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龙马(2/3)
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很显然,结拜为弟兄的行为让玄奘法师很是感动当即就发下了大宏愿。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銮。待到明日,送法师出行。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一个个都忧心非常。
“师父啊,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在那洪福寺里。早先玄奘是收过几个徒儿的,他们虽然肉体凡胎,却也是情真意切,奈何那玄奘已经在佛前发下大愿,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次日清晨,唐王率众在长安城门以外,欢送唐玄奘法驾,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城外相等,除了僧众之外,唐王还见到了不少来看热闹的民众。
唐王见了,先教收拾行囊而后令人牵来白马一匹,取来紫金钵盂一个,素酒两盏,紧跟着。唐王冲着玄奘道:
“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駔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当即想要赶路,却被唐王拉扯住而后奉上了一杯素酒。
“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
听唐王言语,那玄奘当即便谢了恩,接过酒杯却不敢饮。
“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三藏一听这话,哪里还敢不受,刚要饮酒,那唐王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一脸迷惑的看着唐王。
“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那唐王话音落下,玄奘满饮此杯,之后便要离去,却见天穹之上,又来了一道人一头陀,脚踏祥云,径至长安城外。
“三藏莫走,还差一样东西哩。”
众人一听这话,当即抬头观看,那些凡夫俗子皆如前一般跪拜叩首,唯有三藏法师与唐王天子已经熟识玉龙真君,故而只是施礼,却也不跪拜。只听那唐王道:
“不知玉龙真君所言差的东西,可是何等物件么。”
那敖烈落了地,看了看君臣二人,微微一笑道:
“那三藏真经,在贫道眼中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是对于众生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凡马可驮不得,再者,此一去多有狼虫虎豹,鬼怪妖魔,凡马断然不可远行,需得龙马方可。”
唐王一听这话,当即有些苦恼,开口道:
“玉龙真君,这尘世之中哪里来的龙马驮经。”
敖烈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更浓,开口道。
“想要龙马,有何难哉。”
说着,敖烈与自己的化身对视一眼,紧跟着,那化身上前一步,到了白马身边,不知做了些什么。
“吼!”
只听一声巨吼震天,那白马腾空而起,在半空中一滚,化作一条百丈巨龙,地上众人一见这场景,一个个吓得的两腿酸软。跌倒在地。
紧跟着,天上乌云盖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那白龙在云雾之间不停的翻腾。一道道雷光径至打在那龙身上,而那龙当时便开始在整个长安城上空游荡,躲避雷劫的攻击。
“雷祖,差不多得了啊。”
敖烈看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经差不多得到了,便开口说了这话,而雷部众神也很给面子,当即便停止了雷罚,而那雷罚停止之后,那龙吼叫着直冲向跌坐在地的唐王。不过还没等它下去多少,只听敖烈道。
“无名兄弟。”
化身一听这话,立即上前一步,而后腾空而起,虽然化身很想吐槽本体起名的能力,但是为了区分人物他不得不当这个无名的化身。
那化身解下了事先缠在腰间的一条金丝带,轻轻一纵,跳到那白龙身上,紧跟着便轻轻一指,金丝带化作缰绳。套住了龙头,而后张牙舞爪的恶龙便化作了一匹白马,被化身骑着飞了下来。
“诸位,不好意思啊,让你们受惊了。”
等到确认了那白马没有什么危险,众人这才一一从地上爬了起来,那唐王也不管什么失仪之态直接上前与那化身说道:
“但不知法师何名,有如此大神通?”
“吾不过是玉龙真君一道无名化身罢了,并无第二名讳。再者,方才我所施展,也并非是大神通,不过稀松平常罢了。”
听了化身的言语,那唐王十分不解,开口道:
“不知这是何意?”
