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玄寂镇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隆!”  

然而,没等他把话说完,在他的身后,一阵催山倒海的巨响声,骤然响起!  

“怎么回事?”  

还没有问完的金三匆忙的转过头去,望向刚刚走过的地方。  

那一声剧烈的爆炸,来源的地点赫然便是是——  

鬼虞山!  

“这就是‘处理’?要处理什么?”一个镖师看着鬼虞山的方向,喃喃自语。  

“爹,快看,是菩萨!”  

金三的女儿小桃忽然瞪大了眼睛,高声呼喊到。  

只见得,在鬼虞山的山巅之上,数不尽的金光四射而出,金光笼罩之下,一尊高大数十丈的菩萨屹立于九重莲台之上,手持九环金锡、身着斑斓袈裟,一粒粒明珠照彻四方,广大金身尽显光明。  

在这尊宝相庄严的菩萨肩头,一条天龙盘绕,通体洁白,洁净光华,张牙舞爪下,展露着无尽的神威。  

而在这尊大菩萨的下方,鬼虞山头,一片片血色与黑色交织的雾气,不断翻腾,在雾气中央,一尊石佛起起伏伏。  

“石佛”眼露暗红光泽,声音嘶哑,却响彻天际。  

“该死的秃驴,镇压本座数百年,今日又来犯我…”  

“妖孽!”  

莲台上的大菩萨大放光明,朝着血黑雾气怒喝,天龙嘶吼,无尽光芒镇压而下,一下子就压住了“石佛”的嘶哑诡异的声音。  

“昔日弘远祖师未曾灭杀你,只是将你镇压于此,筑青灯古佛,希望能将你感化,没想到,你却依然魔心不死,欲要作乱…”  

莲台菩萨金身之中,传来了老僧恢弘严肃的声音。  

“南无阿弥陀佛,你如此冥顽不灵,须知我佛门除却菩萨心肠,亦有金刚怒目手段!”  

“南无正法天龙菩萨!镇!”  

随着老僧的喝声,怒目的菩萨连同翻腾的天龙,生出三面六臂,结出种种法印,向着石佛镇杀而去!  

………  

“南无正法天龙菩萨…南无正法天龙菩萨…”  

金三原本还在震撼于那无名老僧的神威,忽然听到他喝出的“南无正法天龙菩萨”,瞬间表情凝固,嘴巴张大。  

“南无正法天龙菩萨?难道是白马寺?”旁边一个镖师喊道。  

“不错。”  

金三缓过神来,激动的出声:“四方佛寺中的白马寺,相传古时白马寺祖师一路西行,一步一叩首,花费整整十八年,从中土到了佛门灵山之上求取真经,有一菩萨感念其诚,化为白马将真经驼回中土,建立白马寺。”  

“这种种,都只是传说罢了,但白马寺的最高传承,就是来自于正法天龙菩萨!那边的,很有可能,很有可能,便是白马寺高僧所显化的的正法天龙菩萨相!”  

“这…那位老和尚,不,那位大师,竟然是…竟然是白马寺的高僧?”小桃愣神的看着鬼虞山山头,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亚子。  

四方佛寺中,宝光寺远在西北边陲,净月庵位于东海之上,菩提禅院世代单传,少有现世,唯有白马寺位于南宋都城,香火鼎盛,是当代佛门第一圣地。  

小桃从小仰慕佛法,曾多次被镖局的人带着前往白马寺参拜,一直对里面的僧人们很尊敬,可没想到,刚刚那个在自己眼里“玷污佛法”的,居然是可以显化正法天龙菩萨相的高僧大德!  

“师父,那位老僧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看到那红黑色的石佛,叶清霖终于明了了自己为什么之前会有那样的诡异感觉,她出声向着姜晨发问。  

在旁边,慕容钰同样将好奇的眼光投了过来。  

“这位,乃是白马寺的玄寂大师。”姜晨早就明了了老僧的身份,此刻说出了口。  

“玄寂大师?”  

叶清霖听到这个名字,本能的觉得耳熟,随后迅速的反应了过来,发出了一声惊呼。  

“可是白马寺方丈,‘天龙尊者’,玄寂大师?”  

“天龙尊者”玄寂,天罡榜第六,当世佛门第一人!  

他至少已经证得了罗汉果位,甚至传闻,有可能已经接近了菩萨果!  

“大约四百年前,白马寺弘字辈的弘法禅师偶遇一极阴恶灵,一番斗法之后,将其击败,弘法禅师菩萨心肠,希望能以佛法将其感化,不曾灭杀,于是在虞山筑庙,镇压了这个恶灵。从此之后,虞山,也就成了鬼虞山。”  

在姜晨口中,说出了一番鬼虞山与当地传说近似却又有些细微不同的来历。  

“但这个恶灵,却勾连了鬼虞山的地脉,日积月累之下,实力不减反增,甚至于反向侵蚀了用以镇压、感化他的石庙,能够从封印中透出一些力量,因为你灵识灵敏,察觉到了他的一丝动静,所以之前曾想对你动些手脚。不过他能透出的力量有限,于是被我所制。”  

“之后玄寂大师以僧袍盖住石佛,也是一样的道理。”姜晨面色有些感慨意味。  

他在天地之中,虽然没有接触这件事,但天罡榜高人出手镇压恶灵这种大事情,还是有听说,没想到这一次却是自己经历了。  

在鬼虞山石庙里时,恶灵只能透出些许力量,他还能够应付的来,但想要彻底灭绝恶灵,那就需要解开封印,从根源将其灭杀。这一点,天仙肯定能做到,地煞榜前列的大修花些手段也不成问题,但恶灵已经与地脉相合,威能大增,姜晨这点本事想要收拾,还是远远未够班。  

所以他原来发现了恶灵之后的打算,就仅仅只是在石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