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前往东亚的野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洪武三十年(1397)。  

是年会试,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进士五十二名皆南士,朱元璋怒,认为所取有偏,亲自阅卷,史称““南北榜之争”。  

必须承认一个现实条件。  

各地经济条件不同,文化水平不一样,所以采取南北分科录取。  

杨予安道:“对于关外子弟,应酌情考虑增添名额,尤其是对于留在关外的若干明人。”  

“否则关内外的明人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双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朱训樘沉声道:“那采取加分政策?”  

目前大明的科举试题有了明显变化,不是单纯评判甲乙等,而是按照分数来评判,和后世一样。  

杨予安摇摇头道:“加分政策太明显,容易造成心理隔阂,会让一些人产生逆反的心理。”  

杨予安看来准备很充分,连这一点都考虑到了。  

不管后世国家是如何考虑的?  

加分政策很显然是一个容易受到攻击的点,既然要时时刻刻宣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那为何对某些民族进行加分呢。  

它已经造成了客观上的歧视和不平等。  

对于某些人,为国家所作出突出贡献,加分政策没有异议,但是只凭一介身份民族不同,就进行不同的处理办法,不仅给有机分子可趁,更会激起大部分人的不满意。  

对经济贫困地区,可进行适当帮助。  

“你有什么想法,不必藏着掖着。”  

杨予安很显然有些迟疑,他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太特殊了。  

“不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试卷,关外一套试卷,关内一套试卷,然后按各自区域排名进行录取,然后可以在录取名额上下手。”  

朱训樘脸色有些奇妙,不愧是这个时代聪明之人,这个方法他再熟悉不过了。  

他曾经经历的某场大型考试,刚开始是按照全国统一命题,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分数相同,但在不同地方录取距离就有天壤之别。  

所以后来就变了。  

有不同卷,难易程度不一样,通过这个巧妙的方法,立马就把明面上的矛盾转移更深。  

虽然大家也能看出来。  

然而目前朱训樘坐的位置不同了,看事情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此时他发现,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方法。  

杨予安:“录取人员时也可以定一个潜规则,就是殷人录取,多少明人录取多少?双方的名额也有差别。”  

“只公布录取人的名单,剩下的只公布一个排名。”  

啧啧啧朱训樘服气了,我大明有这样的礼部尚书,简直绝了。  

作为统治者,朱训樘也要维持明人的地位,当然是非常赞成。  

“你这个想法非常好,事后写一封具体计划,呈交内阁,让大家都讨论一下。”  

杨予安开心地走了。  

不过也给朱训樘留下了一个问题。  

现存各地学院的女子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经济基础决定女人的地位。  

母系社会,女人地位高。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男人成为主力,所以也逐渐成为了男权社会。  

新大明时期的女人肩负的基本工作还是简单的处理家务,另外就是生孩子。  

朱训樘人为地提高了女子的一部分地位,但大部分女子能够上学的都是贵族。  

朱训樘想了想。  

最终还是放弃了异想天开的想法。  

女子暂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只能等时代发展了。  

古巴战争如火如荼,刚刚接任海林信服的陆守义,心怀壮志,想要在海林这个位置上做出一番大抱负。  

前任巡抚贾如政已经给他做出了榜样,直接从这个位置上入了京城,跨入了大明顶级决策圈中。  

他当然也有相同的想法,不能当六部尚书,最不济也要踏入京城。  

他曾担任安化巡抚,可惜安化的职能逐渐被削弱,马匹正逐步移入关内,所以相应的升官潜力降低了不少。  

本来他可以调任关内,做一个地方的大官,可是,他的目标不仅仅止步于三品官儿。  

所以他找了不少关系,平调来了海林。  

“大人,他来了。”  

陆守义放下手中的毛笔,道:“带他进来。”  

不一会儿便走进来一位穿着劲装青年,皮肤有些黝黑,看起来平淡无奇。  

“你就是乐无忧?”  

青年恭敬道:“正是草民。”  

“你真有胆魄?”  

青年骨子里散发着淡淡地傲意:“有!”  

青年就说了一个字,干净利落。  

陆守义已经知道了青年的底细,也是大明望族出身,名为乐无忧,可惜为庶子,留守关外。  

不过他水性极好,从少年时期便在海上,曾是福州发现人之一。  

而陆守义谋划的大事就是开拓返回东亚的航线,如果他做成了之后,史书上必有他的姓名。  

超越贾如政也不是问题。  

陆守义说道:“本官那就直说了,朝廷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这是本官的想法,所以本官给你的帮助十分有限。”  

乐无忧已经提前了解了这些。  

陆守义是重复确认一遍。  

乐无忧点点头表示了解。  

“好。”陆守义站起身来:“不论事成结果如何,本官保你妻儿老小一辈子平安健康,每年本官会给他们生活费用。”  

“下面说一说具体计划。”  

陆守义站起身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