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乱套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提伯邑考回到驿馆,单说朝歌城外,有一人在昨日收到天降鹿台的消息之后,整个人都蒙了。火速赶到朝歌亲眼见过从天而降的鹿台确认不是幻象之后,当时就不好了。  

又听说西岐世子伯邑考已经到了商都朝歌,心中更加诧异,而那人正是敖烈。  

他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降下鹿台相助于纣王,而且那对于敖烈来说并不重要,敖烈之所以帮助纣王,只是因为纣王其人和自己同病相怜而已。  

敖烈所作出的改变也并没有改变封神的大体走向,都属于到封神后期才会爆发的暗子。因为如此,三教中的那些大佬们才一直放任他这么做。  

可是天降鹿台不一样,这是一个凝聚民心的手段,现在天下八百诸侯四大首领,姜文焕和鄂崇禹已经被自己拉到纣王阵营了,北伯侯崇侯虎是纣王的死忠,即使后来被崇黑虎暗害,领着二百诸侯归了西伯,那也是三对二的局面,在双方都有民众拥护的情形下帝辛还占据一个大义的名分。  

这个局面,姬昌想赢,太不容易了、  

但是姬昌要是不获得最后的胜利,恐怕有太多太多的人不会愿意。  

因为天降鹿台的事,敖烈都开始有点犹豫要不要继续帮助纣王了,因为万一封神失败。三大掌教还有大天尊昊天肯定不乐意。到时候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因为鹿台的事,敖烈急的在朝歌城外的山头上团团转,正在这时,一个千娇百媚的仙子,脚踏祥云,从天而降。正是苏妘。  

“殿下因为什么事,在这朝歌城外急的如此?说与妘儿听,妘儿说不准可以帮上忙呢!”  

却原来自从昨夜黎山老母降下鹿台之后,黎山老母便看出来最小的那干女儿有些心不在焉,当时就明白了苏妘心中想的是什么,便放任她来寻敖烈了。而因为当初敖烈为了巩固苏妘的三魂七魄,给了她一滴血,让苏妘隐隐可以感觉到敖烈的存在以及一些别的东西,她要找敖烈,本身是相当容易的一件事。  

而敖烈一见苏妘至心中松了一口气,开口道:  

“苏姑娘…”  

这三个字一出,敖烈眼看着苏妘原笑颜如花的脸色晴转多云,多云又转阴,一脸哀怨,眼看就要哭,敖烈马上选择讨饶:  

“好好好…妘儿你可知道,那从天而降的鹿台,究竟是什么人的手笔么?”  

虽然说这次下山之后,苏妘对自己的那种态度过于明显,明显到敖烈不敢去随意接触。但是有些时候躲避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况且苏妘本人跟在那位神秘莫测的黎山老母身边,肯定是有机会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的。  

要知道西游四圣试禅心的时候普贤文殊和观音三位菩萨都是要称呼黎山老母母亲的。  

那毫无疑问,黎山老母是和元始天尊一个辈分的人物,这也是之前,在碧游宫中敖烈得以确认无当圣母并不是黎山老母的原因。  

而苏妘的答案也没有让敖烈失望,回答道:  

“殿下,这原本就是干娘为了插手这件事才降下的鹿台神迹呀…”  

一听苏妘这话敖烈当时就蒙了,虽然在陈塘关的时候,敖烈知道了黎山老母派杨婵下山有意插手封神之战。但是他是绝对想不到这位黎山老娘娘做的这么绝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山下的水中来了一只皮皮虾精,化为兽人的形态哼哧哼哧的跑上了山。  

“三太子殿下,三太子殿下!”  

敖烈看着跑上来的那一只皮皮虾,有些茫然的道:  

“你是哪里水族?来找孤有什么事?”  

那皮皮虾精本想说些什么,看了看不远处的苏妘之后又闭上了嘴。  

敖烈一看那皮皮虾的反应当时就有些明悟,开口道:  

“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这里没外人。”  

一听这话,苏妘微微一笑,开口道;  

“我是殿下新收的侍女,请放心我不会乱说的。”  

一听这话,那皮皮虾精对敖烈的敬仰之情瞬间又上了一个档次。  

毕竟敖烈在水族里边算是四海驰名的存在,除了四位大太子之外,龙王之下他算是最有名的龙,而现在这位三太子竟然能够收这样天姿国色一看就不一般的女子充当侍女,更能凸显其非同寻常。  

不过虽然心中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但是皮皮虾精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回三殿下的话,我是北海广泽龙王敖顺麾下先锋官虾将军…”  

一听这话敖烈顿时心中一慌,直觉告诉他,出事了。  

“你既然是叔王麾下,不远万里来到此地,却是为何。”  

那虾将军一听这话,当时就开口道:  

“奉龙君之命,给您带来一个消息…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之首袁福通,于数日前被商朝太师闻仲所破…大军不日回程…”  

一听这话,敖烈整个龙都傻了…  

袁福通就这么完了…本来还有两年多可以蹦跶的袁福通就这么完了!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记得找北海大太子摩显领赏…不能让你白跑一趟…”  

虾将军一听这话,心中一喜,开口道:  

“谢三太子…那小人就不打扰您和这位姑娘了…”  

虾将军作为四海水族当中有官衔的人,自然知道所谓四海龙族的侍女们主要任务是什么,自然也就没那个胆子留下了搅扰这位最不好惹的太子爷的好事。当即脚底抹油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