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视为对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年级队这边。  

西野哲他们也听到了前辈们的怒吼声,都觉得有点诧异。  

“前辈们好像干劲很足啊......”,辰己辉明说道,今天他担任的是右外野手的位置,在比赛中暂时没有受到太大的考验。  

但辰己辉明并不认为前辈们的打击应付起来就很容易,实际上他看到内野的守备并不轻松。  

前辈们不仅在体格上普遍比他们一年级大一圈,比赛经验也比他们丰富得多。  

就打击而言,前辈们打击力量更强,击出的球速度更快,他们必须时刻留意前辈们打击过来的强袭球,不然就会形成穿越内野的安打。  

这也是为什么一下来后,平时比较活跃的野手们都不怎么说话了,因为一直紧绷着精神实在是太累了。  

这时,广播里传来的声音也提醒他们该上场打击了。  

“四局上半,一年级的进攻。”  

“打者是二棒,游击手,田村君。”  

一年级队的球员也纷纷出声鼓励队友。  

“加油啊,田村桑!”  

“尚彦君,干巴爹!”  

“争取拿下一支安打啊!”  

伴随着队友的声援上场,田村尚彦也暗暗鼓励自己。西野哲已经为他们队拿下一分了,而其他人却还没有打出过安打。  

作为棒球部直升的球员,田村尚彦怎么甘心让西野哲专美于前。  

然而,站在打击区的田村尚彦却发现前辈们的气势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西野哲在休息席里面时刻注意着场上局势,他也发现了前辈们对比赛的专注程度与前几局相比大大提高了。  

发生了什么吗?是辻前辈做了调整吗?西野哲只能在心里猜着。  

西野哲不知道的是,虽然这场比赛的性质仍然是部内的训练赛,但高年级队的前辈们已经开始把他们低年级队视为一个真正的对手了。  

在棒球赛场上,没有前辈与后辈的关系。哪怕是面对前辈,后辈也会把球狠狠轰出去,哪怕是与后辈交手,前辈也会把后辈死死压制在打击区现在,白山高中棒球场上的两队少年。  

相互间只是对手。  

那么就只能全力争胜!  

一年级队想赢,那么就在九局里打败他们吧。此时高年级队的球员们大多抱着这个想法。从这一局开始,高年级队把一年级队看作是正式比赛里的对手,不会再有一丝轻敌了。  

“嗯,这帮小子还是会自己思考问题的啊。”  

察觉到高年级队球员们的变化,东拓司监督十分欣慰,不满之意也消退了很多。虽然高年级队球员迷茫的心态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过来,但起码在这场比赛,他们还是懂得自我调整的。  

作为主审,东拓司可以很好地观察场上球员的比赛状态,并且默默地记在心里。看到守备球员和打者田村尚彦都准备好了,他便示意投球开始。  

然而,随着山本朔矢前辈一球一球地投出来,高年级队向西野哲他们展示了高中棒球先发选手的棒球水平。  

一年级队的第一位打者,二棒田村尚彦很快就出局了。在辻宏树高低位拉扯的配球下,田村尚彦对一颗高位的坏球出手,打成了外野高飞球被接杀出局。  

紧接着。  

第二位打者,三棒大石令玉没有成功把低位球捞打起来,击出了二三垒间的滚地球,被游击手石田健二郎前辈阶段,传一垒封杀出局。  

而第三位打者......  

四棒伊波田太则是被一颗滑球引诱,空挥三振出局。  

三上三下。  

没有任何的守备失误。  

或者说,以他们一年级现在的打击水平,还不足以压迫高年级队出现守备失误。  

“这......”  

看着伊波田太垂头丧气地走下打击区,场下站着的西野哲皱起了眉头,这种快节奏的攻防转换对他们一年级队来说可是相当不利的。  

打击和守备是相辅相成的。  

打击不利的话,守备起来也会十分困难。像他们一年级队这样干脆利落的三上三下,连消耗对方投手球数的目的都做不到。  

刚坐下来还没休息几分钟就要上场守备,对于守备球员来说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持续投球的投手。  

而且己方打击毫无建树也会给投手增添压力,处于一直不能失分的神经高度紧绷状态,很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要么不被安打,一被安打投手就完全崩溃以至于被击出连续安打,造成连续的失分。  

......怎么办?西野哲拼命地思考对策。  

但比赛继续进行着,西野哲觉得自己还是先想着怎么撑过四局下半吧,因为又要轮到高年级队的上位打线了。  

攻守交换。  

高年级那侧的休息席里。  

辻宏树正在对准备上场的打者布置道。  

“等下打击的时候,看仔细点,把球放进来再打!还有,给我选准直球来打,变化球没把握的都拉到界外!明白了没有?”  

必然会在本局上场的一、二、三棒打者,栗山翔伍、市川京太郎和有森紫苑都认真地听着。  

“还有,”辻宏树继续说道,“有跑者在垒包的时候,可以视出局数自己判断是否要触击推进垒包,选择触击就一定要果断,不要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栗山翔伍三个都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明白了。他们也知道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先把比分扳平,让两队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副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