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墓中有蹊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边的尸俑立刻察觉到声音!马上停下了脚步!  

但诸葛连弩连地面都能破坏掉,哪里是它们能承受!  

在第一轮弩箭的攻击下,二十多个尸俑直接就被射穿了身体!  

而等到一轮弩箭过后,那尸俑的身体已经破碎不堪…  

墨绿的毒液,喷溅在墙壁上,冒起阵库青烟…  

最后那些尸俑和发现了林小仙,举着长矛聚过来。  

但这时第二轮弩箭再次发射了!  

一时间尸俑全都被拦下!  

箭矢和子弹一样射碎它们的身体。  

破碎的瓦片激射在走廊里到处都是!  

林小仙猛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诸葛连弩不愧是三国时期的大杀器,威力太大了!  

要知道在三国时期,诸葛连弩是用来防守城池的!  

接着,在林小仙发愣的目光中,弩箭一连发射了十次,等林小仙再低头看去,走廊里哪还有尸俑的影子,只剩下满地亙片和喷溅在墙上的毒液!  

二十多个尸俑,竟然尸骨无存!  

林小仙看着满地的残骸和瓦砾,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一放松了神经,才感觉到因为缺氧而导致的一阵阵头晕…  

但就在他刚要大口喘气的时候,林小仙的呼吸却猛地一窒!  

因为他突然发现那腐蚀墙壁的毒液正冒着青烟!  

“靠!”  

这绝对有毒啊!  

赶紧转身从墙壁上跳下来,瘫坐在地上让两只用力过度导致酸麻的腿快速恢复。  

而这时候,直播间所有人已经看呆了!  

这一幕,几平是在电光火石间完成的!  

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甚至有人都以为林小仙必死了!  

但就在这几秒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  

等回过神,直播间里立刻爆炸了!  

卧槽糟!卧槽!卧槽!!!重要的事,说三遍!门主NB!!  

不行,我要晕了!太刺激了!  

门主简直超神了!  

我先送“卧槽”为敬!  

厉害了我的门主!  

门主捂着口鼻干什么一时间,直播间的所有人,纷纷鬼吼鬼叫的眨眼间覆盖了屏幕。  

林小仙捂着口鼻,揉了揉酸麻的小腿,小心地靠近残骸。  

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俑,只见陶俑破碎后除了毒液,还有些零碎的骨骼散落在地…  

看到这一墓,林小仙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从角落取回火把,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看到林小仙转身离开,直播间的所有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林小仙也不急着解释,只是加紧脚步离开,直到远离这片残骸二三十米才终于松开手,拼命的大口呼吸起来…  

等到稍微平复了心跳,林小仙背靠着墙缓缓坐下来,对着镜头道;“刚才真的是万分凶险,差一点我就没机会反杀它们了。”  

“至干为什么捂住口皇…是因为那些毒液在空气里蒸发后,产生了一些毒气。”  

“虽然不知道毒性强度,但我不敢呼吸。另外我刚刚消耗了大量体力,有些晕眩。需要休息一下…”说着,林小仙丛背包取出水壶,小口喝了起来。  

直播间的所有人对于林小仙的疲惫也表示体谅,都耐心的等待着。  

休息了大概五分钟,林小仙稍黴恢复了体力,瞄了一眼走廊尽头,同时对着镜头说道:“现在我多少恢复了些体力。但现在我不敢过多停留在这,我不能确定那些毒气,会不会弥漫过来”  

“我要尽快返回二层!”  

林小仙一脸严肃。  

“至于那些尸俑…我也确实没想到曹操墓里会有种这么残忍的东西!”  

“我甚至都开始觉得这不是曹操墓!”边说着,林小仙重新站起来,举着火把朝楼梯的方向返回。  

而这时,直播间的所有人,对尸俑的疑惑更大了!  

门主,那些尸俑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们你看起来这么忌惮啊?  

前面问得好,我也想知道!  

门主,为什么说它们不是粽子??  

林小仙一边谨慎的往前走,一边心有余悸的道。  

“你们绝想不到的,我之所以说这东西残忍,是因为它的形成条件!”  

“这种东西,我也只在古书里见过…它的陶甲里是不化骨,内部浇灌毒液,再用陶甲保存。”  

“与其说它是粽子,倒不如说是蛊尸…”  

林小仙说到这,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似乎要吐出来一样…  

“这种东西的形成条件极其残酷,必须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往血管里灌入毒液。”  

“因为只有活人的血液才是流动的,才能带动毒液流遍全身…之后,被灌毒的人也就成了毒物…”  

“最后…再从头到脚覆盖上陶土…这样,也就形成了这种蛊尸!”  

一边说着,不知不觉林小仙已经来到楼梯口。  

举着火把小心地下了楼梯。  

“这种方法,般都是用来惩罚罪大恶极的犯人。我实在想象不到这些十兵到底做了什么,什么人非要用这种办法来毒杀他们!”  

“这也是我之前怀疑曹操墓的原因,曹操既然要求丧葬从简,又为什么会有这种陪葬品!”  

听林小仙说到这里,直播间的所有人都有些难以接受同时,也意识到了这座陵墓的危险程度!  

这也太惨了吧。死了还要给人守墓。  

这东西真不是兵马俑吗?  

看到直播间的疑问,林小仙叹了口气,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