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守备默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比分:1:3  

五局上半,二军的进攻。  

一上来,很快被初中部拿到了两个出局数,二军的第一位打者和第二位打者被轻松解决,一个被三振,一个被外野手接杀,都没能打出安打上垒。  

两出局无人在垒。  

下一位打者。  

九棒,投手,西野和哉。  

西野和哉提着金属球棒走上左打击区,先是站着扶正了下头盔,转了几圈球棒,然后举起球棒盯着投手丘上的板口俊哉。  

“Palyball!”  

结果......  

“啪!”  

“好球!三好球!打者出局!”  

“三出局!攻守交换!”  

被三球三振的西野和哉尴尬地笑了笑,提着球棒无奈下场。相比于打击,西野和哉几乎把所有训练时间都放在投球练习上了。所以三球里西野和哉都是出棒,随缘打击,打到就是赚到。  

这一局,三上三下,二军没有得分。  

比赛继续。  

五局下半,初中部的进攻。  

首位打者。  

初中部三棒,中外野手,阪口圭。  

过了几球后。  

“锵!”  

棒球被打到中外野的草地上,初中部三棒阪口圭顺利跑上了一垒。  

一次一垒安打。  

“飘亮的打击!”  

“可以啊!阪口桑!”  

“再来一发安打吧!”  

首位打者就上垒,投手丘上的西野和哉也对自己刚才的投球不满。已经是2好球1坏球的局面下,被阪口圭抓到了一颗稍有点好打的直球,差点被跳起来的二垒手大石令玉拦截到,险而有险地打成越过内野的一垒安打。  

“可恶啊,没投好。”西野和哉似乎对手上的棒球不太适应,没有控制好球的进垒点,造成这颗好球区内的直球比较好打。  

无人出局,一垒有人。  

得分的大好机会。  

下一位打者四棒,捕手,冈田真规!  

又是一次开展进攻的大好机会,作为球队的主力打者,冈田真规可不想错过这次好机会,所以一上打击区,他就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棒球出手。  

首球。  

外角直球。  

“咻——”  

“啪!”  

“好球!”  

球数1好球0坏球。  

第二球。  

外角滑球。  

“咻——”  

“啪!”  

“坏球!”  

棒球进垒时掉到了好球区之外。  

球数1好球1坏球。  

第三球。  

高位曲球。  

“锵嗒!”  

棒球被拉到界外,砸在地上。  

“界外!好球!”裁判判定。  

球数2好球1坏球。  

第四球。  

高位直球。  

“咻——”  

“啪!”  

“坏球!”  

这球被打者冈田真规判断正确,是一颗诱骗打者出棒的坏球。冈田真规按捺住了出棒的冲动,看着这球被西野哲接住。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2好球2坏球了。  

同为捕手的冈田真规有种强烈的预感,下一球西野哲很有可能配一颗好球。所以他悄悄调整了下姿势,改变了握棒的长度,决定下一球大胆挥棒。  

果然,冈田真规观察到西野哲打出配球的暗号后,投手丘上的西野和哉慎重地点了点头,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节奏。  

紧接着。  

猛地向前踏出。  

西野和哉毫不犹豫地投出了手中的棒球!  

“咻——”  

来了!  

果然是好球!  

紧盯着西野和哉投球动作的冈田真规心里一喜,从投手的出球点和球路,他下意识判断这颗球会落在好球区中间。  

果断挥棒!  

摆动的身体带动着手臂挥出强有力的一击!  

“锵!”  

然而。  

不好!  

球路变低了。  

球棒与棒球相撞所传来的触感让冈田真规知道这球他上当了。  

低位的曲球!  

棒球进垒时下坠的弧度让他抓不到球心,只能打到球的上半部分。但是全力调整的冈田真规用最大的力气挥棒,被击中的棒球“嗒”地一声砸在内野土地上,余速不减,急速弹向了二垒垒包和三垒垒包之间的方向。  

二三垒间的高速滚地球!  

还有机会!  

看到球弹出去的速度这么快,全速跑向一垒的冈田真规暗道。他觉得这球可以穿越内野手的防线。  

“啪!”  

一道飞扑的身影用手套拦下了棒球!  

侧身摔在泥土上的二军游击手田村尚彦,连忙爬起来,拿出牢牢拦截在手套里的棒球甩向了二垒垒包上空。  

而在二垒垒包上,早有准备的二军二垒手大石令玉已经从守备位置跑过来了,正站在二垒垒包上等着。  

哟西!  

“啪!”  

踩着垒包的二垒手大石令玉稳稳地接到传过来的棒球,跳一步躲开滑垒过来的初中部跑者阪口圭。  

一甩手!  

球比人快!  

赶在拼命扑垒的冈田真规触碰到一垒垒包前。  

“啪!”  

棒球稳稳飞进了手套里,完全伸展身体,几乎成了劈叉姿势的二军一垒手近田翔悟高举手套,向裁判示意。  

两位垒审先后做出了同样的手势,右手握拳举在胸前。  

“OUT——!!!”  

初中部的跑者冈田真规和阪口圭只能吃了一脸尘无奈出局。  

“飘亮的守备!”  

“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