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胜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审裁判右手指向投手丘。  

一颗直球随即投来,从打者手肘高度进垒,落往外侧。  

漆黑涂装的金属棒同时挥过。  

“锵!”  

被蹭中底部的棒球飞向后方,上了观众看台。  

成泽巧马从捕手席起身,这球原本他和石川昂弥打算钓一垒跑者盗垒。要是阻杀三出局,马上就可以赢,犯不着跟对方拼。  

石川昂弥目的是不保送啃下第三个出局数,如果能抓到跑者直接结束比赛,当然是最好的。  

现在西野哲挥得坚决,那石川昂弥也不客气,第二球又直塞好球区。  

“外角高!”  

西野哲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  

整个过程中,没耐得下心去观察球路,而是立即驱使自己的身体完成挥棒动作。  

“噌!”  

刺耳的撞击声中,棒球飞上了后方看台。  

第一球和第二球都形成了算做好球数的界外球,只要再出现一个好球数,这个打席就会告终。  

向主审要了暂缓,西野哲退出打击区,深呼吸两下,冷静冷静,然后重新走进去。  

“呀撒!”  

吼完一声,双手举棒。  

然而两好球在手的东邦投捕不着急了。  

捕手成泽巧马蹲去另一边的左打击区后面,看样子似乎要给一颗偏离很多的坏球。  

其他人可以信,西野哲必须全神贯注地盯。  

球飞过来,确实是一颗偏离半米的坏球,于是棒子没有挥出。  

就在人们还在回想这颗坏球是什么企图的时候。  

第四球突然投出。  

奔向外角低。  

又快又急。  

短短的瞬间,未能跟上球路,西野哲只好俯身伸棒破坏。  

“当!”  

球砸到一垒侧界外空地。  

“哦哦哦哦哦哦~~~”现场一阵惊呼,人们才反应过来,东邦投捕差点成功突然投进第三颗好球,得亏打者反应及时。  

第五球间隔久了一点。  

来球带着纵向下坠。  

西野哲向后引棒,然后用力一扫,球棒的在预设位置敲中来球,然而时机没切合。  

“锵!”  

球在白山三垒跑垒指导面前落地。  

球数仍然不变,1坏2好。  

接着第六球,西野哲打中了投来外角高的直球,只可惜用力过猛,过左外野杆出界。  

这发界外本垒打令成泽巧马和石川昂弥出了一身冷汗,成泽巧马喊暂停走上去,拖了些时间给石川昂弥歇一歇。  

此后第七球。  

球从打者腰带的高度继续下坠。  

“锵!”  

然后第八球。  

“啪!”  

“坏球!”  

第九球偏出外角低。  

“啪!”  

“坏球!”  

“哦哦哦哦哦哦~”现场再起阵阵呼声与掌声。投捕与打者一来一回博弈,填满了3坏2好的球数,整个过程既紧张又刺激。  

场上的球员们疲惫不堪。  

西野哲退出打击区平复起伏的胸膛。成泽巧马要了球先不传。石川昂弥在投手丘上取下帽子抬手擦汗。  

吹来的冷风也带走不完他们多出散发的热量。  

“延长十一局下,两出局,一垒,现在来到了满球数,东邦Ace与白山四棒的对决,胜负的一球,会是谁先拿到?”  

“石川?”  

“西野?”  

“第十球出来了!”  

“直球!!!”  

“唔…飞得很高,上了看台,界外球。”  

球迷观众们实在是难以预料,比赛最后会发展成如此状况,竟然这一个关键打席缠斗了双位数的球。  

作为旁观者,他们也分不清现在是谁在优势一方。打者跟了那么多球,投手也做到了没有丢安打。  

观众们凭直觉来讲,情况对西野哲不太有利,因为很少见他一个打席出现这么多球,以往多数在满球数前就完成打席。  

这个时候看的人也变得目不转睛,生怕漏掉了每一颗投出的球。  

第十一球。  

投手丘上,石川昂弥投球了。  

他的左脚一大步跨出去,身体压下,肩膀带动手臂挥出。  

手臂被挥到最后的时候,棒球也被投了过来。  

棒球快速飞来。  

在西野哲的视角里,这球足够快,球速约莫有140公里往上。  

“直球!”  

直球的旋转通常并不具备在飞行中大幅度变化的能力,是用来稳定球路,让球的飞行在空中受到更少影响。  

判断这球的进垒点。  

会是好球区内。  

在判断出之后,西野哲向后引棒,重心稍稍往右侧一偏,右腿发力,带动身体前移。  

左脚踩下。  

抵住。  

腰部肩膀两臂同步旋转,力量与转动速度传导上来。  

“能打中!”  

“给我打中啊!!!!!!!!”  

西野哲眼睛死死盯着身前空中的球。  

双手持握球棒。  

朝来球预设进垒位置。  

用力挥去。  

然而这一瞬,高速相对移动的球与棒,未能再一次产生撞击音。  

球在棒体之上堪堪飞过,窜入后方张开的手套。  

“啪!”  

最后形成敦实的接球声。  

在听到了这个声音的瞬间,看见球棒挥空之后主审的动作,人们很快明白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最后是内角高直球!”  

“挥棒落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