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成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就很恐怖了,所以说,现在的吕太舟,可以说是吕家最值得培养为筑基修士的人选了,而且没有之一。  

甚至吕太舟自身的战斗力也是颇为不俗,在其转修了三阶上品功法《灵傀经》残篇之后,其实力便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不过在吕家之中,也只有吕太舟一人修炼了《灵傀经》残篇,其他人要么是暂时不够资格,要么是对这部功法没有兴趣。  

而且吕太舟还发现,在他修炼了这部《灵傀领》残篇之后,其肉身力量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和别人对拼起来,可能其法术施展出来的威力一般般,但是其肉身力量却是十分的恐怖。  

在现阶段,别说是炼气期修士,就算是实力差一点的筑基初期修士被其给抓在手中,那不死也得脱层皮。  

由此可见,这部《灵傀经》残篇的恐怖之处。  

而老五吕太成,则是吕家最强的阵法师,而且阵法造诣,在其还是练气期的时候,就提升到了二阶下品之境。  

一旦吕太成的修为晋升到筑基期,恐怕其阵法造诣将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至于老七吕太羽,虽然其御兽师的能力十分之菜,甚至其从一阶中品御兽师晋升为一阶上品御兽师的时候,还是吕牧使用系统帮其晋升成功的。  

不过吕太羽身为吕牧七个孩子之中最小的妹妹,就算是再菜,她的六个哥哥姐姐也绝对不会将其撇下的。  

毕竟从小吕太羽就是在众人的宠爱之中长大的,现在吕太羽各项技能和自身实力都这么菜鸡,也和众人从小的溺爱分不开关系。  

虽然之后的吕太羽因为家族的变故,也成长了不少,但是依赖她几个哥哥姐姐的性格,却是一直都很难改变。  

不过即便如此,吕太羽的天赋其实还算不错,只不过是被众人给宠废了一点罢了。  

而在分配完这四颗筑基丹之后,剩下最后一颗筑基丹的归属,却是在吕牧和吕太尘之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议。  

此时在闭关室之中,吕太尘率先开口说道:  

“父亲,我认为这最后一刻筑基丹应该暂时先保留下来,为老三做最后的保障。  

若是老三晋升筑基期失败,这一颗筑基丹便能够让其再进行一次尝试,以确保老三最大程度的晋升到筑基之境。  

一旦老三进阶成功,那么我们吕家就有了大批量生产筑基期傀儡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吕家的实力,必定会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而吕牧在听完了吕太尘的话之后,却是发出了一声轻笑之声,然后开口对着吕太尘说道:  

“太尘,你真以为筑基期的傀儡是大白菜,你想造多少就造多少。  

先不说吕家去哪弄那么多的材料,就说太舟在成为二阶傀儡师之后制造二阶傀儡的成功率,你以为会高到哪去!  

到时候制造出个一头两头的筑基傀儡,对于大势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所以你不要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太舟的身上,只有家族修士自身的实力上去了,那家族才会越来越兴旺的!  

我觉得这第五颗筑基丹,就给天阳好了。  

这孩子做事认真,修炼刻苦,为人处世也成熟稳住,非常适合当吕家二代修士里边的领军之人。  

让他先进阶筑基期,对于下边的小辈也能起到一点激励的作用!”  

吕太尘闻言,顿时微微皱了皱眉,然后张了张口,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却是被吕牧直接开口给打断了。  

“行了,就这么定了。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在有些事情之上,你还需要多加锻炼!”  

此时只听吕牧有些威严的声音传了出来。  

吕太尘闻言,也只能作罢。  

就这样,这五颗筑基丹的归属,便这样敲定了下来。  

接下来,吕太尘便秘密的将这五个人给召集到了一起,然后将筑基丹分给了五人。  

并且吕太尘还将吕太玄给喊来,共同给他们五个人护法。  

五个人在拿到筑基丹之后,甚至连手都有点哆嗦了起来。  

这在他们眼中可不仅仅只是一颗筑基丹,而是一颗续上他们成道之途的成道之丹。  

没有筑基丹,想要凭借自己成功筑基,除了天灵根的天才有这个本事之外,其他人强行筑基,绝大多数都是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五个人在拿到筑基丹之后,谁都没有矫情的去推辞,这种事关自身成道的大事,即便是身为众人晚辈的吕天阳,也是一点推辞的意思都没有。  

众人在拿到筑基丹之后,也都纷纷开始了冲击筑基期的闭关。  

而随着五人进入到了闭关的状态之后,吕太尘和吕太玄这两个知情之人,也不自觉的紧张了起来。  

现在闭关的这五个人,无论是谁闭关失败,都是对吕家一种巨大的损失。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五人闭关室的方向,也渐渐的开始汇聚起了冲击筑基期的大量灵气。  

数天的时间过后,众人闭关室方向的波动也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吕太尘和吕太玄两人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五人全部都顺利的进阶到了筑基之境,此时都在闭关室之内稳定着自己的修为境界。  

其实有这样的成功率并不奇怪,毕竟这五个人的灵根资质,可都是十分顶尖的。  

除了吕天阳是三灵根之外,其他五人都是双灵根的资质。  

这种资质进阶筑基境,在有筑基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