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387.沪都货不断(月底求月票了)(3/5)
!”
王忆默默点头。
老队长这话说的对。
可是这件事很无奈——
大仿课所用的字帖无非是一些大字本,本子上蒙着一张白纸,透过白纸能看到下面毛笔字的笔画,然后描摹笔画即可。
这样如果学生们家庭条件差,那不买大字本一样能上大仿课,队里有打印机,用打印机来复印一些大字纸便是了,这样学生们不用花钱。
让王忆感到无奈的地方在于:
队里人是支持学生们上学的,该交的书本费要交、该交的学杂费也要交,这种大仿课既然是国家统一的安排,那他们自然愿意掏出五角钱来给孩子买本子。
而外队、外村有些人家未必愿意让孩子买大仿课本子,难道让他们学校复印了字帖送去给外队学生用?
这事让教育系统给知道了,恐怕不好交代。
这是断人财路!
王向红深思熟虑之后,说道:“这事你该收钱就收钱,外队的情况我来跟他们队里的干部联系。”
“我不怕当这个坏人,实在是这个临摹本太贵了,领导们是有心给一些孩子出难题啊!”
“那我王向红以个人名义帮外队有需要的孩子印刷大字帖,领导们要找就找到我身上吧。”
这番话说的平平淡淡。
但无声处听惊雷。
王忆觉得王向红很了不起!
这确实是一名值得人尊敬的老干部。
再晒了一天鱼鲞,转过一天来是13号,王忆上午正常上课,中午便领着人开船去县里交钱领了厚厚好几摞的字帖。
这年头的字帖很简单,收一块钱委实有点过分了。
它们不是封面带印刷的那种商业字帖,更像是普通的作业本,正面封面上仨字:大字本。
下面是班级、姓名,最下面是海福县教体委监制。
打开后里面是红色的大字笔画,从横竖点撇捺开始,一直到后面的简单大字。
字体是红色边框没有红色填充,也没有描摹的白纸,直接在上面写就行。
见此王忆更生气了!
改革开放了,有些单位开始过分了。
这种大字帖不是王忆以为的字帖上一页有白纸,透过白纸描摹大字,等到这白纸用完了再买点便宜的白纸蒙在上面写。
王忆预想中的大字帖属于可循环利用书本,他拿到的大字本是一次性的,只能在红框里面描摹。
因为大字本上的笔画和字都只有边框没有红色填充,导致盖上一张白纸也看不太清。
这简直是拿着学生当韭菜了!
王忆决定回去就透过秋渭水去找叶长安告状!
船从县里拿了字帖去市里码头。
麻六、王东义在等着他们了。
双方此次分开十多天,再见面都很高兴。
大胆大大咧咧的问道:“六子,你们买了什么需要咱队里的壮劳力来给你们搬运?这是大活啊。”
麻六笑道:“是好东西,太多好东西了!”
他对王忆说:“幸亏我把你们叫来了,要不然这一趟还真麻烦了,我以为我们带的东西够多了,结果来了丙-110仓库一看,外贸集团送来的东西更多!”
码头上堆着一些麻袋。
王东义招招手说:“先搬花生吧。”
“花生?这么多花生?”跟船而来的壮劳力们很吃惊。
王东义指了指麻六说:“六子给咱生产队买的,这次请咱队里吃花生。”
麻六叫道:“我可不是全免费请了,小孩半斤、大人一斤,就照着这个数来请。”
“另外想要吃花生的,那得到咱们门市部去买,跟买粮食一样掏钱买!”
王忆想起之前麻六答应的话,说道:“你还真买了花生给社员们煮着吃?”
麻六说道:“对,花生是好东西,咱们队里不产花生,社员们没口福了。”
“花生是长寿果,生着吃能治胃病、煮熟吃好下酒,我在沪都看到人煮花生了,用点八角大料这些东西,撒上盐巴,剩下的交给柴火就行,很好吃!”
王忆说道:“那得用新鲜花生,这季节还有新鲜花生呢?”
麻六说道:“有,这是东北花生,月初才收出来的鲜花生,然后刚运载到沪都来,我托人找关系买了五千斤。”
大胆惊叹道:“你可真有能耐,这东西得用粮票啊,你哪里有那么多粮票?”
麻六冲他挤挤眼:“个人买粮食得用粮票,单位买的多,在沪都的小商品市场里不但不用粮票,还可以讲价呢。”
一麻袋一麻袋的花生被扛到了船上。
社员们拍拍麻袋,里面哗啦啦的响。
有人笑道:“好东西,这不光买到了花生,还买到了好麻袋,王老师,以后装鱼鲞的家伙什有了,麻袋吸水、透气,不会导致鱼鲞反油,是好东西!”
王忆说道:“走,咱们去仓库里再弄点好东西!”
磨面机摆放在了门口。
打开门后社员们却顾不上看磨面机,都是下意识先看到了摞成一层层的大砂锅。
说起来王忆买了砂锅后还为难怎么搬运来着,一个个的搬那得费多少劲?
结果卖砂锅的贩子听了他的疑问后给他出了个主意:
用平板拖车来运送,拖车底座面积大,长三横二足有六个平方米,然后放上一层砂锅再放上个木板,继续在木板上放砂锅,最后连同几层木板用绳子给捆扎起来,砂锅一次性就能运走!
