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梳理灵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月距离牧成仁等人离去已经整整两个月,他们每日通过法书汇报情况,而华阴宗还没有动静。  

盛慈的灵眼被移植给了他们门中一位天才少年,据说修为已经达到练气九层,是华阴宗罕见的上品灵根所有者,水流泉感觉,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哪个可以在练气九层对抗补天石的修士。  

至于盛慈本人,则是被扔进类似研究室的地方,作为一位长老的助手,盛慈不想死的话,就得配合,为华阴宗开发阵法。  

据说华阴宗准备为盛慈植入特殊的第四代永生之血,将其制作成理论上的完美生命,然后以此升华他们核心弟子的生命层次。  

牧成仁好歹也是内门弟子,听到的风声不少,可惜他不是研究类仙人,没有直接参与进去。  

而一直研究永生之血的齐溥…  

作为外门弟子,他根本没资格触及核心,哪怕他已经研究到了第四代也一样。  

至于卜承教,他帮了水流泉的大忙,水流泉其实也没想到一个练气期的修士,就能推演天机,直到水流泉仔细检查过各项仙术后,他才发现这个事实。  

所以他就试着让卜承教推演关于他的信息。  

结果答案是,完全不行!  

推演天机有很多种,比如“锁定位置”“查看在做什么”“有什么弱点”“未来会做什么”等等。  

卜承教掌握的天机术只能“锁定位置”,而进行推演后,出现的位置,要么非常含糊,要么不断变动,而更多则是显示超出范围,无论哪一种,都无法知晓水流泉的位置,大体位置都锁定不了。  

封神仙典是真的具备干扰天机的效果!  

这算是让水流泉彻底松了一口气,这种神秘莫测的能力找不到他,算不出他的情况,那就稳了啊!  

第四月初,检查各项幻武提升的幅度后,通过储物灵器,水流泉带着所有幻武,前往无限荒野。  

核心法书断线并不影响“副本”使用,法制天下的效果是副本拥有原本“全部”能力,只有一种情况“副本”法书才会失去效果,那就是核心法书被完全摧毁。  

水流泉离开若水王朝后,朝政由大臣主持,几年内不回来都没有问题,会按照既定惯性运行。  

已经设定好的计划,足够整个若水王朝运行十年,只要按部就班就好了,更别说水流泉不是要离开很久。  

水流泉来到韩长东的小竹屋,点点灵气,从这竹屋中益出。  

“果然,都是灵植,只是都没有长成!”  

水流泉微喜。  

灵植没有长成也无妨,灵植与人类不同,都有生产灵气的效果,可以温养灵脉。  

周围全是灵寂地,只有这里出现灵泉,又有灵植,自然是因为有一条小型灵脉。  

在这里修行,空气里的灵气浓度将不会是零。  

而水流泉修行的土行汇灵诀,也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梳理灵脉,加强灵脉的效果!  

如果有高超的仙法,即使是低级灵脉,也可以通过培养,晋级成高级灵脉,只是耗时漫长就是了。  

水流泉走进小院,回忆土行汇灵诀涉及的仙术。  

每一属性,都有方法涉及六艺,只是有些属性更简单,华阴宗的土行仙术不少,也有详细讲解如何梳理灵脉。  

首先要布下引导阵法,能够随时调动灵脉的灵气。  

其次,要布置聚灵阵,不让灵气朝外界流失,小阵旗当然不行,那是小规模的,不能用在灵脉上,哪怕这个灵脉很小很小,聚灵阵旗也无法生效,根本不匹配。  

最后就是设置养灵阵,将益散的灵气重新吸收回去,充盈扩大灵脉,这种阵法上下限极大,很考验设阵者的造诣,如果完美匹配,哪怕只是低级养灵阵,效果也能提升数十倍。  

然而,一道灵脉错综复杂,分支无数,要完美匹配根本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过去的修仙家族根基就是在此,通过家族一代代改良,将灵脉发挥到极致,不过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大型灵脉。  

最后还是会被宗门取代,集中培养极少数天才,其余人则是温养灵脉,种植灵植,炼器炼丹。  

宗门与家族的最大区别,就是温情,庞大的家族,哪怕没有失落,无数代之后,亲情也会完全丧失,形态最后还是与宗门无异。  

水流泉取出灵性材料,开始布阵。  

培养灵脉其实也有捷径可走,比如拥有可以清晰看到灵脉本身的瞳术,不就可以针对性的培养灵脉了吗?  

盛慈的双眼,值数万灵石!  

布置灵阵很困难,本来水流泉是想让云冬月来帮忙的。  

可惜她的眼睛时灵时不灵,而且不能直接看到,也没多少用,一点误差都会让效果大变。  

水流泉首先检查灵脉范围与质量,发现整个灵脉只有小竹屋这么大,质量也很差,支流非常多,只是利用益散灵气还好,如果是想调动灵脉灵气,那会很困难。  

“看来韩长东也早就检查过了,终究只是灵寂地的一汪清泉,不能期待能有多好。”水流泉摇摇头。  

回忆引导阵法的细节,水流泉拿起面前的灵铁,手中忽得燃起小火苗,片刻后灵铁融化。  

一口灵力吐出,灵铁液被灵力击中包裹,在灵力压缩下,迅速化为固定形状。  

那是一个柱状体,大约只有手指粗细的圆筒。  

在固定住后,水流泉手中浮现文思笔,笔尖在灵力灌输下直接硬化,笔杆上的两大图案徐徐生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