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迟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斡勒妹领悟着说,“我曾读到过碧草、芳草,觉的很不错,原来都没有春草生的最好,最青嫩。”她仰起脸指着厅梁说,“大王你看,有朱梁画梁的地方肯定人来人往,燕子可不敢来这里做巢。”  

康王品着茶,赞赏的点着头,看来也是孺子可教。  

这个小念头立刻令他想起了吴芍芍,心里咯噔的一下子。斡勒妹一进来,吴芍药未说有什么事,走的是不是有点儿太利索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斡勒妹见他放了茶杯,还点头,便又说,“这个空字和落字很常见,可是用在这里真是很传神,静中有动,却显着更安静。”  

赵构敢说,吴芍药正安静的捏着沙漏,偷偷给两人计时呢,别看走的时候云淡风清,弄不好一会儿回来又要莫名其妙的阴天,在这方面他不能再迟钝。  

于是连忙说,“孤懂的也不多,你可以多请教芍药或者富金啊。”  

斡勒妹也想起了一件事,“说到六姐,她跟我说…她和十姐都不想回临安,大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赵构有点惊讶,这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救下六姐和十姐后赵构曾经动过念头,要不要尽快护送她们去临安,路太远了又不太平,没人护送她们自己可回不去。  

按人之常情,两位帝姬脱离了虎口,自然要同家人团圆,不然太上在临安若是思念女儿,局外人也会觉着不正常,会不会妄猜父女间有什么隔阂。  

那就是他这位做兄长的虑事不周,离着礼数太远了。  

偏偏富金和多富一次都没提过,赵构还想当然的以为,她们刚刚见到了朱凤英和吴芍药有些舍不得离开,或是体谅他人手不够用。  

赵构眨着眼睛看斡勒妹,意思是请她再往下说。  

斡勒妹倚住赵构的书案角儿说,“高宠在汴梁驻防,所以十姐她才没跟来,”说罢望着他,让他好好消化一下这句话里的意思。  

康王立刻有所悟,这种事难住谁也难不住他,六姐富金跟到安康来还能因为谁,总不该是为了刘平叔吧,就算是,康王也绝不会同意,他的妹子绝不能和戚方的女儿划上等号。  

他跳起来往外便走,斡勒妹在他身后道,“这件事大王你亲自去说不好吧,不如我去找吴娘子,先跟她说说。”  

“你当值也是大事,不必劳动,”赵构在门外说道。  

如果让斡勒妹去找吴芍药,说的又是这种非常重要的家事,就好像他和斡勒妹两人刚在这里商量好了,然后才去通知吴芍药。  

叫吴芍药后知后觉糊里糊涂的担一个比斡勒妹迟钝的名声,这就是找不自在!赵构打算亲自去办,悄悄的办妥了,掺合的人越少麻烦事儿也就越少。  

岳大帅和刘大帅住在康王府街对面的驿馆,平时召集议事很方便,近日刘平叔去了长安,就岳飞自己住在驿馆里,有什么话也很好说。  

人多眼杂又是私事,赵构不能派人找岳飞到康王府来商量,他只带着两个侍卫来到驿馆,一问果然岳飞不在,赵构又飞身上马再匆匆往铁炉上来。  

他一边走一边想,富金今年才二十三岁,命运却已如此的坎坷,但不得不说她眼光真不赖,岳大帅二十七八岁,浓眉大眼,事业有成,如果由他给撮合成了,赵富金便应了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的古语了。  

这件事已经迟钝了,只有从速将其板上钉钉,他这位做兄长的才算够格儿。  

吴芍药在她房里听,才一眨眼的功夫,九哥便轰轰隆隆的出府,动静好像太急了,她出来看究竟,见斡勒妹坐在那里独自摇头,便问道,“斡勒妹,难道北边出了什么大事?”  

斡勒妹说,“王彦、曲端、张中孚在桥山绊着完颜宗辅,余丽燕在泾州,完颜宗弼在渭南分兵夺回富平,张德远趁机攻打渭南,要说大事的话,有消息吕世存从保安军退往西北,逃入了夏国界内,手下还剩多少人马不明。”  

吴娘子说,“这些我都知道,但九哥跑什么呀?跑的再快也追不到夏国去。”  

斡勒妹说,“我偶尔和他说,因为高宠在汴梁十姐才没跟着来,本来我还要说六姐和张宪的事,可他没听完就匆匆的走了。”  

吴芍药听了,伸指头在她肩头狠拄了一下道,“战场上的事你都能记这么清楚,一轮到六姐的事怎么又这么迟钝了,还有心思在这儿坐着。”  

斡勒妹道,“我当值呀,他不叫我动,你说怎么办?”  

吴芍药拉着她便往外走,招呼个女侍卫,“你来顶班。”  

两人叫上王妟,上了马,斡勒妹一脸的紧张,“吴娘子,我,我说错话了吗?”  

吴芍药说,“你还没说六姐的事哪里有错!就不想想张宪还在郾城呢,九哥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斡勒妹惊呼道,“这么说他理解歪了!”  

吴芍药说,“他心急可以理解,一定把这事想简单了,万一岳大帅不同意,再拂拒了九哥的面子,以后叫他们怎么共事?出了这样的误会六姐脸上挂不挂的住?人家李娃招惹谁了?如果在临安听说了这件事会怎么想?”  

王妟笑说,“她哪有心思想李娃,”斡勒妹不由得一捂脸。  

安康——也就是金州的作院不在城内,而是座落在北城门外四五里远,临安府的两个作院也放在涌金门外,为了不扰民。  

这种官衙和手工作坊结合起来的机构,专门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往往日夜开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