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盗墓大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诚如显隆帝所愿,赵洵没有选择常驻书院修行。  

道理很简单,他觉得以他现在的资质能力,还不适合跟一群大佬一起修行。  

实力不匹配,很难真的融到一个圈子里。  

即便刻意而为,效果也往往事倍功半。  

赵洵能够想象到常驻书院后的景象,不是在端茶倒水,就是在端茶倒水的路上。  

毕竟他的这些师兄师姐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好欺负的小师弟,还不狠命往死里用。  

赵洵料到了这点,所以他选择溜之大吉。  

反正他已经白嫖了一个书院入室弟子的名头,不亏。  

这个名头应该很好使,以后再遇到有人敢欺负他,就报出山长的名字,吓死你!  

当然了,赵洵知道他若是真的有危险,山长和他的师兄师姐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嗯,山长,对吧?  

您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当然除此之外赵洵还考虑到朝廷和父母的态度。  

无论是家还是国都不会希望他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常驻书院。  

毕竟他是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是最年轻的绯袍不良人,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  

山长也很理解他,所以赵洵便愉快的离开了书院直奔长安城而去。  

赵洵兴致冲冲的返回不良人衙门,一进大门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  

所有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充满了羡慕,羡慕之中自然少不了嫉妒。  

这种感觉赵洵在升任绯袍的时候体验过一次,这次却更加强烈。  

赵洵有一种被关进围栏任人围观的感觉,这很不爽。  

赵洵连忙走进衙署,凑到贾兴文和旺财身边。  

“明允,你可算回来了。你可知这一日发生了多少事。衙门里都在说你已经成了书院弟子,是真的吗?”  

贾兴文十分关心赵洵,上前几步急切的问道。  

“嗯,我确实拜在了山长门下。”  

赵洵摊开双手大大方方的承认。  

在贾兴文和旺财这里,他没有必要遮掩保留。  

“不过山长允许我离开书院修行,所以我又回来了。”  

赵洵刚刚说完,旺财便激动的说道:“这就对了,这就对了!明允兄你回来就对了。你知道你现在在长安城有多火吗?曲江诗会你是一鸣惊人啊,如今各大坊市,大街小巷都在争相传颂你的诗篇。”  

卧槽,这么夸张的吗?  

赵洵着实没有想到。  

当初诗会之上,赵洵被张玉激了一番,便一口气吟出五首边塞诗。  

这五首诗无论是哪一首单独拎出来都是留名青史的佳作,一口气吟出五首,赵洵确实是杀疯了。  

当时赵洵尚且不觉得,但事后他仔细想了想,确实是有些高调了。  

但现在木已成舟,赵洵也只能把这个大才子人设维持下去。  

“明允兄,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商机。只要你愿意,我能够把你所作的诗词编纂到一起出一本诗词集,绝对畅销。”  

旺财一双眼睛冒出光来,那是智慧的光芒,那是财富的光芒。  

赵洵毫不怀疑旺财的商业头脑和能力,可有一点,小说和诗词是完全两种东西。  

小说在这个时代是用来消遣娱乐的读物。  

而诗词则是高雅的精神寄托。  

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  

赵洵靠着小说来赚钱捞金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但是要靠出诗词集来赚钱,多少心里有点膈应。  

但是旺财显然不会这么想。  

在旺财的心目中,只要能赚钱的就是好东西。  

“这个会不会有些过于高调了?”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赵洵可不想被驾到火上烤。  

“高调?不会不会…”  

旺财连忙道:“明允兄,你现在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才子了,还能高调到哪里去?”  

赵洵:“…”  

“明允兄,我出一千两银子买下你诗词的刊印权。”  

“诗词乃是雅物,不宜沾染铜臭。”  

赵洵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两千两。”  

小胖子有些肉痛的加价道。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吾心在大道…”  

“五千两!”  

这次旺财的面颊都涨得通红,眼中闪着欲望的火光。  

“成交!”  

赵洵毫不犹豫的答应,态度直是一百八十度的急转。  

打脸?他不在乎。  

他们给的太多了…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明日我就命人把银子送到明允兄府上。”  

得到赵洵允诺,旺财总算能够松一口气了。  

虽然五千两银子买赵洵诗词的刊印权有些贵,但还是有不少赚头的。  

在旺财看来赵洵不仅工于诗词,而且擅长写传奇话本,简直就是一颗摇钱树。  

只要绑死了赵洵,人生不要太幸福。  

便在旺财乐得流口水之际,忽然听到那个威严冰冷又熟悉的声音。  

“赵洵,跟我来。”  

赵洵扭头去瞧,见是不良帅冯昊,心里立时咯噔了一声。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冯大人找他准没什么好事。  

“遵命。”  

赵洵深吸了一口气,拔步离开衙署,跟着冯昊朝二层楼而去。  

别是案子,别是案子,千万别是案子。  

赵洵在心中默念。  

“赵洵,本官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个案子要办。”  

冯昊声音低沉,目光如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