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查无此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怀明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王怀明是谁?  

华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副校长兼教授,华国光刻机研发领域的先驱者!  

能从他嘴里得到如此评价,足以见得王怀明对此人的重视!  

郭平忍不住问道:“老王,那写这日志的人,究竟是谁啊?”  

不光是他,所有人都很好奇。  

国内究竟是谁,能有这样的本事,仅凭一本日志,就能让王老做出一个简易的升级版镜头?  

王怀明摇了摇头:“他是匿名投稿,我也不知道,这日志还是我一学生亲自送过来的,不过我已经让人去查他的真实身份了。”  

“嗯…”郑芸闻言思索道:“老王,既然对方是匿名投稿,说明他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或者不希望别人去打扰他的生活。”  

“你这样直接去找他,会不会对人家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怪郑芸这么考虑。  

主要是如果王怀明所言非虚,那这人就是他们华国科学院一定要重点保护的对象!  

不仅不能去找他,反而还要加强对此人的身份保密级别。  

贸然去打扰对方,只会适得其反。  

万一后面闹出了什么不愉快,对科学院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我也考虑到过,”王怀明解释道:“不过目前国内的光刻机研发进度刻不容缓,如果此人能够加入到我们中来,咱们的研发进度一定会提高一大截。”  

“对方身份的保密等级,我已经让人把他的保密等级加密。”  

“所有知道此时的人,都必须强制签订一份保密协议。”  

“除了咱们以外,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了。”  

就在此时,一个电话忽然打破了先前的气氛。  

王怀明看了一眼来电人,眼睛一凛,连忙接通电话。  

“王老师,人…我已经查清楚了,具体资料,我已经通过内部信箱,发送到您的邮箱了。”  

他二话不说,直接挂断电话,连忙打开自己的邮箱。  

收件箱里刚好躺着一封刚才接收到的一封未读邮件。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点开邮件,一个人的身份信息显示在他面前。  

然而,当他看到此人的個人信息时,眼神出现了剧烈的震动!  

“这…这怎么可能!”  

半个月一晃而逝。  

夏日的灼热感渐渐离去,一股携带着秋意的凉风吹向京城这座城市。  

秋天来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预赛的成绩,也终于公布。  

一群参加了预赛的学生们,排着宛如长龙一般的队伍,在教师办公室门口。  

期待着轮到自己查成绩时,能够看到大大的‘通过’二字。  

陈泽言也在此列。  

前面是陆小舟,后面是他们班的班长吴琴琴。  

虽然他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但还是被陆小舟强硬的拉着过来了。  

他总不可能说他已经提前知道自己通过预赛了吧?  

这太高调,不太符合他一直以来的人设。  

所以,与其浪费口水后面去解释,还不如跟着来凑凑热闹呢。  

“下一个。”  

一名考生沮丧着一张脸走了出来。  

不难看出,这人大概是被淘汰了。  

而且从前面已经查过的人来看,通过预赛的人数似乎并不多。  

十个人里,大概只有三个人通过预赛。  

陆小舟见状,忽然就有些紧张了。  

身子下意识的向后靠了靠,小声的问道:  

“陈泽言,你说…我们会不会被淘汰呀…”  

陈泽言看出来她在紧张。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参加大型竞赛嘛,难免的。  

于是如此回应道:“通过预赛不难,基本只要能拿到45分以上,就能稳稳地通过了。”  

“45分?”陆小舟微微一惊:“这么少吗?”  

预赛的分数可是200分,只用考45分以上,就能通过预赛?  

这不开玩笑呢吗!  

然而,陈泽言还真没开玩笑。  

全国物理竞赛预赛的难度系数,本身就是远远超过了正常中学生的知识储备。  

能够在这种难度的试卷下,考到45分的人,就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普通中学生。  

如果门槛设置的太高,说不定第一轮预赛下来,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而真正用来区分普通天才和顶尖天才的考验,是后面的复赛和决赛!  

班长吴琴琴说道:“预赛的通过分数线确实不会太高,前面的考试也主要是用来筛选掉一些人,真正有难度的是后面的复赛。”  

物理竞赛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预赛。  

这个阶段主要目的是筛选。  

总分200,能考45分以上,就能够通过预赛的考核。  

二,复赛。  

复赛的总分为400,理论考试为320分,实验操作80分。  

通过复赛,然后再通过分数对比,将会选出省级赛区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也就是俗称的省奖。  

能够拿到省奖,就将有机会进入省队。  

省奖是被大多数高校所承认的。  

能够拿到省奖,对于学校的自主招生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决赛。  

决赛满分同样为400分,理论考试280,实验操作120。  

各个省会在省级赛区一等奖的获得者中进行筛选。  

再让这群真正的天才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