那玉龙真君一听这话,当即开口了:
“陛下有所不知。佛门有佛经三藏,道门有道藏通玄。世尊如来有三十二相,本君亦有身在化身。各有不同玄妙,而那西天如来与我有几分渊源,算起来,那世尊如来弟子,要称呼我一声师兄。
不过自从世尊如来法驾大雷音寺之后,我们两家便有些疏远,但是,在千年
很显然,结拜为弟兄的行为让玄奘法师很是感动当即就发下了大宏愿。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銮。待到明日,送法师出行。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一个个都忧心非常。
“师父啊,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在那洪福寺里。早先玄奘是收过几个徒儿的,他们虽然肉体凡胎,却也是情真意切,奈何那玄奘已经在佛前发下大愿,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次日清晨,唐王率众在长安城门以外,欢送唐玄奘法驾,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城外相等,除了僧众之外,唐王还见到了不少来看热闹的民众。
唐王见了,先教收拾行囊而后令人牵来白马一匹,取来紫金钵盂一个,素酒两盏,紧跟着。唐王冲着玄奘道:
“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駔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当即想要赶路,却被唐王拉扯住而后奉上了一杯素酒。
“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
听唐王言语,那玄奘当即便谢了恩,接过酒杯却不敢饮。
“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三藏一听这话,哪里还敢不受,刚要饮酒,那唐王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一脸迷惑的看着唐王。
“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那唐王话音落下,玄奘满饮此杯,之后便要离去,却见天穹之上,又来了一道人一头陀,脚踏祥云,径至长安城外。
“三藏莫走,还差一样东西哩。”
众人一听这话,当即抬头观看,那些凡夫俗子皆如前一般跪拜叩首,唯有三藏法师与唐王天子已经熟识玉龙真君,故而只是施礼,却也不跪拜。只听那唐王道:
“不知玉龙真君所言差的东西,可是何等物件么。”
那敖烈落了地,看了看君臣二人,微微一笑道:
“那三藏真经,在贫道眼中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是对于众生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凡马可驮不得,再者,此一去多有狼虫虎豹,鬼怪妖魔,凡马断然不可远行,需得龙马方可。”
唐王一听这话,当即有些苦恼,开口道:
“玉龙真君,这尘世之中哪里来的龙马驮经。”
敖烈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更浓,开口道。
“想要龙马,有何难哉。”
说着,敖烈与自己的化身对视一眼,紧跟着,那化身上前一步,到了白马身边,不知做了些什么。
“吼!”
只听一声巨吼震天,那白马腾空而起,在半空中一滚,化作一条百丈巨龙,地上众人一见这场景,一个个吓得的两腿酸软。跌倒在地。
紧跟着,天上乌云盖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那白龙在云雾之间不停的翻腾。一道道雷光径至打在那龙身上,而那龙当时便开始在整个长安城上空游荡,躲避雷劫的攻击。
“雷祖,差不多得了啊。”
敖烈看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经差不多得到了,便开口说了这话,而雷部众神也很给面子,当即便停止了雷罚,而那雷罚停止之后,那龙吼叫着直冲向跌坐在地的唐王。不过还没等它下去多少,只听敖烈道。
“无名兄弟。”
化身一听这话,立即上前一步,而后腾空而起,虽然化身很想吐槽本体起名的能力,但是为了区分人物他不得不当这个无名的化身。
那化身解下了事先缠在腰间的一条金丝带,轻轻一纵,跳到那白龙身上,紧跟着便轻轻一指,金丝带化作缰绳。套住了龙头,而后张牙舞爪的恶龙便化作了一匹白马,被化身骑着飞了下来。
“诸位,不好意思啊,让你们受惊了。”
等到确认了那白马没有什么危险,众人这才一一从地上爬了起来,那唐王也不管什么失仪之态直接上前与那化身说道:
“但不知法师何名,有如此大神通?”
“吾不过是玉龙真君一道无名化身罢了,并无第二名讳。再者,方才我所施展,也并非是大神通,不过稀松平常罢了。”
听了化身的言语,那唐王十分不解,开口道:
“不知这是何意?”
那玉龙真君一听这话,当即开口了:
“陛下有所不知。佛门有佛经三藏,道门有道藏通玄。世尊如来有三十二相,本君亦有身在化身。各有不同玄妙,而那西天如来与我有几分渊源,算起来,那世尊如来弟子,要称呼我一声师兄。
不过自从世尊如来法驾大雷音寺之后,我们两家便有些疏远,但是,在千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