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李君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回说到,林小仙凭着五帝钱成功走过了虫潮,将尸蟞甩在了身后,还看见了一扇巨大的石门!  

说回现在。  

林小仙仔细观察了四周,确认没有机关后,才警惕的来到石门前。  

他没急着开启石门,而是在门口周围小心观察起来…  

后退一步,控制镜头来到墙壁前,同时说道:“这是帝后合葬墓之前,用来陪葬的侧墓室。”  

想也知道,最重要的人一定是放在最安全的地方,通过盗洞过来肯定是最边缘的墓室。  

林小仙一边说着武则天和李治的谥号,一边将火把缓缓照过青砖上的碑文。  

这什么字?看不懂啊!  

人傻就要多读书,这是行书!  

道爷真博学,这要是我的话就抓瞎了。  

我摸金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牛逼!  

林小仙任他们去吹,继续解释:“这上面的碑文,明显是以武则天的口吻追封给他人的。”  

说着,缓缓念出了碑文——  

“贞观二十二年,时太白屡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传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壬辰…坐诛,籍没其家…照,二年,其家属诣阙称冤,乃追复其官爵,厚礼改葬…”  

念完碑文,林小仙感叹,“果然,这并不是武则天的墓。”  

“并且绝对是侧墓室,也就是为皇帝陪葬的,以求在皇帝死后继续为天子保驾护航。不过通常陪葬者都是战死的将军,或者甘愿殉葬的老将。但李唐没有让将领活祭的规矩,也没有史料记载哪位老将自愿殉葬了…”  

林小仙一句句解释着碑文上的意思,徐徐推倒。  

直播间的观众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  

果然,历史不好的干不了摸金!  

道爷难不成是考古学家?怎么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随便看到个碑文就能引经据典,分析的头头是道。给你跪了!  

照,就是武则天的自称。道爷说的一点不差!  

不是武则天的墓,那是谁的墓?!  

快进墓室!  

但林小仙却不着急。  

“切不可心急,弄清墓主人的身份,对盗墓也有帮助。”说着就开始在脑海中搜索。  

林小仙如今知识靠着系统的传输,可以说是博古通今,信手拈来。  

在又念了一遍碑文之后,他没思索多久,就灵光一闪,想起了什么。  

直播间里的时刻都在观察林小仙的表情,见他眼神一亮,马上就知道了林小仙绝对是想到了什么!  

我天!道爷好像想到了!  

卧槽!这是什么开展!  

来了来了!他带着B气走来了!!  

林小仙:“…”你们这帮起哄的可真是够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指着碑文说道:“之前是我想偏了,侧墓室的殉葬者不一定是活祭。也有可能是武则天死后,一同迁入乾陵的。”  

“‘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照,二年,追复官爵,厚礼改葬。’意思就是说,墓主人是死后被武则天改葬乾陵的。而且,因为‘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句传言,冤死的将领,确实有一位。就是小名唤作五娘子,为武则天而死的李君羡!”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君羡如此勇猛,强虏何足忧虑’,这句话所描述的,正是唐朝初年,一路跟随秦王李世民浴血奋战、逐鹿中原的唐朝名将‘李君羡’。”  

“李君羡作战勇猛不说,对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忠心耿耿,为唐朝的顺利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时,在唐朝民间曾广为流传着一本名为秘记的手抄本。但问题是随着几次“天降异象”,封建时期的人又普遍迷信,所以李世民就找“太史官”算了一卦。说来也巧,太史官算出来的‘女主昌’,恰好又跟这个谣言相吻合,这下事情可就闹大了。”  

“李世民找李淳风商量解决办法,而李君羡因乳名叫“五娘”而蒙冤,先是被贬官,后来更是以“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为借口杀害了李君羡。”  

“这个墓室,按碑文所说,应当就是李君羡的!”  

听到林小仙斩钉截铁的话,弹幕瞬间乱了套。  

666,道爷你这么NB,你家里人造吗?  

李君羡真心太惨了,就像是命中注定的替罪羊一样。  

啥都能对应上,除了死就没活路了。  

知识量真是专业的。就凭这知识量,我就路转粉了。  

林小仙感受着信仰值有上涨了一波,笑着点点头,接着往下走。  

“现在我可以断定,这墓室里的陈设,肯定是武将墓室的格局。不会有多少陪葬品。”说着,走到了那巨大的石门前。  

石门成左右两扇对称,两边各有一个门把手。  

道爷,这进不去吧,这门少说几百斤,说不定已经彻底封住了。  

对啊,道爷体力是不错,但这力气可就不一样了。  

林小仙没看这些唱衰的家伙。  

直接摸上了门把手。  

说道。  

“如果我没猜错,这是唐初最早期的气闭门。由于机关结构的关系,门内部有助推器,想打开石门,成年男性的力气就足够了。这应该是出自鲁班后裔,公输家之手。”  

说到这里,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厉声道,“而危险的是,石门会自动关闭!一旦石门关闭,门上的机关就会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