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封神将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敖烈一回头,见两道人联袂而至,乃是两个身穿道袍头戴发冠腰上系着丝绦的青年道士。  

敖烈当即伸手行礼,开口道:  

“见过二位师兄…不知公明师伯现在何处?”  

却原来,这两青年道人是那峨眉山罗浮洞玄坛真人赵公明的两位弟子陈九公与姚少司。  

从师门论,算是敖烈最亲近的师兄弟了。  

毕竟赵公明是三霄仙子的同胞兄长。这两位赵公明的弟子自然和敖烈多有往来。  

“碧游宫击金钟之时,老师正在仙山访友…未曾回转。我二人先从罗浮洞而出,赶到紫芝崖,估计老师如今还在路上。”  

陈九公看了看敖烈,一脸微笑的模样道:  

“玉龙师弟…我听说,最近你和凤凰山上那位谪仙…关系很不错啊…传言都说…”  

一听这话,敖烈有些无奈,开口道:  

“九公师兄,你这话说的就有点不对了,凤凰山上那位谪仙是什么身份,说是谪仙,但是人家说不准哪天就驾返瑶池了,区区坊间传闻不足为信…”  

自从龙吉公主在青鸾斗阙安顿好之后。敖烈就饱受各种各样的传闻的困扰,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却一个比一个离谱。  

可偏偏龙吉公主没有避嫌的意思,该请还是照请不误,而美人相请,敖烈虽然每每都想以避嫌为由不去,但是想到蕊宫仙子的后台,和她自己本身拥有的雄厚的资本。他又犹豫了。  

犹豫着犹豫着,事情也就愈演愈烈了。  

而话音刚落,陈九公旁边的姚少司开口了:  

“好了。九公师兄,莫要调侃玉龙师弟了,那传闻有多离谱你又不是不知道…”  

一听这话,陈九公也收起了自己的调侃之心,毕竟他们都清楚。  

关于敖烈最离谱的传闻是他和三霄仙子之间你传闻。  

当然了,作为门内的人也不会拿这个来开玩笑。  

三人又闲谈了一会儿之后,一同进了紫芝崖,碧游宫。按照规矩站在了三霄仙子的身后。  

很快,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与随侍七仙齐至,在四大弟子当中的金灵圣母身后,还跟着一个长相方方正正一看就是十分正经的孩子。  

那孩子七八岁模样,穿一身玄色道袍。头戴束发冠,一副道童的模样,原本看上去除了不太可爱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特色,但是此人却有一样让人不能不重视的相貌特征。  

他的额头上竖立着第三只眼睛。  

敖烈知道,这便是闻仲,头上的那只眼睛就是能辨别奸邪忠肝,看透人心黑白的天目神通。  

在随侍七仙到来之后,金灵圣母收徒闻仲的仪式也开始了。  

和敖烈不同,这次闻仲的师徒仪式,通天教主并没有直接参与。  

毕竟闻仲仙道难成,最多也只是一个地仙一流,通天教主不出面。截教众仙也没有觉得有多意外。  

等到截教当中一些主要的神仙以及其弟子基本到场之后,还是一个幼童的闻仲就在金灵圣母的带领下开始认人。  

闻仲的出现,加重了敖烈的紧迫感,至此之后,敖烈去那凤凰山的频率突然变高了起来。  

毕竟如今的龙吉公主是敖烈的风向标,瑶池金母也亲口说了龙吉公主的命运改了一半,那么剩下那一半瑶池金母说不准会留下什么线索。  

而如果真的留下线索,对于敖烈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可是这话敖烈却不能明说,毕竟现在昊天的旨意都还没有发。  

真正知道会有封神榜这种东西的也只有自己一个,即使是如同昊天和三教教主也不过只能看出命中有劫罢了。  

敖烈自然也就不能什么都往外说,只能旁敲侧击。  

不过因为敖烈跑的实在是太过频繁了,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  

“小泥鳅…你最近的苗头很不对啊!”  

又一日,敖烈又要出三仙岛,结果被碧霄仙子堵了个正着。  

“老是往凤凰山跑,不会是真看上那蕊宫仙子了吧…”  

看着一脸似笑非笑的师父大人,敖烈叹了口气。  

虽然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但是在碰到碧霄仙子的又一次质问之后,敖烈还是有一些无奈。  

“师父,你要信我啊…我真的是有原因的…”  

正当敖烈想继续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在不说出不该说的事情的情况下,将事情解释清楚,碧霄仙子突然展颜一笑,伸手轻轻拍拍敖烈的肩膀,笑道:  

“瞧你吓的。师父我逗你玩呢。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但是我知道我家小泥鳅不是什么敢做不敢认的人…”  

一听这话。敖烈的心中顿时了觉得感动非常,心中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而敖烈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又听碧霄仙子语重心长的道:  

“我知道。小泥鳅你总把心事藏在心底,有很多话不愿意说出来…不过没关系,不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还有师父我在呢…再加上你和你的两位师伯…我想没有什么事是不好解决的吧。”  

敖烈一听这话。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认真的道:  

“师父请放心,徒儿我自有分寸,而且如今徒儿也依然如当初在黄海边一般。无有谈情说爱的想法…毕竟天天在师父你跟前,如何天姿国色的仙子对徒弟我而言,都已经太过稀松平常了…”  

一听这话。碧霄仙子忍不住嘴角上扬,伸手轻轻打了一下敖烈的脑袋。  

即使百年来敖烈时不时的见缝插针夸赞她,碧霄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