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雨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后的第四局里面,两队各有一人出垒,均未形成得分。  

五局上半智辩进攻的时候,监督中谷仁亲自指示场上球员打击,让他们使用狙击外角球的挥法。  

这一局,白山被打了4支短程安打,失掉1分。  

幸好西野哲察觉及时,在满垒的情形下调整球种配比,引导松叶立新三振打者结束了半局。  

五局下半白山进攻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  

在甲子园这种露天球场看比赛,雨具是必备的,于是现场观众纷纷穿上了雨衣。  

雨势不大。  

比赛继续进行。  

不过雨战对两队球员还是有所影响。  

五局下半和六局上半尽是凡打,唯有智辩打者选到一次四坏保送出垒。  

带着“智辩和歌山1比2白山”的比分,比赛进入六局下半,击球顺序从四番轮起。  

甲子园球场广播:“六局下半,白山高中的进攻,上场的打者是,四棒,捕手,西野君。”  

“四棒,捕手,西野君。”  

走入打击区准备好,西野哲举棒待球,猜测智辩投捕的配球。  

“这次给出的第一球会不会还是好球。”  

“有可能。”  

“这天气,坏球走在前面,只会越来越难投。”  

“要是进来了,我就试一试。”  

西野哲的注意力逐渐凝聚在投手丘上面。  

球飞了过来。  

出手稍微有些高,第一反应看上去,蛮接近好球区的上方。  

路线干净平稳,直球可能性最大。  

本垒正上方高位的模糊地带。  

好坏难以区分。  

虽说这个高度的直球可以做攻击,但这样进垒的位置,向来是钓挥空的重灾区。  

球数余裕情况下,西野哲放了过去。  

“啪!”  

“坏球!”  

西野哲心想果然,重新举起了球棒。  

投手丘上面。  

智辩投手池田阳佑抬起脚,前踏摆臂,右手掷出球。  

球来得快速。  

眼前。  

只觉球影逼近。  

与上一球几乎路径相同,低了几分,外了几分。  

西野哲要了这球。  

踩地。  

引棒。  

转身。  

当球飞临自己身前的时候,西野哲扯动球棒加速,全力挥出。  

球快人也快。  

“锵!”  

球被一棒打中,冲天而起。  

从内野一晃而过,然后在外野上空爬升,朝着百米之外飞去。  

“嚯~”  

现场两万多名观众冒着雨水齐齐抬头。  

整齐的场景蔚为壮观。  

“首球!”  

“打到了!”  

“飞起很高!”  

“中坚手一直往后退。”  

智辩中坚手盯着空中的球退了一阵,然后退无可退,后背贴到了球场围墙的软垫。  

“中坚手退到了最后一步!”  

“这球会出去吗~”  

“本垒…”  

解说员看了中外野手的动作,正想喊成是球过了判定栏杆。  

结果球落入了手套。  

“啊!”  

“等等!”  

“是中外野飞球接杀!”  

“还差一点点距离就是本垒打。”  

“智辩选手接到了球。”  

“白山高中四棒西野出局。”  

“从慢镜头来看,打者击球掌握得很好了,可惜,最后差了那么一些。”  

场内。  

看到队友稳稳完成接杀后,池田阳佑在投手丘上舒了口气。  

刚才他直球投到140公里,质量已经相当好了,还险些被扛出一支,心里庆幸这回压制住了打者。  

接下来。  

虽然由于场地湿滑令白山五棒内野安打出垒,但智辩防守稳当地拿下了后续两名打者。  

第七局上半,智辩和歌山进攻,新一轮中心打线上场。  

首位打者是智辩第二棒。  

几球后。  

“四坏球!”  

“打者出垒!”  

上一局和现在,松叶立新都发生要好球时投不进来状况。  

下雨之后,天气更冷了。  

两队相继出现的一些失误也在情理之中。  

西野哲向主审申请投捕短暂停,走上了投手丘,把擦干净泥水的球放进松叶立新的手套里。  

“待会投外一点吧。”  

下雨天控球失稳难免,考虑到触身球的风险,西野哲调了调配球。  

无人出局一垒有人。  

打者三棒黑川史阳。  

第一球。  

下坠的指叉。  

挥棒落空。  

手套摁住蹭到地面的球,西野哲拿了起来,交给身后的主审,换了一颗球,又用裤腿擦了擦。  

传球上去给松叶立新后,西野哲蹲下来,想着第二球配什么。  

“嗯?!”  

突然感觉手背凉意变大。  

然后不待反应。  

“啪啪啪!”  

大量雨点从天而降。  

“哇!”  

“下大雨了!”  

“快跑!”  

白山球员们愣神看向裁判,见到比赛暂停的手势,立即一窝蜂冲回休息席里面避雨。  

离得近的人还好,外野的人跑回来时淋了个落汤鸡。  

比赛中断。  

换好衣服的两队球员待在休息席里等。  

球场控制室里。  

大会组委的工作人员与裁判组正在商量如何处理本场比赛。  

目前比赛进行到第七局上半,比分为智辩和歌山1比2白山,白山高中暂时领先一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