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印度数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工匠走了之后,朱训樘又思考了一阵,才突然想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如今民智还未开啊。  

开民智的前提是大家都熟悉字,然而,现实情况却大大相反,许多省的底层小吏熟字的也不多,三十年来,改俗易服,大明却压制各地殷人学习汉字,刚刚才重新掀起教育。  

朱训樘坐在案前,思考着下一步方向。  

报纸,是开启明智,传播思想的利器,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才能安稳,但首先也得让许多人识字,他有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后世的拼音。  

可是,这需要徐徐图之。  

至于简化汉字嘛,朱训樘明悟了一下自己所在的位置,还是先不要的好。  

想到这里,朱训樘再次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还有阿拉伯数字,准确的说是印度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在13世纪至14世纪左右传入东亚,但在当时华夏有一种叫做算筹的古代数字,无论是书写起来还是应用起来的方便程度都丝毫不亚于阿拉伯数字。  

所以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就沉没于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一直到20世纪初,我们才逐渐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至今也只有100多年的使用历史。  

有了阿拉伯数字,当然也要有算数乘法口诀,大明的珠算是有其特殊的优势,原子弹的数据也是算盘打出来得。  

若是想要普及,提高商业水平,还需要简化的阿拉伯数字和乘法口诀。  

陡然间,双肩之上多了一道柔软的手,轻揉了起来。  

不用看,朱训樘也知道来人是谁。  

“婉儿,识字吗?”  

朱训樘一边享受着按摩,闭着眼。  

周婉儿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轻声道:“陛下,奴婢不识字。”  

无才便是德,更别说是出身贫贱的周婉儿了。  

“不如朕教你识字吧。”  

朱训樘猛地坐立起来,双眼发亮地看着周婉儿。  

周婉儿脸色刷的变白,赶紧拎起衣摆跪下:“奴婢不敢。”  

朱训樘觉得好生无趣,劝道:“难道你不想学吗?”  

“陛下,奴婢出身低贱,做您的丫鬟就足够了,若是让其他人知道您教奴婢识字,奴婢非要遭受咒骂不可,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周婉儿神色焦急,一副担心害怕的模样。  

朱训樘摆摆手,示意她起来。  

周婉儿才低着头,缓缓站立起来,两只小手交织,像做错了事情不可。  

“哼,你这个小丫头,朕教你识字,好像吃了你一样,真是不知好歹。”  

朱训樘大手一搂,在周婉儿的耳朵道:“反正朕教定了,这是命令,你敢违抗皇命吗?”  

呜呜呜~  

在正式教学之前,朱训樘先来一次身体力行的生理教学。  

周婉儿十分聪慧,差不多一个时辰便将1到10的阿拉伯数字学会了。  

而且能会简单的加法。  

这让朱训樘更加兴致勃勃,教得更加带劲......  

周婉儿粉面含春,娇媚十足,轻轻地为朱训樘擦拭着,朱训樘整理衣衫,实在是教学过程很辛苦。  

不得不用尽全力啊。  

“婉儿,你这段时间寻十名宫女,朕有事要用。”  

周婉儿温柔地轻抚衣衫褶皱的地方,轻声道:“陛下,您乃万金之躯,万不可过度沉迷女色之事,您可是万民的信仰啊。”  

“难道朕在眼里,就是如此的浪荡?”朱训樘轻笑了一声:“朕是有大用,你这小脑袋整天想什么不堪的事,该罚。”  

周婉儿脸色绯红,身体软了几分。  

“就罚你把今日教你的抄写五百遍,明天让朕看看。”  

周婉儿双眼猛地一睁,樱桃小嘴轻轻撅起,想到今日教的东西,脑海有些忘记了,瘪瘪道:“是。”  

朱训樘到达妙宁宫的时候,宋爱明也进了宫内,正和宋爱雪交谈。  

“起来吧,不用跪了,都是一家人。”  

宋爱明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变得拘谨了许多。  

朱训樘闲聊起来。  

“刚才谈了什么,这么开心?”  

宋念雪笑意盈盈,拉着朱训樘的衣袖,欢快道:“刚才父亲说,我多了一个阿弟。”  

朱训樘十分诧异,这老丈人老当益壮啊。  

“国丈,这可是大好事啊,朕多了一个国舅,什么时候的事,朕竟然不知情?  

宋爱明搓搓手,嘿嘿笑道:“就前天子时,刚出身,还没来得及禀告陛下和贵妃。”  

“嗯?”  

“竟然比朕的长公主晚一日,那真是有缘。”  

朱训樘转身敲了一眼,吩咐道:“婉儿,稍后你去吩咐工匠为国丈打造一副长命金锁,就当作朕和贵妃的礼物。”  

宋爱明赶忙行礼道:“谢陛下赏赐,小儿竟得如此佳遇,臣不胜受恩感激,臣惶恐。”  

“不用了,国丈的女儿可是为我大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爱明有些糊涂,抬起头不知是怎么回事。  

“爱妃,难道没有告诉国丈?”  

宋念雪也羞红了脸,头略微低了一下:“还没来得及说。”  

宋爱明瞧着女儿娇羞的模样,脑海闪过一道灵光,难道是?  

随后便听到陛下的话。  

“国丈,贵妃怀上龙胎了。”  

真的?  

宋爱明双眼猛地亮起来,他转向宋念雪,只见她点点头。  

宋爱明心里瞬间笑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