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无敌的火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火影,是无敌的!  

这是木叶忍者们的共识,也是木叶村的共识,甚至是整个火之国的共识。  

第一代火影,被称为忍界之神,不管是哪一场战斗,都折服了对手。  

真正做到了百战百胜,无一败绩。  

可能最终老天爷都看不过去,所以用疾病收走了他的性命。  

第二代火影,也是木叶学校和警卫部队的创造者,一生发明了无数忍术的超级天才。  

同时他成功的继承了哥哥的天赋和实力,在所有和正常人类的战斗中,没有任何败绩,全都战胜了对手。  

最终输给了六道仙人的神器。不然光凭金角和银角两个大傻子,如何可能是他的对手?  

碰到神就什么都别说了,在跟正常人类的战斗中,二代火影也从来没有失过手。  

接下来是第四代,单人杀了15名上忍,正面对决击退过雷影和八尾人柱力。  

战绩之恐怖,虽然比不上第一代,但也可以跟第二代相媲美。  

最终死于九尾之战,以生命为代价,成功将九尾妖狐封印。  

哪怕是最后一场战斗,双方也只是平局而已,他从来没有输过一次。  

到这里的三代火影,虽然都英年早逝,但他们却无一例外,都是无敌的代名词。  

只要对方是个人,不借助神器的情况下,他们就是无敌的。  

而这也成了木叶人的精神信仰。  

接下来就是第三代火影,被称为忍界博士的男人。据说他所会的忍术和创造的忍术,高达几百种。  

只要是在忍界出现的忍术,他基本上都能说得出来历,叫得出名号。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他顶多也就是一个知识型人才,并不能算顶尖的忍者。  

而三代火影最厉害的是,他那恐怖的实力和教学手段。  

木叶三忍,就是他调教的弟子,最终三人都成为了忍界有名的影级高手。  

至于说实力。  

早年的战绩不算,从他开始背负火影的名号,不管是第2次忍界大战,还是第3次忍界大战,历经上百次战斗,无一败绩。成功带领木叶,打赢了那两场生死大战。  

让木叶依旧保留了第一忍村的名号。  

到目前为止,猿飞日斩也是可以跟初代火影相提并论的。  

百战百胜!  

不管对方是不是正常的人类?从他当上火影开始,他就从来没有输过。  

所有跟他交手的忍者,要么败在了他的手上,要么死在了他的手上。  

木叶忍者对于三代火影的信心,绝对是爆表的。  

以至于,哪怕看到大蛇丸对上了三代火影,周围还有人设下了结界。  

木叶的暗部,也不是太担心。  

他们相信,那位村子的最高领导人,那位带领木叶村打赢了两场忍界大战的猿飞日斩。  

一定会赢!  

如果大蛇丸天真的认为,三代火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老头,那到时候他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除了叶小天之外,木叶其他的所有人,对于三代火影都是信心十足的。  

但是他们信任的三代火影,现在却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危机。  

在一片黑暗中,有人无声无息的冲了上来。猿飞日斩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被人狠狠的踹了一脚,让他直接踹飞出去。  

“嘭!”  

等猿飞日斩成长起来,跟着一块参加战斗的时候,木叶掌权的人已经换成了二代。  

初代火影因为疾病的原因,已经跟忍界说拜拜了,  

所以猿飞日斩对于初代火影的印象,只停留在别人的话语中。  

他只知道,初代火影大人实力很强大。至于怎么个强?强大到什么程度?  

猿飞日斩是没有任何认知的。  

而就在这个瞬间,他有印象了!  

初代火影就好像完全融入了周围的世界一样,跟自然融合为一体。哪怕是发动攻击的时候,大自然都不会产生任何的异样。  

在看不见周围东西的情况下,面对这样无声无息的攻击,他如何能够躲得开?  

所以初代火影一脚就将三代给踹飞了!  

最简单的体术,恰恰最能说明两者实力的差距。哪怕现在的初代火影,因为大蛇丸对于秽土转生研究的不是很足,并没有能够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可在三代看来,对方依然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对手。  

光是应付初代自己,三代火影就不得不使上浑身解数。  

更不用说周围还有虎视眈眈的二代火影,以及四代风影罗砂。  

大蛇丸竟然把罗砂杀了?  

猿飞日斩感觉自己很奇怪,在这种巨大危机下,竟然还能想这些奇怪的问题。  

之前他们设想过很多种可能,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双方联手了。  

现在四代罗砂既然死在了大蛇丸的手里,而且周围砂隐的人,应该注意到了。  

那么以后的局势,就不是那么想当然了…  

哪怕这一次砂隐跟着参与了,在他们影已经死亡的情况下,木叶也没有办法赶尽杀绝。  

不然的话,整个忍界就要面临一场全新的洗牌。  

而且这次事件之后,木叶不管胜败,实力都会受到很大的损伤。  

在花大力气灭掉砂隐,就不那么现实了。  

现实是很残酷的。  

砂隐主动掀起了对木叶的战争,并让木叶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木叶不应该直接将对方灭掉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