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纷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淮西五万屯田剑士是一支不能忽视的力量,但康王此时在金州分身不得,吴芍药领着这些人屯田、兼顾江西没什么问题,让她们领着剑士迎击谋衍,康王不放心她啊,淮北地形也不同于淮西。  

门外噔噔的跑来一个侍卫“报——!临安来信!”  

康王惊讶,不知来的是什么急信,看到侍卫的身后跟着个风尘仆仆的临安信差,心说难道邢秉懿累倒了?军费吃紧了?  

他把信拿过来一看勃然大怒,甩手将信丢掉了,对送信人道,“回去告诉邢秉懿,活不起她就死吧!!”  

送信人惶恐的问,“邢娘子好好的,大王因何这么说?路这么远小的怕把口信传错,你不给邢娘子写封回信吗?”  

康王道,“不写!”  

斡勒妹大吃一惊,康王怎么能这么对邢娘子说话。  

她连忙将信拾起来,原来邢秉懿说,小潘产后心绪不宁,腹痛以致夜不能寐饭吃不下,整日孩子不撒手,以泪洗面人日渐消瘦,脉象虚的几乎摸不着了。  

她叔叔潘太医都查不出病因来,孟太后为了给潘娘子治病,把上次秦会之送的老参都拿出来了。  

送信的人不走,这种口信没法传。  

张秾说,“也许是真病了呢?还是给贤妃写个信问问,大王不乐意写我写。”  

康王道,“人参最忌体弱和阳气不足,潘太医能不知道?乡下婆子都知道给儿媳妇炖老母鸡,潘太医不知道?谁家产妇吃人参?人参他指定没给小潘用,就是帮着侄女吓唬我们!小潘她就是舍不得孩子!”  

邢秉懿留在临安有照顾小潘的责任,小潘一生病连孟太后都舍出了人参,她不往金州传信说不过去,信就是这么送来的。  

张秾笑道,“总得写封信别叫跑腿的为难。”  

康王道,“你替我写吧,告诉小潘,舍得孩子她就还是贤妃,不然她还去给邢秉懿做通房丫头!”  

斡勒妹道,“这样说太严厉了对贤妃不合适,我听说她和孟太后没少受苦。”  

康王说,“那就让内厨给她用砂锅炖个当归老母鸡。”  

斡勒妹说,“其实大王还是很关心贤妃的。”  

康王就是大事积压起来急躁,不一会儿信写好了,赶紧把送信的打发走还得考虑大事,康王问他,“你一定从淮西经过了,吴娘子没叫你捎句话给我?”  

送信者说,“没有,不过还真有个事儿…嘉国公失踪了,小的从那里过的时候吴娘子哪顾的上理我,她正在和李相爷商量到什么地方寻找嘉国公,秦相爷也在,小的倒是和吴娘子请示过,吴娘子什么也没说摆摆手叫我过来了。”  

康王叹道,“你真是只顾送信的,孤不问你就不说!”  

刚有过张秾的事,再加上突然冒出来嘉国公失踪,信又是邢秉懿送的,按着吴芍药的小脾气,更不会多搭理送信者一句。  

康王想着赵椅会到什么地方去,匆匆问他,“快说说怎么回事。”  

送信的说不知道。  

他就是听了个话音:嘉国公从玉沙县回来时,还没进入淮西地面,便将李纲派的四个护送者甩开,带着他自己的两个跟班跑了。  

李相爷接到消息,感觉责任重大,匆匆赶到蕲州向吴娘子汇报了。  

当着送信人,康王不便表示过分的急躁,赵椅今年刚刚十四岁,他和邢秉懿田春罗都很清楚赵椅去玉沙县干什么,一定受刺激了。  

他对送信者说,“你转告吴娘子,不必大范围寻找,就去汉阳和复州至郢州地段,在汉江以东沿岸搜索,防止他进入淮北交战区。”  

除了他,谁都不知道嘉国公去玉沙县的真实目的,斡勒妹凑着康王的耳朵细声道,“长江边也找找,也许他想像兄长们一样独立。”  

哥哥们都往淮北送粮做事,斡勒妹担心他有可能想独自回建康,别再有不测。  

康王不便明说,赵椅的玉沙之行要是很愉快,他还有可能这样做,心里真痛快也不必半路甩开李纲的人。  

如果赵椅想不开要寻死的话,此时去再去找已经晚了,一个真正的少年有烦恼,一般都会寻求自我突破,不大可能走轻生的路。  

他担心赵椅去淮北,那里有战斗,只要及时封住汉江东岸这条线,其他地方对赵椅来说危险都不算大。  

将临安送信人打发走了,康王该思考一下各地的战事了。  

可是西跨院的一位女侍卫跑来和他回禀说,朱娘子请康王过去。  

今天的琐事特别多,难道是没事儿蘸着盐吃炊饼吃的,场景又回到了他和吴娘子仓皇蹈海的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候。  

他按捺着焦躁情绪,独自迈步出门,不知道三嫂有什么急事。  

斡勒妹与张秾说,“大王和送信人说话时,三嫂院子里一个女侍卫来过,没进来就从门边走了,贤妃的事可别叫三嫂知道了。”  

张秾说,“大王刚才嗓门那么大,我看悬了!这回可麻烦了!”  

她轻叹了一声道,“处处的战事一时时的起变化,一件件家事接踵而至,济王殉国了,嘉国公失踪了,吴娘子不回来,可是大王身边连个商量正经计策的人都没有,真是难为他。”  

正说着,郾城信到。  

斡勒妹说,“恐怕是急报,要不要给大王送过去?”  

张秾说,“朱三嫂刚叫大王过去说话,我们便追着去送信恐怕不好,也许他一会儿就回来了,不如我们先拆开看看有什么大事,才好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