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起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平寨前边的空地上,三十个渡口守卒围着余丽燕正在话别,“公主,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见你,你真要去宋国吗?”  

余丽燕道,“从临安到韩州路途远不远,隔着山还隔着海,可你们看,只因为彼此没有忘记,不也见到了。”  

有的人恋恋不舍的说,“公主巡视始平军的那年才二十岁吧,你在校军场上为我们飞马演箭,(qíng)景好似还在眼前。”  

另一人道,“不然今天也就有误会了,只是世道变的太快,大辽国没有了…我们不知何年何月还能再见公主。”  

余丽燕道,“我的父皇还在金国作囚犯呢,以前我这个二王妃想见他一面都很难,更不敢想救他的事…可是如今我不是二王妃了,却觉着有希望了,你们看看我儿子的爹,韩州这么多的老弱妇孺,扶着的抱着的,不也救下来了。”  

两边分手,余丽燕与他们道,“你们谁没牵挂的将来都去临安找我啊,哪怕你们三十个都去,我当家的也能一句话收留你们。”  

岳云暗暗的叫苦,余丽燕真把蒲里衍当成他爹了。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终究这个弥天大谎是无法圆合的,岳统制胆子那么大的人,听说了这事估计也得跳起来。  

吴乞买一时不上船,事儿一时不算完,毕竟都是一国之主,出行的护卫之严赵构也知道,不是说有条船吴乞买就肯痛快的上去。  

这么大的船!比辽河上先看到的楼船还要大,估计吴乞买得问问怎么来的。  

果然,金国的皇帝问道,“船怎么得来的?”  

赵构呵呵一笑,凡事预则立,一进峡谷答案便想好了。  

他上前答道,“这是宋军由临安往建康送给养的大船,因为夜里海上起了狂风大浪,这些人傻头傻脑的居然开到淮河上去了。”  

吴乞买不问了,他的御用侍卫早就登船上去,将大舰里里外外的检视了一遍,报告说陛下可以上船了。  

吴乞买(yù)言又止,赵构道,“皇上还有什么旨意?”  

吴乞买说,这艘船上闲杂人多不多?  

赵构道,“这个早就吩咐过了,船上除了使舵(cāo)帆的船工、领航的船师、做饭的厨子以外不会有一个外人了,想装也装不下。”  

吴乞买放了心,这些人他不得不留着,刚要举步,又来事儿了。  

八王妃和四王妃在另一艘船喊,“四叔!四叔!”  

赵构已然有些绷不住劲了,偷瞟高宠一眼,临津倚的那座小木桥不知道能拦住斜也多久。  

吴乞买的皇后和众妃们已经兴高采烈登船了,吴乞买朝四王妃和八王妃两人招招手道,“你们两个,到朕的船上来吧。”  

八王妃拉着四王妃,并两人的几个使女从那艘船上下来,在岸上见到了蒲里衍,“我二嫂呢?怎么不见她?”  

吴乞买笑呵呵代答,“和她儿子在一起呢,我们不管她了,上船!”  

他对四王妃很是亲(rè),不像是装出来的,这与他在东平寨给二王妃随随便便做媒的态度大不相同。  

上船时吴乞买又看到了蒲里衍,指着他问四王妃道,“你们早都认得吗?我记得你不常去军中呀。”  

八王妃说,“四叔看你说的,四(diàn)下的人怎会不认的四嫂,我们半路上遇到时还是晚上,不也一眼就认出来了。”  

赵构心说吴乞买呀吴乞买,你就别穷磨蹭了,连八王妃都这么说,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吴乞买上船前,总算指着蒲里衍和高宠道,“你们也来吧。”  

赵构必须得来,要不然这么一船的人都是吴乞买的,半路上真把船开到淮河去怎么办,他的目的地可是临安。  

所有的人登船完毕,跳板抽回去了,岳云和余丽燕才骑着马赶过来,赵构往岸上看着他们,大声道,“两艘大舰起锚以后,想着往山上升起烟火来。”  

船上岸上,两下里隔了十多步远,赵构看余丽燕,发现她的神(qíng)好像不大对劲儿,听他喊话时一直看着他不吱声儿,抿着嘴就是接连的点头。  

都是吴乞买和岳云搞的!回到临安以后这帐有的可算!  

头一艘大舰退着驶出了峡口,很快顺流往南一拐,赵构看到了那块被缆绳死死拉住的巨石,不(jìn)心头骇然。  

北上时他没见过这块巨石,牵到岸上去的绳子笔直拉住了岸边的大树,他看到捌住绳扣儿的东西正是岳云的两支铁杵,一下子就明白了。  

岳云和所有人都没对他说起过这件事,吴乞买在旁边谁都没有机会说,可能吴芍药知道,但他和吴芍药见的一面也是很匆忙的。  

一看到巨石、缆绳和铁杵,赵构什么都明白了,心头一片火(rè)。  

大船顺流疾下,巨石仿佛一座小山迎面撞往船上来了,赵构看到岳云和余丽燕像是不大放心,骑着马又从峡口内追出来,便冲他们挥了挥手。  

岳云全神贯注盯在巨石上,好像没看到他,只有余丽燕手里拿着一张弓,举着它朝赵构接连的挥了好几下。  

吴乞买和许多人一样,都是有史以来头一次乘这么大的船。  

他和人们扶舷站在外面,在船上好几个女子、船下十多名军士的连声惊呼之中,大船在巨石旁边狭窄的水道中堪堪的驶过。  

绑在巨石外侧的两棵大树从船尾一直划到船头,茂密的枝杈在船(shēn)上显得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