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险境还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桃夭夭全力催动九天玄女功,一掌打在肉壁上,顿时肉壁剧烈颤抖,每一块肌肉都在快速蠕动。  

两人只觉得一瞬间天翻地覆,好似高速行驶的马车猛地翻了过去,隐约还能听见白蟒痛苦的嘶吼声。  

两人在混乱中手掌紧握,互为支点保持平衡,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喜色。  

有效果!  

桃夭夭继续出掌,浓郁的白光将肉壁震得连连颤抖。  

昂吼!  

顾阳也一只手使出降龙十八掌,抬手就是最刚猛的龙战于野!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这一掌是降龙十八掌中用来拼命的招数,最为刚猛惨烈,掌出无悔,至刚至阳!  

金色的龙影砸在肉壁上,将其打出一道深深的掌印,有鲜血在慢慢渗出。  

白蟒的哀嚎声更加惨烈了,滚动的也更加剧烈。  

两人相视一笑,就准备趁胜追击,由内而外结果了这头即将化蛟的白蟒。  

但下一刻,两人所处的空间迅速扩大,仿佛一只气囊被充满了气。  

一股强大的斥力吹来,就好似面对风暴一般,带着腥臭味,将顾阳和桃夭夭吹向外面。  

原来是白蟒被这两人折腾怕了,决心将他们吐出来。  

食道无比光滑,还有黏液,根本抓不住,顾阳灵光一闪,伸出食指,雄浑的指劲如一阳当空。  

一阳指!  

顾阳以点破面,以一阳指刺破肉壁,想要阻止被吹出去。  

刺啦!  

他的手指在食道上滑出一道长长的血痕,一瞬间血流如注。  

但是手指毕竟还是不够长,如果顾阳现在刀剑在手,自然好说,但仅靠手指,还是无法支撑。  

顾阳两人被狠狠吐了出来,白蟒是真的怕了,它连看都没有看,直接转身逃离,躲进山洞中不再出来。  

顾阳两人在空中运起轻功,同时飘然落下,当双脚踩在地面上时,虽然遗憾,但也松了一口气。  

那种坏境,给人的压力确实很大。  

“可惜了,这畜生很聪明,这一次后,它恐怕再也不敢吞我们了。”  

桃夭夭也有些头疼,道:“论实力我们两人任意一个都强于它,但它防御太强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异种。”  

“它之前没这么厉害的,当时我还以刀剑正面砍伤过它。”  

桃夭夭想了想,道:“应该是那莲花图案的功劳,如果我猜的没错,那莲花是一道以宗师之神做成的封印,你开了莲花,导致一部分能量逸散,被大蛇吸收,便发生了异变。”  

顿了顿,她继续道:“你说过这里是六脉剑圣的传承所在,六脉剑圣是两百年前的大宗师,也只有他的神意,才有如此威力。”  

顾阳叹了一口气,道:“可惜我不知道破解封印之法。”  

桃夭夭微微一笑,道:“我应该知道。”  

顾阳一愣,你看都没看过,怎么知道?  

“想知道吗?想知道就——”  

“好姐姐!”  

顾阳叫的越来越熟练了,反正又没别人看到,一回生,二回熟。  

桃夭夭一愣,然后抿嘴笑道:“顾兄倒是越来越识时务了。”  

她想了想,道:“六脉剑圣留下这道封印,是为了保护传承,而他又是段家先祖,他的很多武功都是非段家血脉绝不外传的,所以想要破解封印,就要先找到段家后人!”  

顾阳点头,这和他之前的推测一致。  

“然后呢?”  

“然后就是想办法试一试,解开封印的办法有很多种,不过最常用的,是血液!”  

顾阳眼睛一亮,受时代所限,他一个现代人看到莲花图案,想的都是什么推理解迷,没有想到血液这种很玄学的东西。  

桃夭夭叹道:“可惜段家血脉已不知所踪,不然你进去获得传承,吸收了所有的能量,再加上那大蛇的蛇胆,修为必然突飞猛进!”  

大蛇仅仅是吸收逸散的能量,就已经有了惊人的蜕变,如果能进去吸收全部的能量,修为绝对一日千里!  

顾阳微微一笑,道:“那还真是巧了,段家最后的血脉,就在我府上。”  

桃夭夭目光一亮,笑道:“那就只剩下这头臭蛇了,杀了它,你就能获得传承了!”  

顾阳摇摇头,道:“不是我获得传承。”  

他笑道:“是我们获得传承。”  

桃夭夭微微一愣,然后笑而不语。  

柳宅。  

顾阳和桃夭夭回来时已经是黄昏了,夕阳无限好。  

两人并肩进入,看到楚南在苦练指法,有了内力,他终于开始发挥出了一阳指的威力,不过目前还只能以指劲吹吹树叶。  

“果然是一阳指,段家血脉。”  

桃夭夭在他耳边小声道。  

“师父!”  

楚南停下修炼,眼中一喜。  

顾阳对他笑笑,刚要给他介绍桃夭夭。  

“你就是我的好师侄楚南吧,快叫师叔!”  

楚南打量着这个漂亮到不像话的年轻公子,他还从没见到过如此漂亮的男人,眼中露出一丝怀疑。  

“哇,师叔哥哥好漂亮,好好看呀!”  

白樱手里的玩偶都掉在了地上,她张大嘴巴,被桃夭夭的颜值所震撼。  

桃夭夭顿时笑容满面,捏了捏她软乎乎的脸蛋,道:“嘴巴真甜!”  

她在身上摸了摸,解下腰间的游鱼玉佩,送给白樱。  

“给,这小鱼儿是师叔哥哥送你的,拿去玩吧。”  

楚南一惊,他眼力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