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世尊上灵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瑶池边上,只是一眼,敖烈和龙吉公主只是看了一眼,便看出了这个蓬元帅的门道。这蓬元帅与如今的贵星君一样。只不过是一念化身罢了。因为同样有一个一念化身,因此敖烈很容易就看出了这个蓬元帅的跟脚。  

“不过只是一个化身竟然已经成就大罗道果了…九转大还丹那么霸道么…那真正的蓬真君实力恐怕还在我之上啊…”  

敖烈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仙分地二道,仙又有太乙大罗两个道果分支,太乙道极就是二郎圣与齐大圣这等勇力无双的肉身圣者,而大罗道极就是当初的截教三千炼气士。  

自身虽然两道同修,但是显出的化身并没有新的大罗道果。又入了神道,比蓬元帅矮了一截,若是真的蓬真身,敖烈不准还打不过他。  

不过与蓬真君不同,蓬元帅比蓬真君多了五股凡间之气。名为奸懒馋滑坏,因此敖烈没有信心搞得过蓬真君,但是却绝对搞得过蓬元帅。  

“夫君,你就不要再算了…只要你将你那些祖师的宝贝拿出一两样来,莫是这个蓬帅了,就是那花果山上未出世的猴子,也不会是夫君你的对手。”  

龙吉公主自从在另一个世界读过西游记之后,她便知道了敖烈对于自己的战力有一种奇怪的执念,就像他成婚之后会把那个时空里他珍藏的下象棋的资料都在自己身上试一遍压根不怕打五雷轰一样。  

“殿下这话错了,手里的那些法宝可不能乱用,不然大尊怪罪下来就不好了。”  

对于敖烈的话龙吉公主十分不以为然,这段日子以来他可日日都在干冒犯威的事情,也没见父尊怪罪于他。不过她倒十分理解敖烈的心理。  

这段日子以来他不是和自己打架就是去灌江口找杨戬打架,还执着于不用任何法宝,结果每次都被杨戬放狗给咬的够呛。让人感到十分的无奈。因此龙吉公主只能看着他不让他出去被狗咬。  

哪怕她自己来咬也有分寸一些。一想到这里龙吉公主的双颊也忍不住有些微微的泛红,都怪这色龙,和他待久了不论什么事情都要歪了。  

在蓬元帅瑶池赴会之后,地界西牛贺洲佛教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乔达摩·悉达多因为幼时受燃灯古佛抚顶,开悟佛礼。后娶妻耶输陀罗公主,于一十九岁生下长子罗睺罗,二十九岁,悉达多离开王城,四处法悟道,收集弟子。六年之后,三十五岁的乔达摩悉达多于菩提树之下证道佛陀果位。是为世尊释迦摩尼佛,尊号如来。  

世尊如来成佛之后,带领一众弟子返回王城,度化了他的妻子耶输陀罗公主,而耶输陀罗公主也成为了佛门第一位比丘尼,紧跟着便度化了他的儿子罗睺罗,并且让他的弟子,日后的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目犍连尊者为他儿子剃度。  

忙完了这一切之后,释迦牟尼与众弟子分别,进入了大雪山当中,修炼佛门大法,丈六金身。结果刚修炼到一半,就黑了。  

当年诛仙阵之时,因为敖烈的一定海珠,燃灯道萨入了诛仙阵中身死,诛仙剑到了通教主手里,通以诛仙剑的剑气伤了四圣与孔宣,那时候孔宣半条命就没了。可是倒霉催的是万仙阵的时候准提和接引带着伤打通教主。把他也带上了。  

要知道万仙阵五位大佬都是混元大罗,万载不灭之体,就算是四圣承受了诛仙剑的剑气也并不严重,而通教主诛仙阵被打了一顿却依旧虎虎生风。  

可他孔宣不一样啊!虽然仗着五色神光这个本源神通,混元之下无敌手,但是他始终只有大罗金仙修为啊,先被诛仙剑气要了半条命,后来要不是他跑得快,差点死在万仙阵里了。  

而从万仙阵跑了之后,他碰上了燃灯道人死后就居无定所的羽翼仙,两兄弟一合计。就躲在了大雪山当中,而那时候燃灯忙着演化二十四诸,度化过去千佛。而准提和接引两人也隐身在过去千佛当中安心当起了隐藏高手,根本没人管他们。  

而这两位难兄难弟,因为在封神之战当中元气大伤修为大损,普通的办法根本没办法将他们的修为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于是这两妖怪的本性就被勾起来了,就开始吃血食了。  

没有几十年,以大雪山为中心的方圆五百里的所有人都被这哥俩吃没了,又过了几十年,大雪山方圆五百里之内连个动物都没了。而吃饶后遗症也已经成功的支配了这两兄弟。  

毕竟这两兄弟原本都是通门人,而且和马元那种只吃饶不一样,他们以前不是饿急眼了是不吃饶,因为他们都懂人吃多了对自己的修行有损。激发的兽性会影响思维。但是到后来兽性被激上来之后。这两兄弟那可是彻底的妖化了。脑子也不好使了。  

世尊如来碰上孔宣的这一,正巧孔宣饿疯了,双眼通红的到处找肉吃,正巧看到了世尊如来这个会发光的人,想也不想一口就给吞了。  

这么一吞,事情可就大发咯!世尊如来在孔宣的肚子里头盘膝而坐,一手指一手指地,掌心显现出卍字咒,轻声呢喃道:  

“上下地,唯吾独尊!”  

世尊如来身上放出了金光万道,刨开了孔宣的脊背,从孔宣的脊背里边钻出,掌中显出一百零八颗念珠,化为缰绳抓着孔宣就往灵山飞去,很快便到灵山之外,大雷音寺。  

而原本凶性非常,又因为被世尊如来刨开脊背疼痛难忍更加凶残的孔宣被灵山上的佛光一照。竟然瞬间安分了下来,背上的伤口也在佛光之下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