这会平板车就在仓库里,王忆看到社员们没有注意磨面机便没多说,直接交给麻六扛到船上去。
他打开砂锅绳子,招呼社员们小心翼翼的往船舱搬运砂锅。
正好船舱里已经有了几十袋子的花生,然后仓库里又有其他粮食袋,先把粮食送上船铺开,再把砂
王忆默默点头。
老队长这话说的对。
可是这件事很无奈——
大仿课所用的字帖无非是一些大字本,本子上蒙着一张白纸,透过白纸能看到下面毛笔字的笔画,然后描摹笔画即可。
这样如果学生们家庭条件差,那不买大字本一样能上大仿课,队里有打印机,用打印机来复印一些大字纸便是了,这样学生们不用花钱。
让王忆感到无奈的地方在于:
队里人是支持学生们上学的,该交的书本费要交、该交的学杂费也要交,这种大仿课既然是国家统一的安排,那他们自然愿意掏出五角钱来给孩子买本子。
而外队、外村有些人家未必愿意让孩子买大仿课本子,难道让他们学校复印了字帖送去给外队学生用?
这事让教育系统给知道了,恐怕不好交代。
这是断人财路!
王向红深思熟虑之后,说道:“这事你该收钱就收钱,外队的情况我来跟他们队里的干部联系。”
“我不怕当这个坏人,实在是这个临摹本太贵了,领导们是有心给一些孩子出难题啊!”
“那我王向红以个人名义帮外队有需要的孩子印刷大字帖,领导们要找就找到我身上吧。”
这番话说的平平淡淡。
但无声处听惊雷。
王忆觉得王向红很了不起!
这确实是一名值得人尊敬的老干部。
再晒了一天鱼鲞,转过一天来是13号,王忆上午正常上课,中午便领着人开船去县里交钱领了厚厚好几摞的字帖。
这年头的字帖很简单,收一块钱委实有点过分了。
它们不是封面带印刷的那种商业字帖,更像是普通的作业本,正面封面上仨字:大字本。
下面是班级、姓名,最下面是海福县教体委监制。
打开后里面是红色的大字笔画,从横竖点撇捺开始,一直到后面的简单大字。
字体是红色边框没有红色填充,也没有描摹的白纸,直接在上面写就行。
见此王忆更生气了!
改革开放了,有些单位开始过分了。
这种大字帖不是王忆以为的字帖上一页有白纸,透过白纸描摹大字,等到这白纸用完了再买点便宜的白纸蒙在上面写。
王忆预想中的大字帖属于可循环利用书本,他拿到的大字本是一次性的,只能在红框里面描摹。
因为大字本上的笔画和字都只有边框没有红色填充,导致盖上一张白纸也看不太清。
这简直是拿着学生当韭菜了!
王忆决定回去就透过秋渭水去找叶长安告状!
船从县里拿了字帖去市里码头。
麻六、王东义在等着他们了。
双方此次分开十多天,再见面都很高兴。
大胆大大咧咧的问道:“六子,你们买了什么需要咱队里的壮劳力来给你们搬运?这是大活啊。”
麻六笑道:“是好东西,太多好东西了!”
他对王忆说:“幸亏我把你们叫来了,要不然这一趟还真麻烦了,我以为我们带的东西够多了,结果来了丙-110仓库一看,外贸集团送来的东西更多!”
码头上堆着一些麻袋。
王东义招招手说:“先搬花生吧。”
“花生?这么多花生?”跟船而来的壮劳力们很吃惊。
王东义指了指麻六说:“六子给咱生产队买的,这次请咱队里吃花生。”
麻六叫道:“我可不是全免费请了,小孩半斤、大人一斤,就照着这个数来请。”
“另外想要吃花生的,那得到咱们门市部去买,跟买粮食一样掏钱买!”
王忆想起之前麻六答应的话,说道:“你还真买了花生给社员们煮着吃?”
麻六说道:“对,花生是好东西,咱们队里不产花生,社员们没口福了。”
“花生是长寿果,生着吃能治胃病、煮熟吃好下酒,我在沪都看到人煮花生了,用点八角大料这些东西,撒上盐巴,剩下的交给柴火就行,很好吃!”
王忆说道:“那得用新鲜花生,这季节还有新鲜花生呢?”
麻六说道:“有,这是东北花生,月初才收出来的鲜花生,然后刚运载到沪都来,我托人找关系买了五千斤。”
大胆惊叹道:“你可真有能耐,这东西得用粮票啊,你哪里有那么多粮票?”
麻六冲他挤挤眼:“个人买粮食得用粮票,单位买的多,在沪都的小商品市场里不但不用粮票,还可以讲价呢。”
一麻袋一麻袋的花生被扛到了船上。
社员们拍拍麻袋,里面哗啦啦的响。
有人笑道:“好东西,这不光买到了花生,还买到了好麻袋,王老师,以后装鱼鲞的家伙什有了,麻袋吸水、透气,不会导致鱼鲞反油,是好东西!”
王忆说道:“走,咱们去仓库里再弄点好东西!”
磨面机摆放在了门口。
打开门后社员们却顾不上看磨面机,都是下意识先看到了摞成一层层的大砂锅。
说起来王忆买了砂锅后还为难怎么搬运来着,一个个的搬那得费多少劲?
结果卖砂锅的贩子听了他的疑问后给他出了个主意:
用平板拖车来运送,拖车底座面积大,长三横二足有六个平方米,然后放上一层砂锅再放上个木板,继续在木板上放砂锅,最后连同几层木板用绳子给捆扎起来,砂锅一次性就能运走!
这会平板车就在仓库里,王忆看到社员们没有注意磨面机便没多说,直接交给麻六扛到船上去。
他打开砂锅绳子,招呼社员们小心翼翼的往船舱搬运砂锅。
正好船舱里已经有了几十袋子的花生,然后仓库里又有其他粮食袋,先把粮食送上船铺开,再把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