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邀斗剑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怀略微感叹。  

百变鱼龙这道命格的确是很惊人。  

达到上道位之后的权柄加成,更为尤为珍贵。  

不过这一次切磋,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先天本源道果的潜力绝不只是这些。  

他突破的时候还是太过于草率。  

“单纯以现在的根基合道虽然是成功晋升本源神明,但没有达到预期中的道业!”  

他心头暗忖。  

若非百变鱼龙命格蜕变,他不一定能拥有现在这份道业。  

按照他自身的推算,他突破之后,应该是能够与同境界的高位太古星君相提并论,但现在这等情况,显然还是差了一点。  

虽然在同境界中占据了一点优势,但不是很大。  

“回去之后,当好生盘算此地突破的得失,查漏补缺!”  

杨怀心头暗忖。  

他还是急了一些。  

若能够将周天星辰诸般玄妙,乃至于参悟更多天地大道本源融入到本源道果中,他突破后不至于差这么多。  

不过杨怀知道,这样或许也有弊处。  

他的本源越强,那天地大道本源深处的存在只怕会越发忌惮于他。  

突破时,天心之劫的反噬越来越大。  

他眼底闪烁着异色。  

这或许是所有突破本源境界神明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本源弱一点更好突破,但突破之后后面修行更难,也难有更好前程!  

本源强一点恐怕连突破的机会都没有!  

向上的通道已被人捏紧了!  

太难了!  

他们与大道深处占据主宰位置的神明有着天然的冲突,除非是类似于雷鸣与雷泽这般同一神族出身的神明。  

但众所周知。  

唯有掌握更多的权柄,更多的本源,本源神明才有更多的希望朝着上面爬。  

除非走练气士的道路。  

不然是越来越难。  

杨怀同样对于本源大道深处那个天心印记的主人有点想法。  

只是大部分本源神明知道,他们没办法和大道中央的主宰神明相提并论,只能想点别的法子突破。  

但杨怀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是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的。  

“或许可以采用零星突破从外围包围中央的方式,最终撼动他的位置!”  

杨怀心头暗忖。  

只要他的他我足够多,日后等他彻底证道天尊的时候,自能整合诸多他我,借此夺回本源大位。  

现在是高铸城,广积粮,只等待时机到来,一举掀翻上面那屁股底下的位置…  

同时也要多打听打听一二那位到底是何方神明。  

突破了本源神境界之后,杨怀也就没有理由继续赖在雷泽本源空间之中修行,他还有重任在身。  

天河弱水本源的清理连几十分之一的区域都未曾完成。  

山川之上,天河浩瀚。  

放眼望去,冰蓝色的天河之水与地面长河之水交融,宛若混杂的染缸,一部分呈现冰蓝色,一部分呈现混黄色,但冰蓝色在上面,混黄色逐渐下沉。  

这是弱水特性。  

它秉性极轻,天生乘载不起浊物,处在非清灵的环境中更有一股庞大吸力,从四面八方吸纳周围天地灵气,乃至于吸纳虚空之力,很是危险。  

只是在下方乾天清灵之气也在与大地浊气交合,缓缓发生变化。  

在更远的地方,也有些心怀大慈悲之心的神明,道人在用道法催化这个过程。  

杨怀也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他将天河再次释放了出来,滚滚天河神光与无垠天河之水交融,炼化弱水本源的速度比以往更快了许多。  

杨怀也趁着机会,推演《天河密卷》第七重之后的变化。  

正如他之前所说,若能推演出《天河密卷》第七重,将天河弱水大阵完善到相应的地步,即便他身无任何神兵利器,无任何法宝,雷鸣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雷鸣,紫女屹立于虚空中,他们能看到下方天河弱水以极快的速度发生变化,冰蓝色的弱水本源在变少,万倾碧波逐渐取代了那冰蓝色的色彩。  

两神对视一眼,以这种速度,其实也很快。  

两尊神明眼底都有些艳羡之色。  

执掌弱水,真是极大的造化。  

事实上,越难掌握的权柄,一旦掌握了,真是比普通神明强很多。  

这等造化不会比那些本源灵来的少。  

因为这意味着你只要足够的努力,就能将那一份权柄不断扩张,甚至有希望独享。  

不像是其他神明,类似雷鸣。  

修行雷霆大道,与那么多雷霆大道中孕育出来的神明争夺那不多的份额,很难在未来执掌更多本源。  

再譬如紫女她自己本身。  

她所修行的大道独特一点,但竞争也是一样大。  

一年,两年,三年…转眼七年的时间过去。  

只见那浩浩荡荡的天河从水底深处冲出,难以形容的恢宏,浩瀚。比之七年起码增长了四五倍不止。  

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  

其他神明吸纳天地本源的速度可没有这么快。  

甚至只能依靠自身创造额外的本源,增强道行。  

紫女,雷鸣两人是亲眼望着那条天河成长起来的。  

得益于此,那宽阔无垠的天河弱水至少少了近半。  

再给金崇一段时间,就能将这些天河弱水本源尽数吸纳干净。  

只是令两位神明诧异的是,这一段时间竟再无妖邪,亦或者天上神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