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231.师资力量壮大了哈)(4/5)
王忆在头疼叶长安的病情,没心情给学生送绿豆汤,就对漏勺摆摆手说:“漏老师,你去送吧,让学生们念你的好。”
漏勺嘿嘿笑道:“校长你瞧你,你怎么也跟学生一样叫我漏老师?这称呼多掉价。”
“漏老师,那你觉得我们怎么称呼你比较好?”
“我也姓王嘛,所以也可以叫我王老师嘛。”
“好的,王老师——这样没什么辨识度,我觉得漏老师挺好。”
“嗨!”
学生们在打猪草、挖马齿苋、抓蚂蚱,其中抓蚂蚱是大活,他们要回去养小鸡的,必须得喂的肥肥胖胖才行。
因为这鸡是他们要吃的。
漏勺一手一个水桶,腰里挎着个包,包里是碗。
他上山招呼道:“孙老师,歇歇吧,领着同学们过来喝一碗冷饮。同学们,快来,看看漏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酸梅汤、酸梅汤!”学生们高兴的很。
漏勺说道:“不是,是我给你们煮的绿豆汤——呃,是校长给我提供绿豆和冰糖然后我给你们煮的绿豆汤,冰镇绿豆汤,过来尝尝味道。”
孙征南上来友好的点头,他拿了碗,漏勺给他倒上绿豆汤。
冰镇的汤水突然出现在高温天气里,顿时有冷雾徐徐飘起。
看起来就让人感觉凉爽。
孙征南道谢:“多谢漏老师了,嗯,好喝,从嘴巴一下子凉到了胃里,真舒坦。”
大汗淋漓的学生们凑上来。
漏勺说道:“先凉快一下,去去热气再来喝,不要一下子就喝这么凉的东西,小心闹肚子。”
学生们排着队上来喝绿豆汤,‘谢谢漏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
漏勺笑歪了嘴。
妈的,以前做梦没想到,老子也有今天啊?
没说的,以后必须要紧密团结在校长身边,做校长的亲密的同志和战友!
于是傍晚他很卖力的给王忆做了一顿黄花鱼肉水饺。
王忆爱吃海鲜,野生黄花鱼肉滋味甜鲜,包水饺很好吃。
强劳力们摇橹回归,他们在海上看到了太阳能灶的银光,回了码头纷纷问岛上是什么东西这么耀眼。
然后汉子们又开始参观起太阳能灶了。
这会太阳能灶都被利用起来,蒸锅上冒着热气,里面有几户人家的晚饭。
太阳能灶的反光膜耀眼,傍晚海上的余晖也是光华夺目。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随着光芒逐渐散去,随着夜色变为墨色,思索着叶长安病情和秋渭水的王忆在心头生出了一股孤独感。
叶长安要是没了,秋渭水会比自己现在更孤独。
这么想着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夜色如深渊笼罩他,他感觉自己孤零零的被包裹住了,无处可逃。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喜欢,他便振奋精神去看向岛上绚丽的渔家灯火。
夏至的海岛,夜晚要比白日更美好。
太阳退隐,海风凉爽。
白天的日光有多灿烂,入夜的海风就有多温婉!
山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流萤,点点荧光成片成群的舞动,几条小狗崽被吸引了,正在草窝子里蹦跳着扑棱流萤。
抬头看夜空,星海壮阔,繁星点点如远望海上无数船舟。
确实如此,夜晚看海上的大船就是一点亮光,那是船上的灯光。
而天涯岛的灯光要亮堂许多,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灯以及漫山遍野的路上有路灯,这样海岛的夜晚是朦胧的暗黄。
天上星光明灭不休,岛上灯光低垂长亮。
海岛永远都是避暑胜地。
白天的灼热散去后,夜晚的岛上便没了盛夏独有的浓墨重彩般的火力。
海风海浪和皎洁的月色给岛屿迅速增添了几分温情,因为海风不止,所以无论白天多热晚上坐在岛上歇一歇,立马浑身上下都凉快。
漏勺下出水饺后先给王忆舀了一盘送过来。
服务到家。
打交道比较少的王祥雄拎着个网兜上来招呼王忆:“王老师还没吃饭?”
