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江自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十三章江自流“小黑?”  

钟灵溪柳眉翘起,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之色。  

一柄黑剑出现在钟灵溪手中,正是夜剑寒星。  

或许是剑中融入了南风剑的缘故,夜剑寒星对钟灵溪很是亲昵,仅次于对待易惜风。  

慕容玺顾不得断臂,连忙向后退去,刚才那把剑无声无息的斩断了他的胳膊,实在令他望而生怯。  

钟灵溪手握夜剑寒星,转身变相与他们对敌的柳白猿寄出。  

夜剑寒星再次凭空消失。  

吃过一次亏的柳白猿不敢大意,脚尖轻点地面,一起一落之间,跃至一片空地。  

他立刻在周围撑起一片白光护罩,护罩之内,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立刻察觉。  

突然,白光护罩全面碎裂,吓得柳白猿慌忙撤退,他逃得快,然而剑光更快。  

柳白元刚跑出去不过百丈远,夜剑寒星迅速追上,吸收了两把神兵的寒星剑,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媲美大侠大成境强者。  

柳白猿一声惨叫,低头一看,双腿竟然被砍断了。  

芦花花、张岩石见状立刻扑上前去,一把将柳白猿摁在了地上。  

罗云宗这边率先败下一人。  

夜剑寒星打了一个转,再次回到钟灵溪手中。  

江姓老者见状心生不妙,若是罗云宗战败,他那孙儿可就救不回来了!  

情急之下,江姓老者不惜以燃烧精血为代价,强行抬高实力,打的易惜风差点招架不住。  

这时,又有一个老熟人正向此处奔来。来者是一腰配银剑的高挑女子,正是王元鹅。  

不过看她境界不稳的样子,应该是刚出关。  

“易惜风!你为何要攻我宗门?!”  

“呵呵,你说呢?”  

王元鹅娥眉轻蹙,看了看其他几人后,瞬间明白过来,这是隐仁后辈要报当年灭镇之仇。  

没有理会王元鹅,易惜风腾空而起,双臂撑开,四十九道金色游龙在他身后缓缓浮现。  

一声声嘹亮的龙吟不断响起,正要与面前的江姓老者殊死搏斗。  

这时,又有一人赶赴到了战场,正是赵龙的哥哥赵锋。  

赵锋对易惜风传音道:  

“先不要打,这个人我认识。”  

易惜风闻言一愣,只好将攻势一转变为防守,抵御江姓老者滔滔不绝的浪花攻击。  

最终,除了柳白猿外,其他战斗全部以平局收场,话虽如此,其实只要再拖一拖时间,赵龙就将战败。  

此时的赵龙不过大侠登堂境,能与大侠入室境的吴云棣交手多个回合,已经达到他的极限了。  

易惜风等人退出天空之城边境,向北而去。  

下方大战结束,欧冶子与姜子戒也停手,各自退去。  

当然,易惜风几人也没有白走,顺手也将没了双腿的柳白猿掳了去。  

罗云宗几位长老纷纷长舒一口气,但他们知道,易惜风几人还是会回来的。  

“哼,当初就应该将这些引人余孽全部杀干净。”慕容玺捂着断臂目光愤恨地说道。  

与慕容玺不同,欧阳桓溪目光有些低沉。  

当年覆灭引人阵之时,就是他和柳白猿出的手。现在柳白猿已经被对方掳走了,那他们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  

现在不光是自己这边失利,云溪郡欧阳家族同样遭到对方的攻击。  

欧阳桓溪叹了口气,身上的重任太多,一旦他败了,整个欧阳家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眼下罗云宗宗主徐仙芝正在闭关,他只能另想它法。  

欧阳桓溪目光朝着西南方向远眺,魔国魔教。  

易惜风几人带着柳白猿到了青川郡境内,自从青云派反叛朝廷之后,迅速将整个青川郡拿下,如今的青川郡已经全部掌握在青云派手中。  

柳白猿不光被砍断了双腿,还被易惜风封印了修为。  

失去了真元庇护,柳白猿面如死灰,他知道易惜风几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毕竟他可是覆灭隐仁镇的直接参与者。  

易惜风提着柳白猿直接将他扔进了大牢中,随即便没在多管,转身与赵锋谈论起了那位江姓老者。  

赵锋目光有些沉重,说起了自己当年在云溪郡的故事。  

“这位江姓老者原名江自流,所居‘江月竹庄’。”  

“江月竹庄?!”欧冶子有些惊讶。  

易惜风侧目望来,疑惑道:  

“老冶子你认识?”  

欧冶子点点头,说道:  

“老夫年轻时也与这江自流有过一面之缘,不过那是百余年前的事情了。后来不知怎么的这老家伙消失了,看样子应该是隐居在了云溪郡吧。”  

“嗯,欧冶子前辈所说不错,这江月竹庄确实是隐世家族。”赵锋回道。  

“既然选择隐世,为何还要帮助罗云宗?”周迪等人眉头轻蹙,纷纷开口问道。  

“我想江自流应该是被逼无奈,才会帮罗云宗对付咱们。”  

“被逼无奈?难道是罗云宗宗主徐仙芝亲自施压?”芦花花说道。  

赵锋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当年我化名火锋,曾在云溪郡创立了火锋镖局,专门为那些达官贵人运镖,后来便结识了江月竹庄。”  

“当时我便觉得江月竹庄有些奇怪,他们家的大门从不对外人敞开,我也是与他们结识久了,才有幸进去过一次。”  

说着这里,赵锋停顿了一下,突然叹了口气。  

“后来得知江自流有一孙儿名曰江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