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全能型打者(2/2)
们怎么敢把球扔进好球区,还妄想制造三振或凡打。
这个逻辑根深蒂固,现实却是另一番场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高中棒球从甲子园到地方大会,出现的非战术的故意四坏球保送越来越少。
在社交媒体和素质教育的环境成长起来,新生代高中棒球球员里个人主义盛行,思维没有过分固化。
真真正正去看一届地方大会,就会发现,弱队弱投手面对强队强打者,照样往好球区里投。
被轰,被打,一样继续投好球,只不过会躲闪一点。
例如星稜高中队长竹谷理央破纪录的石川大会决赛4支本垒打。
按照人们以往的逻辑,早就应该故意四坏球保送他去一垒才对,但现实就是对手整场比赛都没放弃争取竹谷理央的出局数。
西野哲的情况也类似,或者说,现在日本高中棒球的风气就是如此。
在每一个打席,西野哲看到的球不可能全部是明显的坏球,哪怕躲闪一点也总会有边角球投进来。
夏天时,他一般是放过去,凭主审的好球区选四坏球上垒。
在U18得到指导后,棒子跟过去,争取把球打中。
U18集训的时候,西野哲获得了亚青赛的最佳9人,回来之后打击实力更加精进。
可以从数据上看出,西野哲的四坏球上垒大幅较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垒安打和凡打出局。
以稍微降低一点点打率和个人本垒打数据为代价,击出更多引领球队打线的适时得点安打。
尽管压了自己的挥击,他还是打出了绝佳的成绩,10打数7安打,打率7成,三重县第一。
打击越来越全面的西野哲已经成为了球队里安定感十足的四棒。
白山休息席里。
看到场上己方的进攻差不多要终结,西野哲开始穿戴起捕手护具,站起来等着。
过了一会儿。
“三出局!”
“攻守交换!”ωωω.999xs.co\
六局上半,仅有六棒伊波田太以一垒安打出垒,白山的进攻四上三下。
这个逻辑根深蒂固,现实却是另一番场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高中棒球从甲子园到地方大会,出现的非战术的故意四坏球保送越来越少。
在社交媒体和素质教育的环境成长起来,新生代高中棒球球员里个人主义盛行,思维没有过分固化。
真真正正去看一届地方大会,就会发现,弱队弱投手面对强队强打者,照样往好球区里投。
被轰,被打,一样继续投好球,只不过会躲闪一点。
例如星稜高中队长竹谷理央破纪录的石川大会决赛4支本垒打。
按照人们以往的逻辑,早就应该故意四坏球保送他去一垒才对,但现实就是对手整场比赛都没放弃争取竹谷理央的出局数。
西野哲的情况也类似,或者说,现在日本高中棒球的风气就是如此。
在每一个打席,西野哲看到的球不可能全部是明显的坏球,哪怕躲闪一点也总会有边角球投进来。
夏天时,他一般是放过去,凭主审的好球区选四坏球上垒。
在U18得到指导后,棒子跟过去,争取把球打中。
U18集训的时候,西野哲获得了亚青赛的最佳9人,回来之后打击实力更加精进。
可以从数据上看出,西野哲的四坏球上垒大幅较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垒安打和凡打出局。
以稍微降低一点点打率和个人本垒打数据为代价,击出更多引领球队打线的适时得点安打。
尽管压了自己的挥击,他还是打出了绝佳的成绩,10打数7安打,打率7成,三重县第一。
打击越来越全面的西野哲已经成为了球队里安定感十足的四棒。
白山休息席里。
看到场上己方的进攻差不多要终结,西野哲开始穿戴起捕手护具,站起来等着。
过了一会儿。
“三出局!”
“攻守交换!”ωωω.999xs.co\
六局上半,仅有六棒伊波田太以一垒安打出垒,白山的进攻四上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