王忆笑道:“三组长来了?我刚吃上,你也来吃点吧?黄花鱼水饺,漏老师的绝学。”
王祥雄笑道:“嗯,我那个师弟的厨艺是不错的,就是嘴贱,所以弄的社员们不喜欢他。”
漏勺叫道:“我草,师兄你就这么说我啊?我现在高低是个教师,不管学生还是老师们都叫我漏老师……”
“行行行,漏老师,我尊重你。”王祥雄哈哈大笑,他把网兜递给王忆:“我自己春天晒的鸡毛鲓,没别的意思,这是替漏老师向你道声谢,你对他算是有再造之恩。”
鸡毛鲓是当地人对凤尾鱼的俗称。
凤尾鱼是好东西,外岛四宝之一。
它在三月和四月迎来鱼汛,王忆当时刚来到天涯岛所以没亲身去经历捕捞凤尾鱼的活动,不过他见过家家户户晒凤尾鱼干。
这鱼个头不大,肚子鼓鼓囊囊的带着鱼籽被捞上来,然后用春末夏初的好日光晒成了喷香的鱼干。
漏勺过来帮王忆拿走了网兜,笑道:“我师兄晒鱼干鱼鲞的本事好,比我还好,他的鸡毛鲓鱼干是好东西,明早我上锅里头给你蒸一蒸,下饭一绝,要是炸一炸的话那是下酒一绝。”
王忆笑道:“行啊。”
王祥雄对他摆摆手:“没别的事了,王老师你吃饭吧,我先下去看电影了。”
王忆想招呼他吃顿饭,他说他吃过饭了只想去看电影,于是王忆只能送他回去。
等他回来准备继续吃饭,结果注意到漏勺在直勾勾的看着他。
王忆有些发毛:“干啥?”
漏勺说道:“王老师,我看你今晚情绪不太好,怎么了?你、你要是瞧得起我……”
“停下,别说这种话,什么
漏勺嘿嘿笑道:“校长你瞧你,你怎么也跟学生一样叫我漏老师?这称呼多掉价。”
“漏老师,那你觉得我们怎么称呼你比较好?”
“我也姓王嘛,所以也可以叫我王老师嘛。”
“好的,王老师——这样没什么辨识度,我觉得漏老师挺好。”
“嗨!”
学生们在打猪草、挖马齿苋、抓蚂蚱,其中抓蚂蚱是大活,他们要回去养小鸡的,必须得喂的肥肥胖胖才行。
因为这鸡是他们要吃的。
漏勺一手一个水桶,腰里挎着个包,包里是碗。
他上山招呼道:“孙老师,歇歇吧,领着同学们过来喝一碗冷饮。同学们,快来,看看漏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酸梅汤、酸梅汤!”学生们高兴的很。
漏勺说道:“不是,是我给你们煮的绿豆汤——呃,是校长给我提供绿豆和冰糖然后我给你们煮的绿豆汤,冰镇绿豆汤,过来尝尝味道。”
孙征南上来友好的点头,他拿了碗,漏勺给他倒上绿豆汤。
冰镇的汤水突然出现在高温天气里,顿时有冷雾徐徐飘起。
看起来就让人感觉凉爽。
孙征南道谢:“多谢漏老师了,嗯,好喝,从嘴巴一下子凉到了胃里,真舒坦。”
大汗淋漓的学生们凑上来。
漏勺说道:“先凉快一下,去去热气再来喝,不要一下子就喝这么凉的东西,小心闹肚子。”
学生们排着队上来喝绿豆汤,‘谢谢漏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
漏勺笑歪了嘴。
妈的,以前做梦没想到,老子也有今天啊?
没说的,以后必须要紧密团结在校长身边,做校长的亲密的同志和战友!
