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齐家倒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陆文轩得知齐彦宏被人用板砖砸晕后,心里一阵畅快,不过这点惩罚还不够。  

只是现在不是打草惊蛇之时,陆文轩只得耐心等待,没多久,让陆文轩兴奋的消息传来。  

薛海山做事老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雷厉风行。当初从凌广林处拿到关于齐彦宏的各种罪证后,他不动声色间从隐秘渠道求证这些材料的真实性。  

其牵扯到齐豫的事情更是再三求证,务必谨慎再谨慎,可还是让齐豫有所察觉。  

薛海山知道不可再拖延下去,等到那些材料证实后,直接向凤城一二把手以及更上面的领导汇报,务求一锤定音。  

领导看到材料后,怒骂宋俊雄是蛀虫,怒骂齐豫竟然充当保护伞,不配做人民的公仆。  

当即批示,绝不容许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于是,薛海山立马责令相关人员立案侦查,并尽快批准逮捕宋俊雄。  

当宋俊雄被请去喝茶,立马在凤城引起强烈大地震,有敏感人士意识到,凤城要变天了。  

而看热闹的人本以为宋俊雄会很快出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见怪不怪。  

可没想到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接下来的轩然大波,竟然搅得凤城****。  

齐彦宏出院后,第一时间便跟朋友出来喝酒,可半途看到便衣出示逮捕令来抓自己时,还一头雾水,问怎么回事?  

便衣道你做过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情,没点数吗。说罢直接拿出手铐,齐彦宏这才慌乱起来,情商超高的他怎么不明白此次的不同寻常。  

当他叔叔被抓紧去时,看到母亲焦急的神色,他就已经预感到不妙。  

齐彦宏惊慌失措道:“我能不能给我母亲打个电话。”  

便衣直接拷住齐彦宏,道:“没必要,等回警局再联系你母亲吧,况且她可能早已经知道你的事情。”  

齐彦宏满脸灰败的被离开此地,历时引得凤城开始风声鹤唳,很多人已经看明白,宋俊雄和齐彦宏的靠山齐豫可能要靠不住了。  

这是步步紧逼,围追堵截不罢休。  

齐豫自然不甘束手就擒,早就动用各种关系,试图把这潭水搅浑,各路牛鬼蛇神上窜下跳,一时间凤城动荡不安,  

薛海山立马亲自坐镇指挥部,对扰乱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的人重拳出击,毫不留情,才震慑住宵小。  

齐豫垂死挣扎,可渐渐穷途末路,深陷薛海山织就的法网之中难以自拔。  

见齐豫迟迟未能拯救自己,在一系列的铁证面前,宋俊雄终于有所松动。  

宋俊雄只有一个要求,要跟陆文轩交谈一番,薛海山点头同意。  

宋俊雄对陆文轩道:“不愧是陆启明的儿子,果然有些本事,宋某甘拜下风,我有时会想,假若当初跟你成为朋友,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  

显然宋俊雄已经了解陆文轩所作的事情。  

陆文轩淡淡道:“可惜没如果,而且你我不是一路人,我只会用实力碾压一切,而不是旁门左道。”  

宋俊雄道:“你跟我年轻时很像,我也曾有这样的豪言壮语,可惜现实教会了我做人。”  

陆文轩道:“是你没有坚守自己的本心罢了。”  

宋俊雄道:“那祝你好运,我会在里面看着你的表现。”  

事后,宋俊雄认罪伏法,承认所有罪状,有了这一突破口,薛海山立马紧追不舍,从宋俊雄口中撬出更多内幕,最终一条庞大的利益集团被扯了出来。  

铁证如山之下,齐豫被请去喝茶,此一战役,似乎尘埃落定。  

但是牵涉到上面的斗争,还没那么快落幕。  

事后,二代圈子里的人,对陆文轩的评价莫衷一是,有骂两人本就是一丘之貉,两条狗咬狗,最终一条更厉害的狗胜了。  

有说陆文轩手段惊人,是位心狠手辣的主,只是因为齐彦宏招惹了他,竟然直接把身为太子党的齐彦宏弄进了监狱。  

有了解皮毛但却不懂内里乾坤的人,对陆文轩依然不屑一顾,也就是运气好,沾了薛海山的光而已。  

人们都是依据对事情的片面了解,对陆文轩的印象下了各种定义,只有那真正了解内情的,比如电视台台长李博远,才会惊叹陆文轩的手段是多么的翻云覆雨,也越发的感叹,这小子真是妖孽啊。  

后来,陆文轩听闻齐彦宏在狱中痛哭流涕,说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便是招惹了陆文轩,引得陆文轩一笑置之。  

这件传闻过后,多了些富二代官二代想要结识下陆文轩,不管是好奇还是想亲近下,都想着跟陆文轩交个朋友。  

陆文轩以最近太忙为由婉拒,不过倒是说以后有机会的话会请大家吃个饭,认识认识。  

这些人也都理解,毕竟最近多事之秋,还是镇之以静为好,这倒是让那些人觉得对陆文轩为还挺平易近人的,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陆文轩心里有件事一直放不下,那就是自从凤城官场大地震后,孙璃已经有好些天没来上学,打电话也联系不上。  

陆文轩想了想,便决定直接到孙璃家里去看看情况。  

在大院门口登记后,陆文轩很顺利的来到孙璃住处,陆文轩按了会门铃,很快孙璃便开门,见是陆文轩,眸子闪过喜色,很快又重归黯淡。  

孙璃穿着红色针织毛衣,白色百褶裙,层层叠叠的蕾丝点缀在美丽的裙子上,裙摆下,露出纤秀的小腿,曲线优美,雪白细腻无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