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品级提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练气、筑基,竟然还是这种词汇吗,难道这就是修仙的本质?”  

水流泉收回放在破烂长袍上的手。  

下一刻,这件灵性材质的幻武被水流泉动用权能,直接转化为信仰能量,整个化为粉尘。  

本来仅有5%左右的信仰能量,也缓缓提升了一节,抵达了10%。  

这件幻武虽然是青色,但是能力却只是清洁与增强灵气防护,水流泉不需要,也没有灵气。  

“真是麻烦啊…”  

水流泉身旁的床上,云冬月双目紧闭,脸色苍白的沉睡着,虽然没死,但也无法醒来。  

一缕缕黑气,正时隐时现,若非正气歌吊命,她现在状况会更差。  

被水流泉放在聚宝盆里的正气歌,时不时就爆发一阵白光,清除云冬月身上的部分黑气。  

然而,间隔时间太长了,还是在恶化。  

正气歌每一次使用,都需要咏颂一百遍,即使水流泉念的再快,也至少需要一分钟才可以再使用。  

这只是无色武装,能力太弱了,清除不掉远超自身等级的诅咒!  

“…”  

水流泉继续摸第二件具备历史之光的灵器,这是一块玄铁令,正是源自九阴魔宗的全阴阵令。  

韩长东利用全阴大阵,坑死了韩明绝,但是后来他要使用,又改回来了。  

此刻,这件灵器已经是一片灰暗之色。  

全阴阵令只能使用一次,韩长东修改阵势后,将阵法与他连接,就是为了不中断阵法。  

现在阵法终止,阵令被打入的操控法诀也消失了,无法再调动其中蕴含的灵气。  

这显然是九阴魔宗的后手,要不然也不会放心将阵令交于两人。  

不过…  

对于水流泉却无用,这件全阴阵令,在封神之力下照样会复苏!  

刚一触摸——  

青色绽放!  

无数历史灌入脑中,水流泉在时光中飞逝四百余年,看到了全阴阵令大大小小十余代的使用者。  

这是何等漫长,这是何等奇迹。  

哪怕王朝也不过四五百年,但是这所谓之仙人宗门,却可以幕后操盘整整四百余年。  

不是不能夺天下,而是不想夺天下,一个个人物出现,水流泉清晰明白,全阴大祭只是小道!  

数十年就有一个仙人出现,是因为凑足贡献的凡人需要大阵入道,要不然他们根本不会有人来这凡间王朝。  

韩长东的引渡者,就是韩明绝,只不过后者却要拿来自用,被直接坑杀。  

“不过确定了,九阴魔宗不会派人来!对于他们来说,反正大阵只能用一次,韩明绝等人死了就死了,不会浪费人力进行调查又或者复仇。”  

水流泉翻动封神仙典。  

仙典的第一页,是水流泉自身的信息。  

第二页,是无色分支权能。  

而原本的第三页,应当是查看幻武详细信息的一夜,不过此时被玄色分支权能占据。  

而第四页,则被银色武装,永冻冰天珠占据。  

到了第五页,才看到阵令这一幻武的信息。  

幻想武装:全阴大祭品级:青色进化:零历史:460年知名度:州郡,★★★,进度10%,虽然凡人中默默无闻,可在特殊群体中有着相当知名度,这是能够让凡人获得修仙天赋的宝物,不过对于仙人来说毫无意义。  

神秘度:史诗,★★★,进度25%,齐水鬼势之由来,带来过无数恐惧,不过由于真名与能力的传播多在仙人领域,所以无法维持太高的神秘度,毕竟这对于仙人来说,只是入门级的阵法。  

材质级:基础灵性材质、修真练气级知识,★★★,进度80%,即使没有知名度与传说度加成,其本身也是具备凡人难以涉及的灵器。  

介绍:州郡级的知名度加持下,全阴大祭的概念借由全阴阵令得以展现,可以搭建虚假祭坛,行驶全阴大祭的能力,可即便省略诸多过程,作为大阵的动力,也必然需要进行献祭。  

特性:全阴大祭归己身、怨生鬼潮、永固、反转(未成形)  

全阴大祭归己身(召唤祭坛,展开大阵,进行全阴大祭仪式,献祭越多,效果越强,可为凡人制造拟似灵气因子,又名魔性因子,是扭曲且无法使用正法的特殊才能。)  

怨生鬼潮(献祭不归己身,可制造极数为九的鬼潮,融合成“极阴鬼”,堪比练气中期。)  

永固(具备相当灵性与知识,难以破坏)  

反转·未形成(取自全阴大祭被修改,坑死使用者的历史,因知名度与传说度不足而无法成形,未形成能力无法使用信仰能量提升知名度解锁)  

“失败了!”  

水流泉无奈叹气,这全阴大祭也没有解决诅咒的能力,看来只能走最后一步了。  

提升“正气歌”的品级!  

无色的正气歌不行,那就玄色,玄色不行,那就青色,水流泉不信这死咒能厉害到这种地步!  

韩长东虽然入道,破入练气,可修为不过练气一二层,他的诅咒,绝对不是无解的力量。  

水流泉目视聚宝盆中的正气歌,一道道信息浮现。  

拥有历史之眼后,水流泉看到的历史更加完整,甚至三天内的信息,他可以完全浏览。  

所以,韩长东他们的对话,水流泉一句话也没漏,更是知道了韩长东的老巢。  

那里有刻录修仙之法的玉简,以及韩长东为了炼制灵器准备的灵性材料。  

解决完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