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四面汉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震撼,自然也包括站在高高的望楼上的头辇哥。  

“噫”头辇哥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东海军竟是这么打仗的”  

而就在他发出无奈的感叹的同时,被这轮弹雨所覆盖的合撒儿部就产生了难以想象的伤亡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马就这么一下子没了实际上由于距离较远,弹丸动能衰减了不少,只要不是运气特别差被打中要害,即使中弹也未必会死。但被铅弹打伤的后果和死也差不了多少当场就失去了战斗力,战后也基本救不回来了,反而还多遭了一阵子罪。  

现在,就是这么个样子,人类的哀嚎和马匹的嘶鸣交织在一起,活人活马和伤人伤马不断冲撞,场面顿时大混乱了起来这么一轮射击,合撒儿部差不多就被打残了,实际上就可以收手了。不过东海军受限于指挥能力,可以齐射只要看信号打枪就行了却没法齐停,因为硝烟遮盖视野、响声屏蔽听觉,什么信号都接收不到,只能靠基层军官自行决定停火时机了。  

所以,在第一轮成功的打击之后,各部又陆续射击了几轮,再次对他们造成了一些伤害。不过后面这些打击的效费比就没第一轮那么高了,因为目标已经分散,隔空打枪蒙中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而且这时合成营的真陨星相比普通营的前膛陨星的优势有所降低,因为队形密集硝烟也密集,打两枪就看不清了,要等风把烟吹散才能开枪,前膛枪和后膛枪的射速几乎被拉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  

但不管怎么说,这支骑兵还是确定地被打残了,甚至还溅射到了旁边的不少步兵。  

“天父啊”头辇哥是个景教徒,在此不知所措之时下意识地画起了十字,但也只能画十字了。“等等,那是什么”  

画了十字之后,战场上还真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东海军停火了,还派了几人举着白旗向大营的方向走了过来。  

大喜过望下,头辇哥一边感谢上天,一边赶紧让手下把这些使者带来,心里还在盘算如何不卑不亢地争取一个体面的投降。  

“不,应该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断然拒绝,然后才开始讨价还价”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了,因为前来的使者并非是正牌的东海人,而只是几个之前被他们俘虏的汉军头辇哥看到他们,气不打一处来,也不下望台了,直接前踏一步,居高临下喝道“你们还敢回来说吧,东贼让你们带什么话,可是想让本王投降笑话,本王乃”  

他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吓得几个使者大气不敢出,只得连连点头。  

等过了半天,其中领头的李哈拉才敢小心翼翼地说道“回,回禀大王。东海军,哦不,东贼,也没,没让小底们带带什么话,只,只是说,要让你们,哦不,是咱们,要让咱们败个明白,说,他们是甚东海军第四野战旅,对,就是这么支队伍。”  

“什么”头辇哥大失所望,说好的劝降呢“就这个”  

李哈拉犹豫了一下,又扭扭捏捏的说道“哦对了,还有一句,投降不杀”  

头辇哥脸色一下子大变,这是没得谈了啊他的头脑突然像被锤子敲了一下一样轰鸣,然后脑中一片空白,再也感受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直到一阵嘹亮的歌声将他唤醒过来。  

“起来”  

“哪里的歌”头辇哥猛然清醒过来,环顾四周,却惊恐地发现歌声是从四面八方传播过来不仅是已经合围的三面,就连西边的浑河对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支骑兵队伍潜越了过去,现在正在河岸边上肆意的歌唱更可怕的是,这些东海军在高歌的同时,还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齐刷刷地向元军营地逼了过来。而元军千里迢迢从关内外调集的近万军队,就在这一刻土崩瓦解了元兵大阵在一开始还能勉强维持,但正面的东海步兵营在四百米外象征性地打了一轮枪之后,精神早就紧绷到极点的元军甫一体会到真正的打击,便一触即溃开始什么玩笑,这可隔了将近一里地,干干挨打不能还手,这不是等死吗无论是长矛手还是火枪手,无论是阵前还是阵后,无论是汉军还是契丹军,都没有勇气也没有意图去战胜这种恐惧,在一瞬间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向后溃逃溃军如雪崩之势向西蔓延过去,甚至连身后的“投降不杀”之声都顾不上了,只有落在最后面那些实在跑不动的才跪地求饶。更多的人涌入大营,然后紧接着越了过去,直接向冰封的浑河涌去河对岸的广阔天地,正是回家的方向啊此时,营中的留守部队也被裹挟,人和马一起不得不跟着向西退去。然而逃亡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在看到劝降无望之后,南北两侧的两个合成营立刻立正,向着元军逃亡的浑河方向开始抛射弹丸。致命的弹雨落入密集的人群之中,惨状可想而知,但弥漫的恐惧已经完全摧毁了他们的理智,人群依然像角马一样不断奔逃着,直到浑河上的冰层毕竟只是一夜之间封冻而成,根基并不牢靠,少量通行一些人马还行,现在数以千计的生物涌了上去,脚踩蹄踏,冰面如何承受的住从一声脆响开始,一大片裂纹迅速在溃军的脚下蔓延开来。冰面碎成大块,然后是小块,然后倾覆,然后数不清的人群落入了寒气彻骨的冰水混合物之中冰水瞬间浸湿了士兵的全身,不但使他们瞬间“冷静”,也使得在岸上看到这一切的其余溃兵也一下子吓得冷静起来然后,就是丢盔卸甲了。  

次日,辽阳。  

时近冬至,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