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前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被根尾那小子敲出安打,有点不爽啊。”  

投手丘上,瞅见根尾昂笑得开心,田中诚也利用自己左投的站位,先给他来了2颗牵制球。  

根尾昂颇为狼狈地扑回去。  

这个时候,高中代表队的教练团给场上打击区里的西野哲下了指示,要求他与根尾昂配合打带跑。  

如果战术成功,可以获得一三垒有人的机会。  

“了解。”  

西野哲向着休息席点头。  

第一球和第二球是偏高坏球,西野哲接连目送。  

第三球投进了好球区,削到内角高。  

“嗒!”  

棒球被碰到了后面,界外球。  

“看来挥棒时机还要再调。”西野哲回到右打击区站好,等着下一球。  

内角高离打者眼睛最近,视觉速度感会快很多,击球时挥棒节奏不好抓。  

要么是挥快打不好,要么就是干脆挥不出去。  

一垒处,垒指吉田辉星突然喊道:“根尾,回来!”  

令人猝不及防地,田中诚也又从投手丘牵制一垒,根尾昂扑回去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多次被牵制,加上田中诚也是左投面向一垒,根尾昂只好保持安全的离垒距离。  

在投手丘压制跑者后,田中诚也看向本垒区,投球出去。  

同步地,西野哲挥棒了。  

“嗒!”  

打中球之后,西野哲立马甩掉球棒,头也不抬地冲向一垒。  

这球他打出去的路线不好,是三游防区的正面球。  

好在球是被向下打的,砸地反弹的滚动为跑垒争取到了时间。  

但是两个人至少会有一个人逃不掉,甚至会被双杀。  

大学代表队游击手一把拦到球,首先转身传给二垒手,配合队友封杀了根尾昂。  

“出局!”  

抓到根尾昂出局,二垒手马不停蹄地甩手传球向一垒。  

一垒处上演跑传攻防。  

奋力疾跑的西野哲一脚踩到垒包,随后飞行中的棒球撞进一垒手手套。  

西野哲快了零点几秒,安全上到一垒。  

跑过垒包后,西野哲折回去踩着垒,一边取下打击护具,一边朝出局的根尾昂做了个“我也想不到这样”的表情。  

虽然没能把原来一垒的跑者送去二垒,但比打带跑战术彻底失败好一点,起码没有双双出局。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次一换一,都是高中代表队亏。  

后一个上来的蛭间拓哉敲出二垒滚地球出局,高中代表队第二局的进攻结束。  

想着打线几乎白给就只能靠自己,市川悠太在第二局下半投出了状态,三上三下守住无失分。  

比赛进入第三局,大学代表队更换上中继投手,换成国学院大学的清水升,0失分吃掉了上半局。  

三局下半局时,市川悠太投球渐入佳境,再次无失分投完一局。  

随后的四局上半,高中代表队的进攻从二棒到四棒,3人连续出局。  

第一局过后的这段时间里,高中队的防守渐渐稳固,好几局都没有被打出得分机会。  

攻守交换,轮到高中队防守。  

“呀撒!”  

“到我们守备了!”  

“先守住再拿分!”  

上场的时候,高中队的球员精神奕奕士气高昂,互相鼓励着从休息席里走出去。  

一垒侧。  

大学队休息席前。  

几位准备轮到上场打击的球员看到后辈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不怀好意地讨论起来。  

“哎,你说他们会不会觉得,现在五五开是真实的对抗?”  

“会吗?不是说好不放水吗?你放了?”  

“你没放?”  

“啊?你也放了?”  

这类比赛是给u18代表队出征亚青赛壮行的,以前也打过很多次。  

一些大学代表球员的实力对于职棒球团都可以算做即战力,因此壮行比赛一直都是大学队赢。  

让这帮打过甲子园的高中生们收一收傲气就好,大学球员们都知道合适的分差应该保持在哪个范围。  

不过现在看高中队球员的样子,大学队球员觉得似乎还不太够。  

此时球场广播放出了球员更换的通知,高中代表队派上出身浦和学院的渡边勇太郎。  

先发的市川悠太手肘包上冰袋在场下休息。  

和西野哲一样趴在栏杆软垫上,市川悠太问道:“小哲,渡边状态还行吧,要是像我一开局不稳,就惨了。”  

“唔,应该可以。”  

“渡边前辈投得最好的就是直球,今天他的直球投出来品质还不错,尾劲也出来了…”  

西野哲话还没说完,场上渡边勇太郎就投出了登板上去的第一球。  

一颗想投到高位却掉得有点多的直球。  

“嗒!”  

进垒的棒球被打者猛地抽中,瞬间应声而起。  

“啊咧?”  

西野哲张了张嘴,懵了一下后,抬起头看向左外野。  

腾空而起的棒球一直在飞行着。  

左外野草坪上,蛭间拓哉仰头看着球向后退,直到撞到了围墙的软垫。  

蛭间拓哉身为左外野手,退到这里就意味着什么也做不了了。  

数秒后,棒球落入他身后的外野看台。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球飞进了看台!”  

“本垒打——!!!”  

看台上欢声四起,高中代表队休息席内却是一片呆滞,球员们半张着嘴说不出话。  

吉田辉星、西野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