两侧。
机动船上的妇女孩子转身冲岛上挥手,‘谢谢同志、谢谢老乡’的声音不绝于耳。
渔船离去,海面上重新荡漾起波浪,但跟机船之前溅起怒浪相比,这时候仅剩的波纹有一种动态的平和。
金黄的阳光洒在海面上、照在浪花上,那些亮堂堂的反光像极了老百姓忙碌劳累之后所能享受的安宁与温馨,像极了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很美好。
‘铃铃铃’的声音响起,学生们准备上课了。
大喇叭里响起王向红的声音:
“那个各小组副组长们请注意、请注意,下午安排的工缓一缓,先到我家门口分红虾,嗯,要分一下红虾,各小组每家每户去点人,然后今天下午晒虾米!”
虾米是好东西,漏勺特意来找王忆问道:“校长,咱也晒点吧?你跟队长说一声,给学校分一批,晒出来以后咱不卖也不交公,留着给学生做个饭吃。”
王忆说道:“行,你去领吧,我给你写个条子,队长看了条子会给你分红虾的。”
漏勺说道:“先别分太多,晒虾米最好的还得是白虾,我听队长的意思是咱最近就要去防空岛那里捕捞白虾了。”
“白虾晒出来的虾米是咱们外岛海八珍之一,我给你留着,等你邮寄给你同学朋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