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大战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第五百零七章大战起“小兄弟叫什么名字?看你样貌好像不是本地人吧。”  

对方点点头,抱拳回道:“在下石清安,正如齐先生所言,在下是罗云国之人。”  

“罗云国?”齐骋骋和公主殿下皆是一愣。前者没想到竟然能在这碰到老乡,后者则没想到自家军队中还有罗云国人。  

回过神来后,齐骋骋瞬间起了戒心,眉头一皱,再问道:“你是罗云宗的援军?”  

石清安察觉到了对方脸上的不悦,他自然明白是什么原因,他解释道:“准确来说应该是被舍弃的炮灰。”  

随后,石清安简单描述了一下自己的遭遇,听到他是被易惜风救下后,二人这才放下戒心。  

众人很快步入正题,三方共同磋商如何造陷阱,公主倒也有几个点子,但都被否决了,理由是这些方法捕兽可以,对付人就很容易露破绽,一旦被对方察觉,这些陷阱也就前功尽弃了。  

石清安拿出地图,简单在王城周围画了几个圈,接着道:“画圈的地方挖些深坑,插上木刺,不用遮挡。”  

公主殿下眉头轻蹙,说道:“不遮挡他们不就绕道而行了?”  

“就是让他们绕道而行。”石清安平静地解释道:“想要绕过这些地方就必须从陷阱缝隙中穿过,十八万人马穿过这几个地方人数必定密集起来,到时候咱们的弓弩手就在这几处城墙上聚集,可以更有效的射杀对方。”  

石清安又在图中城墙上画了几个圈,收笔说道:“陷阱不一定为了杀敌,也可以用作辅助效果。”  

石清安这套战略既简单又有效,齐骋骋和公主殿下听完纷纷表示佩服,也明白了易惜风为何要将此人安排进来。  

石清安将地图放在桌子上,说道:  

“当然,我这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具体怎么做还得由二位商量商量。”  

石清安如此知进退,也是怕被人嫉恨,毕竟在罗云宗这种事他可没少遇到过。  

齐骋骋摇了摇头,说道:“既然是你的主意,你来规划就行,不过易惜风作为整个计划的大总管,这件事得先征得他的同意。”  

公主殿下点点头,说道:“我来通知镇北亭侯吧,他所居住的府邸距离王宫较近,我去更方便一些。”  

石清安微微一笑,告辞继续巡逻去了。  

傍晚,公主殿下先将计划抄录一份留给女王,而后才将消息传给了易惜风。易惜风给出的评价是:可以执行,但陷阱前面那一片区域不要动,他另有用处。  

至于是什么用处,他没有说。  

深夜,易惜风手持真武暗殿密令,再次来到东乾商会。  

“大人需要多少人。”管家婆婆问道。  

“越多越好,我们只有一晚上的时间。”  

深夜,百名黑衣人悄悄出城,在陷阱前面那片区域忙活起来。  

距离浮塔国西北五十里外驻扎着一大片营地,营地黄色旗帜上画着的红狮彰显着来者家族,正是无尽荒蛮中的安德烈家族。  

“侯爵大人,密探来报,浮塔国城门前有地刺陷阱,我等要不要迁去西城门进攻?”  

王座上,长着大髯胡子身披金色狮袍的金发中年男子闻言后,回道:  

“不过是几个陷阱,就想让我十八万大军绕道西城?”  

一位身材偏瘦的将领出言道:“安德烈大人,那地刺我见过了,只需从无地刺之地穿过即可。”  

安德烈点点头,大手一挥,道:“明日攻城!”  

次日,十八万大军兵临浮塔国北城门,数个月前,无尽荒蛮的六万大军就是在这里败亡的,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片土地仍然有一股血腥之气挥之不去。  

安德烈行在阵前,果然见不远处有一排排的地刺。  

“克约伯爵领兵三万,绕过地刺,攻城!”  

一位手持一人高大剑的青年应诺,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浮塔国王城进发。  

“亭侯大人,对方已派出三万大军朝王城杀来,正在穿越地刺群。”  

易惜风点点头,下令道:“让弓箭手做好准备。”  

“是!”  

无尽荒蛮三万大军陆续来到地刺夹口,行军行到一半,正是大军最密集之时,王城上弓弩手同时出现,朝着脚下密集的大军射出无数箭矢。  

克约伯爵所率领三万大军被连续三轮射击,很快就伤亡八千,夹道尸体一多,后面的大军更加拥挤,甚至有几个人不慎掉入了地刺中,当场被刺穿。  

“开城门,盾兵先行,弩兵随后。”易惜风再次下令道。  

“侯爵大人,克约伯爵在城门前先被弓兵射杀,后被弩兵追缴,死伤过半。”  

安德烈大手一挥,直接道:“传令克隐侯爵增兵五万,必须给我杀上城门!”  

五万大军冲上夹道,但夹道上满是被射杀的尸体,克隐只能先让盾兵跨过去抵御弓箭,长矛兵在后面腾挪尸体。  

“亭侯大人,对方增兵五万,盾兵先穿过夹道,正在抵御弓箭射击。”  

易惜风点点头,问道:“城头还有多少箭矢?”  

“还有三万,剩下的按照大人吩咐,全都搬去堡垒那边了。”  

“弓弩兵撤出,骑兵冲锋。”  

城头弓兵收箭,城下弩兵回城,浮塔国三千铁骑立刻杀出城门,直接冲溃敌方盾阵。  

人脚哪里挡得住铁蹄,在骑兵冲击下,盾兵只能被动后退,与后方正在搬尸体的长矛兵撞成一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