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参果(1/3)
那化身心知到了万寿山五庄观便不能够再多言语了,毕竟镇元大仙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得罪的人,言多必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那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皆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如此重宝安置五庄观之内,五庄观却就连一个护法神都没有,侧面体现了那镇元子的身份地位和强大的实力。
毕竟镇元子乃是号称与世同君并且被三清尊承认,其存在绝不能是一般可以衡量的。地仙之祖这个名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来的。
一行五众来到五庄观之前,那三藏见一石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心中自是惊奇非常,见大门敞开,当即率众入内。
众人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同寿道人家。那行者当即哈哈大笑不止,口里取笑道:
“这道士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
“猴子。你这话却是错了,这家主人还真就是与地齐寿的。故而一会儿你要收一收性子,否则若是撞出祸事来,我的面子可保不住你等。”
一听这话,那猴头有些讶异,开口道:
“兄弟,当年我在宫当齐大圣之时。三界之内仙圣,我老孙见了个遍,可未曾听过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化身一听这话,微微一笑,开始与四众科普知识:
“地之间有五仙。乃是地人神鬼,凡山神土地城隍等,死后成仙护佑一方者,乃是鬼仙,于地之间有辖职司,需要周而复始维护三界运行者,为神仙。在凡间却又有非凡神通力者,为人仙,人仙之后,分地二道,登者,为仙。不入庭。长生不老者,为地仙,这家主人诨名与世同君,乃是开辟地之初,第一个踏足地仙之道者,故称地仙之祖。”
化身的话让师徒四众面面相觑默然无语,那三藏虽然不懂化身之言语,但是并不妨碍他了解这家主人有多厉害,那八戒向来是一个眼高手低的呆子,心中不觉如何,那悟空更是不以为意,毕竟当年道祖都被他搞了个倒栽葱,更不把镇元子放在眼里,至于沙僧…存在感太低也没人在意他如何想。
一众人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童儿来。看他怎生打扮: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老师父,失迎了,呀。玉龙先生您不是和家师…”
那两位道童先是急急忙忙往外走,第一眼先看到了三藏。连忙施礼。第二眼就看到了化身,惹得化身不住地摇头。
“清风明月。你师未曾和你们过,吾乃一念二身么。”
那清风明月一听这话,恍然大悟,那镇元大仙的确是和他们两人过吗玉龙真君以一化二的事情,两缺即深施一礼。开口道:
“是我等唐突了。先生,老师父,请正殿待茶。”
一行五人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
“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诸神,只将地二字侍奉香火?”
那清风明月闻言开口道:
“不瞒老师,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猴头一听这话,当时就大笑不止,开口道:
“你这道童,怎么还胡言乱语了呢。”
“悟空不要放刁,他们所言,其实是真,三藏,别看这二道童只有这般年岁,但算起来比起这个徒弟也差不了几岁。不准还比你这猴头大哩。”
那三藏还未话,那猴头便道:
“兄弟你这话的就差了。有道是达者为先,俺老孙三百四十二岁闹地府,四百余岁闹宫,满仙圣有几人是我对手,不比那些空长年岁的强之万倍?”
眼看那猴头越发的嚣张。三藏只得转移话题,开口笑道:
“不知令师何在?”
那清风明月开口道:
“家师元始尊降简请到上清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一听这话。那猴子当时就急眼了,毕竟他也是一个得道的真仙。自然知道那弥罗宫就是三清尊讲道所在,听闻此言就好像是在孔夫子面前卖三字经一般荒谬不堪。作为一个知情人士他断然不能让他人误导大众,于是开口了:
“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哪个面前捣鬼,扯甚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那三藏见他发怒,恐怕
那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皆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如此重宝安置五庄观之内,五庄观却就连一个护法神都没有,侧面体现了那镇元子的身份地位和强大的实力。
毕竟镇元子乃是号称与世同君并且被三清尊承认,其存在绝不能是一般可以衡量的。地仙之祖这个名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来的。
一行五众来到五庄观之前,那三藏见一石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心中自是惊奇非常,见大门敞开,当即率众入内。
众人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同寿道人家。那行者当即哈哈大笑不止,口里取笑道:
“这道士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
“猴子。你这话却是错了,这家主人还真就是与地齐寿的。故而一会儿你要收一收性子,否则若是撞出祸事来,我的面子可保不住你等。”
一听这话,那猴头有些讶异,开口道:
“兄弟,当年我在宫当齐大圣之时。三界之内仙圣,我老孙见了个遍,可未曾听过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化身一听这话,微微一笑,开始与四众科普知识:
“地之间有五仙。乃是地人神鬼,凡山神土地城隍等,死后成仙护佑一方者,乃是鬼仙,于地之间有辖职司,需要周而复始维护三界运行者,为神仙。在凡间却又有非凡神通力者,为人仙,人仙之后,分地二道,登者,为仙。不入庭。长生不老者,为地仙,这家主人诨名与世同君,乃是开辟地之初,第一个踏足地仙之道者,故称地仙之祖。”
化身的话让师徒四众面面相觑默然无语,那三藏虽然不懂化身之言语,但是并不妨碍他了解这家主人有多厉害,那八戒向来是一个眼高手低的呆子,心中不觉如何,那悟空更是不以为意,毕竟当年道祖都被他搞了个倒栽葱,更不把镇元子放在眼里,至于沙僧…存在感太低也没人在意他如何想。
一众人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走出两个童儿来。看他怎生打扮: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鬅。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丰采异常非俗辈,正是那清风明月二仙童。
“老师父,失迎了,呀。玉龙先生您不是和家师…”
那两位道童先是急急忙忙往外走,第一眼先看到了三藏。连忙施礼。第二眼就看到了化身,惹得化身不住地摇头。
“清风明月。你师未曾和你们过,吾乃一念二身么。”
那清风明月一听这话,恍然大悟,那镇元大仙的确是和他们两人过吗玉龙真君以一化二的事情,两缺即深施一礼。开口道:
“是我等唐突了。先生,老师父,请正殿待茶。”
一行五人遂与二童子上了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
“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诸神,只将地二字侍奉香火?”
那清风明月闻言开口道:
“不瞒老师,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那猴头一听这话,当时就大笑不止,开口道:
“你这道童,怎么还胡言乱语了呢。”
“悟空不要放刁,他们所言,其实是真,三藏,别看这二道童只有这般年岁,但算起来比起这个徒弟也差不了几岁。不准还比你这猴头大哩。”
那三藏还未话,那猴头便道:
“兄弟你这话的就差了。有道是达者为先,俺老孙三百四十二岁闹地府,四百余岁闹宫,满仙圣有几人是我对手,不比那些空长年岁的强之万倍?”
眼看那猴头越发的嚣张。三藏只得转移话题,开口笑道:
“不知令师何在?”
那清风明月开口道:
“家师元始尊降简请到上清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
一听这话。那猴子当时就急眼了,毕竟他也是一个得道的真仙。自然知道那弥罗宫就是三清尊讲道所在,听闻此言就好像是在孔夫子面前卖三字经一般荒谬不堪。作为一个知情人士他断然不能让他人误导大众,于是开口了:
“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哪个面前捣鬼,扯甚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那三藏见他发怒,恐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