于是傍晚他很卖力的给王忆做了一顿黄花鱼肉水饺。
王忆爱吃海鲜,野生黄花鱼肉滋味甜鲜,包水饺很好吃。
强劳力们摇橹回归,他们在海上看到了太阳能灶的银光,回了码头纷纷问岛上是什么东西这么耀眼。
然后汉子们又开始参观起太阳能灶了。
这会太阳能灶都被利用起来,蒸锅上冒着热气,里面有几户人家的晚饭。
太阳能灶的反光膜耀眼,傍晚海上的余晖也是光华夺目。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随着光芒逐渐散去,随着夜色变为墨色,思索着叶长安病情和秋渭水的王忆在心头生出了一股孤独感。
叶长安要是没了,秋渭水会比自己现在更孤独。
这么想着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夜色如深渊笼罩他,他感觉自己孤零零的被包裹住了,无处可逃。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喜欢,他便振奋精神去看向岛上绚丽的渔家灯火。
夏至的海岛,夜晚要比白日更美好。
太阳退隐,海风凉爽。
白天的日光有多灿烂,入夜的海风就有多温婉!
山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流萤,点点荧光成片成群的舞动,几条小狗崽被吸引了,正在草窝子里蹦跳着扑棱流萤。
抬头看夜空,星海壮阔,繁星点点如远望海上无数船舟。
确实如此,夜晚看海上的大船就是一点亮光,那是船上的灯光。
而天涯岛的灯光要亮堂许多,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灯以及漫山遍野的路上有路灯,这样海岛的夜晚是朦胧的暗黄。
天上星光明灭不休,岛上灯光低垂长亮。
海岛永远都是避暑胜地。
白天的灼热散去后,夜晚的岛上便没了盛夏独有的浓墨重彩般的火力。
海风海浪和皎洁的月色给岛屿迅速增添了几分温情,因为海风不止,所以无论白天多热晚上坐在岛上歇一歇,立马浑身上下都凉快。
漏勺下出水饺后先给王忆舀了一盘送过来。
服务到家。
打交道比较少的王祥雄拎着个网兜上来招呼王忆:“王老师还没吃饭?”
王忆笑道:“三组长来了?我刚吃上,你也来吃点吧?黄花鱼水饺,漏老师的绝学。”
王祥雄笑道:“嗯,我那个师弟的厨艺是不错的,就是嘴贱,所以弄的社员们不喜欢他。”
漏勺叫道:“我草,师兄你就这么说我啊?我现在高低是个教师,不管学生还是老师们都叫我漏老师……”
“行行行,漏老师,我尊重你。”王祥雄哈哈大笑,他把网兜递给王忆:“我自己春天晒的鸡毛鲓,没别的意思,这是替漏老师向你道声谢,你对他算是有再造之恩。”
鸡毛鲓是当地人对凤尾鱼的俗称。
凤尾鱼是好东西,外岛四宝之一。
它在三月和四月迎来鱼汛,王忆当时刚来到天涯岛所以没亲身去经历捕捞凤尾鱼的活动,不过他见过家家户户晒凤尾鱼干。
这鱼个头不大,肚子鼓鼓囊囊的带着鱼籽被捞上来,然后用春末夏初的好日光晒成了喷香的鱼干。
漏勺过来帮王忆拿走了网兜,笑道:“我师兄晒鱼干鱼鲞的本事好,比我还好,他的鸡毛鲓鱼干是好东西,明早我上锅里头给你蒸一蒸,下饭一绝,要是炸一炸的话那是下酒一绝。”
王忆笑道:“行啊。”
王祥雄对他摆摆手:“没别的事了,王老师你吃饭吧,我先下去看电影了。”
王忆想招呼他吃顿饭,他说他吃过饭了只想去看电影,于是王忆只能送他回去。
等他回来准备继续吃饭,结果注意到漏勺在直勾勾的看着他。
王忆有些发毛:“干啥?”
漏勺说道:“王老师,我看你今晚情绪不太好,怎么了?你、你要是瞧得起我……”
“停下,别说这种话,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