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五庄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猴哥,这就是定海神珠吗?”  

就在孙悟空在和器灵接触的时候,猪八戒的身形突然出现,那一刻,倒是真的把孙悟空给吓了一跳。  

“嗯,定海神珠。”  

孙悟空闻言点了点头,金箍棒回到了孙悟空的体内。  

如今的金箍棒,却是孙悟空的本命法宝了。  

你听听,定海神珠,定海神针。  

这名字,一听就有夫妻相。  

没什么好说的,大家稍作休整了片刻,便再一次踏上了西游之路。  

燃灯古佛修炼的地方。  

“嘭!”  

一张由万年灵石打磨而成的石桌就这样在燃灯的手中轰然破碎。  

定海神珠啊!  

当年又是算计又是叛教,好不容易得到的极品先天灵宝,就特么这么没了。  

没了!  

燃灯现在的心情很不爽,燃灯现在就想要出现在孙悟空的面前直接弄死孙悟空。  

目前来说,燃灯还是有这个实力的。  

但是,燃灯却不能这么做,到时候燃灯如果真的那么做了,没有人会支持自己的。  

暗斗可以,但是不能明争。  

总之,燃灯现在的心中极度窝火。  

但是,却也只能隐忍着。  

现在的燃灯,对西方教失望至极。  

但是此时孙悟空并不知道燃灯的,心情如何。  

就算是知道了,孙悟空也会像一个老父亲一样原谅燃灯。  

无他,心情好耳。  

行走在西游的路上,如果忽略掉那些毒虫毒蚁,各种不知名的巨兽或者虫子,其实西游的路上,风景还是不错的呢。  

可惜,这些美景,普通人需要拿命去看,仙人们却是懒得去看。  

其实,有些巨兽的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呢。  

将一只大概天仙左右的长蛇化为了一颗蟠桃,一口下去,汁水四溅,却是没有丝毫的荤腥味儿。  

师傅说了,出家人不能吃肉。  

不想和唐僧闹矛盾的孙悟空就只能想办法把荤腥变成素的了。  

要是吃桃子唐僧还管的话,那就过分了。  

“悟空,前方那是何处啊?”  

骑在马上的唐僧单手横在双眸之上,极力远眺着。  

“前方应该是万寿山,五庄观。”  

孙悟空闻言,向着唐僧说道。  

“五庄观?”  

唐僧闻言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种名称,毫无疑问的让唐僧想起了当年观音禅院的那点事儿。  

“五庄观中有一仙,名曰镇元子,其开天时便已存在,时到如今,被人称之为地仙之祖。”  

孙悟空向着唐僧介绍道。  

看着眼前的五庄观,孙悟空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理由让自己和原著里的猴子一样,偷吃不成,还推翻了人家的人参果树。  

要是孙悟空有这样的灵根,被别人推翻了,孙悟空能追杀他一个元会!  

所以,镇元子其实已经是一个脾气很不错的老神仙了。  

“哦?那比之悟空又如何呢?”  

唐僧闻言眼中闪过了些许的好奇之色。  

“前辈从开天辟地时修炼至今,我出生尚且不足千年,自然是比不上前辈的。”  

孙悟空闻言摇了摇头,向着唐僧说道。  

“哈哈哈,为师终于看到一个比你强的了。”  

唐僧闻言吨数哈哈大笑。  

孙悟空:“…”  

还有人嫌弃自己保镖强的?  

毛病。  

话不多说,师徒几人继续向着五庄观进发。  

孙悟空已经打定了注意,绝不惹事。  

绝对不给观音任何可乘之机。  

人参果虽然好,但是,不吃也没关系。  

两个大罗金仙级别的仙桃也就补回来了。  

要是因为一个人参果,就去挨鞭子还要把功德分给观音一些,孙悟空得哭死。  

现在每一点功德,那都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孙悟空唯一一个见过有功德金身的,就是玉帝。  

那海量的功德,啧啧啧,看着就让人眼馋。  

在人参果和功德之间,孙悟空果断的选择了功德。  

人参果是一次性消耗品,但是,功德那可是永久的护身符啊。  

说话间,师徒一行人已经来到了五庄观。  

“悟空。”  

坐在白马上的唐僧突然向着孙悟空唤道。  

“怎么了师傅?”  

孙悟空闻言转身望去。  

“实在不行咱们就不进去了,在外面住一宿也没事,莫要多惹是非。”  

之前孙悟空入劫的场景很明显的吓到唐僧了。  

唐僧也明白,孙悟空是自己能否取到真经的关键。  

之前听到孙悟空说这里的主人很厉害,唐僧的心中自然也是有压力的。  

“没事,镇元子前辈是一名真正的得道仙人,咱们路过了,也该拜访一下。”  

孙悟空闻言向着唐僧说道。  

“好。”  

唐僧闻言,见孙悟空愿意进去,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只要孙悟空不对凡人痛下杀手,神仙的事情,唐僧不愿意去管,也管不了。  

如此,师徒一行人进入了五庄观,观内却出来了两个童子。  

正是那清风明月。  

上前两步,道明来意,清风明月也告诉唐僧家师去了那玉虚宫讲道。  

如此,师徒几人便被清风明月请进了观内。  

没一会儿,清风明月便端上来了两个人参果。  

唐僧原本想要用餐,但是看到那人参果面目宛若婴儿,却是不敢动口,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