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古神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地心仙府中,袁秀秀披着一身素纱斗篷,斗篷上隐隐有白云仙光流转,只是望着天火山脉的上空,神情间还有些惊诧。  

天罗道人并不是弱者。  

相反,他手中有五行元磁仙剑,有成名法宝罗天星盘,极擅长于斗法,也曾击败过一些苍天正道中的旁门天仙。  

然而他在杨怀手里,竟支撑不过一招。  

“他的修为竟然到了这等地步?”  

袁秀秀心头也忍不住生出这个念头。  

诸灵山之事,她也知道。  

但那到底只是年轻一辈弟子们的较量,按照她,不仅仅是她,几乎是大部分修道者的想法,杨怀成长起来的时刻应该是在三四十年之后,那个时候他正好离开万灵榜。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  

杨怀表现出来的天资越强,纯元宗越不会轻易放弃他。  

袁秀秀下意识先行想到了杨怀的安危。  

同时也考虑着杨怀方案的可行性。  

“还有谁?”  

杨怀弹指间,身旁钧霆古剑轻鸣一声缓缓出鞘,他眸光掠过众多云海之上众多道人。  

云海上,众多道人面容都有些变化。  

此时真真实实能感觉到这位纯元宗青年剑仙带来的压力。  

五莲天心宗中众位长老面容略微变化。  

他们神情间都有些愤怒,那位青衣剑仙正要起身,却被天罗道人拉住。  

碧霄剑仙身为青符界十二剑仙之一,可能道业会比他强一些,但也不会强多少,此回决计是无法击败杨怀,除非是上去耗损杨怀法力,除此什么也做不到。  

迎着碧霄剑仙有些坚毅的眸光,天罗道人拂拭了嘴边的鲜血,道。  

“放心,自有人出面教训此子,他们应该快到了!”  

只见远处云海,一道恢宏金光在天际浮现,越来越近,刹那间一股浩瀚巽风掠过虚空,立时在云海之上显化出一尊周身英武不凡的龙袍身影,他身着红黄色相间的华贵衮服,衣袍之上并非是真龙纹路,而是以松鹤为主,真龙为边,头上长方结成道冠,双眸深处光华凌厉。  

见到这尊气质威严,霸气显化的身影,众多道人都有些变化。  

“他怎么来了?”  

有道人嘀咕。  

只见这道身影龙行虎步,脚踏虚空而来,转瞬就落在杨怀百丈开外,他上上下下,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杨怀,片刻冷笑道。  

“黄毛小儿,小小伎俩就想要包庇那魔女,你得问过朕同不同意!”  

听到他的话语。  

杨怀抬起头,双眸深处浮现出一丝叹息。  

“道君皇帝,你不好好的在大昌之地坐稳你的皇位,竟也敢搅合入此事之中,若你现在退去,或许保住有用之身,若你妄自尊大,强行搅和过来,小心一身道业尽化流水!”  

眼前之人不是别人。  

而是大昌王朝的道君皇帝,也是护法,力士一道的老祖。  

地心仙府深处,袁秀秀也看到了赶来的道君皇帝,妙目深处浮现出一丝叹息,暗道。  

“是我连累了他!”  

若非她之前进入大昌祖地盗仙草,也不会招惹这位道行极强的道君皇帝。  

只是她也看得出来,这位道君皇帝应该不是自己来的。  

只怕是和五莲天心宗早早有所勾结。  

她还是有些担心杨怀。  

道君皇帝可不是普通修成阳神的天仙,他主修的乃是护法,力士一道的玄功秘术,战斗力远远胜过于天罗道人。  

有着近战无敌的美誉。  

杨怀道行强则强矣,一个不小心被他近身,恐怕会有性命之险。  

她瞧出来这位道君皇帝是来者不善。  

道君皇帝双眸落在杨怀身上,又看了一眼那被碧霄剑仙扶持的天罗道人,大袖略微一挥,衮服自然紧束,双眸泛着冷笑。  

“黄口孺子,也敢在朕面前拿大,今日就拿下这孺子人头给你那姘头看看,让她也尝尝这彻骨之痛!”  

杨怀双眸微冷:“出言不逊,今日你是要遭劫了!”  

“无知小儿,口气不小!”  

道君皇帝面容冷峻。  

他手中一道金色神光一闪,却是化作一杆独特的龙首长枪,他这口龙首长枪微微震动,他身形一闪宛若划破时空立时出现在杨怀身侧。  

“时空秘术?”  

杨怀望着这一幕,面容眸光一动,他眼眸深处浓烈杀机,这手中钧霆古剑感应他心头杀机,破空落入他的手中,一剑斩出演化出滚滚九彩仙河笼罩住道君皇帝,他非但不躲,而是选择与道君皇帝近战,这不禁令道君皇帝略微吃惊。  

要知道他这一脉就是以护法灵官秘术称雄天地。大昌一脉的秘术《乾元三玄变》即便在天外之地也是颇有名声。  

对方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护法灵官,力士一道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能够不断锤炼肉身,凭借着气血变化将精元两道修炼到极致,再而以精炼神,修成阳神。  

路子难了一些,再加上一路之上打打杀杀,沾染红尘,很难炼尽阴渣,但一旦修行成功,道业比寻常天仙要殊胜很多,甚至可以求得肉身成圣。  

只是很快道君皇帝就知道杨怀为何不躲了。  

其手中钧霆仙剑长剑横空,每一招都是妙到巅峰,似天地大道本源玄妙已被他截取,融入手中长剑之上!  

一道道九彩剑光腾空而来,轻易压制住了他手中长枪,尽管他手中长枪每一击力量强横,招式玄奇,竭力施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