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甲去势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十四章甲去势成王伯当听了林烽火的话,略感诧异,不过随后笑道:  

“若真如烽火兄弟所言,此番事了,倒是可以认识认识这个妙人!哈哈哈,好了这说的我都手痒了,那咱们也过过招?”  

黝黑少年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喜欢王伯当这个家伙,功夫好,真性情,倒是值得一交。  

他不由得也跟着笑道:“伯当兄,看刀!”  

两人始一交手,便没有留力,林烽火初悟刀芒,刀法迅猛,刀势更是凌厉无比。  

王伯当枪法厚重,枪出中平,稳、准、狠!又兼得他拳法出众,也将一丝拳意融入枪法之中,出枪如炮,横扫如鞭。  

如果将黝黑少年比作一把淬火的尖刀,那么壮实的王伯当就好似一堵坚实的墙,任你尖刀如何在墙面划出四射火光,尖刀依然无法寸进!  

黝黑少年心中恼火,嚷道:“伯当兄还是拿些真本事出来,如此打到天亮,我们也难分胜负啊!”  

“哈哈,烽火兄弟刀法如潮,一刀紧跟着一刀,又一刀快过一刀,全接下来已经不容易了。我本就愚钝,言胜不敢,不败而已!”  

说罢,两人又在场间比斗起来。  

………分割线………  

且说此时李新添坐在不远处的一处巨石上,正关注着易惜风这处战局。  

方才易惜风被击飞吐血,她就曾想出手相助,但又见他稳稳落在不远处一座巨石上,悬着的心又放下了几分。  

少女一双明亮的美眸中,却透着一丝疑惑。  

方才易惜风与林雷的交手对攻,白净少年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及出色的战斗预判,都让她颇为赞叹。  

但是白净少年缓慢的身法却让李新添充满疑惑。她深知易惜风师从自己的两位兄长,从少年举手投足间,那股深厚内敛的霸道之意,就能看出李承乾的武学身影。  

而白净少年那种对招式的不拘一格、洒脱随意,则是印有李承涛深深的剑道影子。  

可正是这股洒脱狂放与其简单到粗鄙的身法格格不入。如果放眼他人,易惜风的身法并不算差,仅是不突出而已。  

但正是李新添深知李承涛对于身法的独特见地,这才凸显出易惜风身法的怪异。  

“你到底想做什么?”李新添默默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一缕阳光,如利刃般划破漆黑寂静的黑暗,热闹了一夜的枫叶林,迎来了它新的一天。  

易惜风感受着自己肺腑之间那一丝阻碍和不畅,方才他的确有些托大了。  

林雷的表现依然超出了白净少年的预料,看来这个高傲而又让人讨厌的少年,并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  

桀骜少年在武道修行和战术策略方面,都拥有惊人的天赋。  

在“青雷战衣”的加持下,林雷施展的“青雷三影斩”,已经拥有不弱于芒之境武者的力量。  

而其对战斗策略的选择与分析,无疑也是十分准确的。  

从最开始分化赵龙与林烽火,到利用速度削弱易惜风的实力。在这个年龄段,桀骜少年无论是功法还是谋略,都是青年一辈的佼佼者。  

只可惜参加此次集训的七位新人,每一位都是青年中的翘楚,林雷的傲气难免会在这里碰壁。  

初晨的阳光,带着丝丝露水散落潭边,易惜风缓缓从巨石上站了起身,对手也慢慢地走近,一脸玩味地看向他。  

只见白净少年将木剑用嘴巴叼住,将身上的马甲卡扣解开,然后将这件铁索马甲从身上取了下来。  

“哎呦喂!这是不打算穿你的龟壳了?”林雷讽刺说道。  

易惜风没有理会对方,而是随手将铁索马甲掷向巨石旁的一棵树杈上。  

“你若是怕受伤,可以再穿…”桀骜少年的冷嘲热讽还没说完。  

“轰隆!咔嚓!”一声犹如巨石撞击声音,紧接着是树干承受不住巨力,折断的声音!  

这声巨响顿时引来了场间众人的纷纷侧目。  

只见方才易惜风扔出的铁索马甲,此时竟落在了枫树旁的一个土坑中。  

显然土坑是被刚刚砸出来的,这棵枫树的主干,同样被砸倒在场间。  

王伯当与林烽火也停下了战斗,看着场间这一幕。  

“你,你…”林雷着实被眼前一幕吓得不轻。  

从方才那一掷可以看出易惜风并没有使用内劲,可是这棵一人合抱的枫树,也证明了方才这一下的力量。  

如果这一掷不是易惜风的新招式,那只可能是那件不起眼的马甲本身就沉重无比,至少比一般成年人要重很多。  

想到此处,桀骜少年更加愿意相信这是对方某种厉害的新招式。  

如果不是,那岂不是说之前的一系列战斗,对方都是负重进行的?  

“哈哈…没想到你这招,还是蛮厉害嘛!你果然是力量见长啊!”  

林雷一边皮笑肉不笑地说着,一边观察着对方的神态,想从白净少年的一举一动中,找出哪怕一丝破绽。  

“再来!”易惜风站在巨石上,居高临下,手持木剑,指向桀骜少年。  

此时的林雷内心已乱,一丝若有若无的危机感,让他不得不高度警惕。  

他忙将恢复了一些的青雷元气运转周身,重新使出了“青雷战衣”,当跳跃的电弧重新覆盖他的周身,让他略微有了一丝安全感。  

同时也为方才的惊慌感到羞恼。  

“不能再跟这个臭小子纠缠下去了,我的内劲和青雷元气所剩不多,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