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如何搭建一座大阵(3/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手里,将来这些钱还不都是李显坤的?  

一想到这里李显坤就觉得一阵窃喜。  

当然,他还是不能有丝毫掉以轻心的。  

历史上有多少储君最终未能成功登基,落得一个凄惨无比的下场。  

在李显坤看来一日没有登上皇位,他就不算稳。  

除了武将方面,文官势力他同样需要拉拢。  

这主要是为了制造舆论。  

毕竟即便是皇太子,是大周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发动宫变这种事情也有些拿不到台面上。  

一旦李显坤发动宫变,逼迫父皇退位,接下来他就需要文官阶层能够坚定的站在他的背后支持他。  

因为这份支持可以最大程度上让李显坤拥有政治舆论一边倒的拥护。  

只有有了这份拥护,李显坤才能够坐稳皇位。  

别看文官的手脚不如武官犀利,但是他们的嘴巴却是像刀子一样锐利。  

文官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依靠嘴炮把一个对手永远的打倒在地,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哪怕是皇帝面对文官的群攻时也得暂避锋芒。  

一味的硬刚只会两败俱伤。  

尤其是在刚刚登基践祚的时候,李显坤十分需要文官阶层为其歌功颂德,树立他继位称帝的合法性。  

等到他坐稳皇位之后,这种需求就会逐步淡化。  

相较于武力方面,对于文官的拉拢太子一直都做的很好。  

满朝官员中有一多半都是太子党。  

这一方面是因为太子经常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另一方面是因为太子本身就具备先天优势。他的储君位置使得那些政治投机者更愿意选择支持他,因为这在未来兑现的可能性更高。  

当然,太子也很会逢场作戏。  

他知道固然这些家伙目前是支持他的,但是未免就没有在诸王那里分散自己的人力财力。  

因为只有将这部分分散开,才最保险。  

一味的知将未来和太子和东宫绑定,风险是很高的。  

对此,李显坤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并没有说什么。  

在他看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都会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朝臣们也一样。  

他们看起来只是臣子,但实际上也是统治者的一部分。  

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这句话绝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很多时候士大夫甚至可以胁迫皇权,当君王本身不够强势的情况下。  

当然,在本朝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李显坤必须得承认,父皇的帝王心术玩弄的登峰造极。  

没有几个人能够像父皇一样轻松的掌控朝臣。  

拉一派打一派,始终让朝堂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每个党派之间互相攻讦,就不会威胁到皇权。  

这便是父皇的思路。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很好,太子也在学习中。  

帝王心术说起来容易,无非就是制衡二字。但是要真正实现却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  

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都很有说道。  

如果制衡的时机用的不到位,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李显坤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目前还是一个初学者,在很多方面用的都不是很到位。  

如果他这次宫变成功顺利上位的话,李显坤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依靠群臣,逐步变成摆脱群臣的控制。  

从被群臣控制,到控制群臣。  

如果一切快的话,大概三年就能够完成。  

如果慢的话,五年也要看到成效了。  

如果再慢下去的话,李显坤就有些接受不了了。  

毕竟他现在虽然年轻,但是再过上五年也有三十岁了。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  

对于君王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一个三十岁的君王如果还不能很好的掌控朝堂的话,那绝对不能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君王。  

李显坤是有着远大抱负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千古一帝,留名青史!  

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拥有一个绝对属于他的班底。  

这个班底必须要足够的强势,不能有丝毫的不忠诚。  

李显坤会定期对这个班底进行变动。把那些不忠诚不听话的臣子清理出去,再换一些听话的心腹。  

朝廷就是这样,明面上看起来是一番样子,但是实际就是另一番样子。  

明面上的局面和暗地里的局面都是瞬息万变的。  

要想准确的把握,就需要一双锐利的双眼以及敏锐的感知力。  

李显坤作为皇储,整日跟在父皇显隆帝的身后耳濡目染之下早就锻炼出来了强大的感知力。  

现如今他觉得自己是拥有这个控制朝局的能力的。  

当然真实效果到底如何还得等到他上位之后才能见分晓。  

前提是他能够成功上位。  

此刻的太子只觉得既紧张又刺激。  

慧言法师近日感受到了来自于道门的强大压力。  

一直被西域佛门气势压制的道门似乎死灰复燃了。  

这让慧言法师觉得十分的郁闷。  

他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但是毫无疑问显隆帝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的这位陛下啊,当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存在。  

明明前一刻还对西域佛门圣宠有加,但是后一刻又向道门投去信赖的目光。  

一直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