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杨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再一次见到杨婉的时候,李元景还是有些忍不住的怦然心动。  

尽管已经二十五六的年纪了,可杨婉表面上看起来依旧保养的很好,而且看起来杨婉也不是那种衰老特别快的女人,给人一种二十岁的感觉。  

李元景不知不知道杨婉的用意,之所以刻意的疏远,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可李元景怎么着也想不到,自己尽力想要避开的人,李世民却将她送上门了。  

“哎,你怎么就不死心呢?”一杯酒下肚,借助酒精的作用,李元景有些无语的看着杨婉。  

“不甘心,又怎么能死心呢?”杨婉倒是平静的看着李元景。  

忙活了这么多年,经历了这多事情,怎么可能因为李元景的一句话就放弃心中的执念?  

“你们杨家的男人哪去了?”李元景不禁抛出一个疑问,复兴杨家,这种事情难道仅仅只靠着一个杨婉在外抛头露面就能做到吗?  

不是李元景看不起人,就杨勇那一脉,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拉出来也未必能复兴杨家,除非杨勇现在还活着,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家没有闲人!”杨婉想了想,郑重的说道。  

“…”李元景一阵无语,杨婉都这么说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难不成让杨婉把杨家的男人一个个的列出来?然后在说一遍他们到底都干了点什么事情?  

“你也太不把吴王和蜀王放在眼里了吧?”无奈,李元景只好说道。  

杨婉心头微微一颤,难度她当然知道,整个杨家都知道,可知道了又能怎样?  

之前的杨家没有什么好机会,所以只能苟延残喘,但李元景却让杨家看到了希望。  

在中原大地上没有适合杨家生存的土壤,难道在海外还没有吗?  

但是偏偏,杨妃,李世民的杨妃,吴王,蜀王的生母,从辈分上来说,杨妃是杨婉的姑姑,但同样的,她们也是仇家。  

杨勇这一脉想要崛起,最大的阻力就是杨妃,甚至是萧皇后,当年杨广搞废杨勇一事,萧皇后没少在背后使劲儿,虽然随着隋朝的覆灭,萧皇后已经放下了这些事情,如今再见到杨勇这一脉的时候,她也不会刻意的去刁难。  

经历了这么多,萧后的心也平静了下来,可她能平静,作为最大的失败者,杨勇的后人却平静不了。  

当然,他们做的再多,也经不住杨妃给李世民生了两个儿子,所以,在这个事实下,杨婉他们想要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  

“殿下说的婉儿都知道,现如今杨家也不奢求什么,只求能寻个安身之地,若是殿下不嫌弃,婉儿愿为殿下当牛做马,还望殿下成全!”杨婉缓缓的跪倒在李元景面前,眼角缓缓的落下两行清泪。  

这一刻,李元景有些慌神。  

没有去管跪倒在地上的杨婉,而是端起酒杯连干三杯。  

可三杯之后,依旧无法压制自己那些不靠谱的想法。  

帮一把杨家,难吗?  

一点也不难,对于李元景来说,简直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可自己为什么要帮杨家?  

杨勇一脉的命运的确很悲惨,可再怎么悲惨,他也是前朝的人,而自己作为当朝亲王,若是这么做了,岂不是在制造内部矛盾?  

更更重要的是,大唐的江山虽然是打下来的,但是名不正言不顺,从道义上来说,大唐的江山是从前隋的手中接过来的,手段虽然不怎么光明,但事实就是这样。  

所以说,为了内部稳定,这个忙李元景是坚决不能帮的。  

当然,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困扰在李元景心头。  

既然李世民知道杨婉的身份,那又为何如此?先前利用她的身份来刺探情报倒是能理解,可这几年不说太平盛世,但至少醉香居这个对外的情报部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为外部需要杨婉去做的事情已经没有了,就算是有,也有其他人去接手。  

李元景不信李世民不知道杨婉的真正目的,他也不信李世民不知道杨婉接近自己的目的。  

但李世民最终还是把杨婉推给了自己,虽然是以公务的名义!  

大唐不缺人才,也不差这个人才,那么多人不选,偏偏选一个女人,还是这么个身份!  

又是几杯酒下肚,李元景已经微微有些醉意,不禁问道:“本王为何要帮你?”  

杨家跟李世民之间是不是有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这个问题李元景一时半会儿的也搞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但是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对自己都没有任何一点好处。  

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身边多了个对自己言听计从,让干啥就干啥的杨婉!  

可是自己身边缺少这样的人吗?  

这大唐是找不到杨婉这样姿色的美人?还是找不到做的比她更好的女人?  

“杨家可以出钱买!”杨婉心中有些慌,是啊,李世民有理由这么干,但李元景有什么理由呢?思来想去,杨婉也只有这么一个底气了。  

杨家的没落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杨家的底蕴早就没了,现在除了钱,也拿不出能让李元景满意的东西了。  

“买?”李元景不由的有些好奇。  

自己缺钱吗?  

但是买地这种事,一个适合生存的大岛也是需要不少钱的,就算是世家,也是先拿地换,不够的话再拿钱去买的,单一拿钱买的话,他们根本买不起,而且之后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