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赎罪(2/3)
之中,任人宰割。
除了步惊云之外,其他夜叉也在这个时候出手,黑剑撩起之时,便有人头落地。
……
京城,一匹快马从东直门疾驰而入。
守门的武卒看到那马背上的杏黄旗,立刻呵斥周围军民让路,随即打开中门。
马匹之上,一名驿卒一手紧握马缰,另一只手上掌着一道皇封卷轴,直刺刺的冲进东直门。
人马未歇息,一路来到承天门外。
驿卒翻身下马,快步朝着承天门跑去,边跑边喊:“天津卫急报!”
来到承天门外的时候,有守卫拦住那驿卒的去路,开口道:“急报从何而来?”
“天津卫,兵仗司!”
那人来到守卫面前,高高举起手中的皇封卷轴,高声道。
兵仗司……
以前听到这三个字,估计感觉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现在听到这三个字,守卫的校尉浑身都一哆嗦。
月余之前。皇城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还在眼前,而让各方面都震惊的,莫过于兵仗司展现出来的那些新式火器。
现在的兵仗司,不论在皇帝心目中,还是在百官心中,那分量都是极重的。
就连九边的掌军大帅,对上那按理说只有正五品的兵仗司总管,都得点头哈腰!
“开行!”
校尉简单的检查了一下驿卒,随即立刻让手下打开侧门。
而当侧门刚刚开启的时候,一名锦衣小太监也疾步走了出来,看到那捧着皇封的驿卒之后,立刻上前。
“快,陛下已等候多时,随咱家来!”
传旨太监领着驿卒,快步走入承天门,一路走过龙道,直接来到奉天殿前。
“公公,这……”
眼见那太监还要往前走,驿卒有些迟疑了。
他家祖上好几代都是驿卒,就连九边沦陷,藩王造反这样的事情都传递过。
可没听说过还有驿卒能进金銮殿的!
看着传旨公公的架势,根本就没有想要替他接过手中皇封急报的意思。
“陛下有旨,着你进殿面君!”
传旨太监看了一眼停步不前的驿卒,随即低声说道。
“啊?!”
驿卒瞪大眼睛,完全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啊什么啊,难道还要陛下亲自出来请伱不成?”
传旨太监本身就有些急切,此刻看着犹豫的驿卒,没好气的低声呵斥道。
“不敢不敢……”
驿卒连连摇头,随即紧走几步,跟上了传旨太监的脚步。
好在,那传旨太监上了台阶之后,并没有朝着奉天殿走去,只是来到一处偏殿。
看到是偏殿,那驿卒这才松了口气。
在他的眼中,偏殿怎么的也不可能如正殿那般高高在上。
可是他却不明白的是,自从前朝太祖皇帝开始,天下做官的,挤破脑袋都想要进入这偏殿之中。
奉天殿是朝臣正殿不假,可能进入这偏殿的,才正儿八经是中枢重臣和皇帝心腹。
“启禀陛下,天津卫兵仗司驿卒殿外候旨。”
传旨太监来到偏殿外,并没有立刻推门进去,而是凑到门缝前,轻声的说道。
偏殿内,门口当值的太监听到这话,转身躬腰快步从一侧走到九龙台阶下。
“禀陛下,人已到了殿外。”
随着这值守太监的话落下,在场的众人都猛地看了过来。
江玉燕点了点头,一旁站立的邀月挥了挥手。
小太监弯腰后撤九步,这才转身快步来到大门处,于另外一名小太监,缓缓将偏殿的侧门打开。
当然是侧门了,难不成还让新皇开中门迎接一个驿卒?
随着侧门开启,那驿卒低着头,心里七上八下的迈进偏殿当中。
也不知道是因为门槛太高还是心里紧张,这驿卒进入偏殿的时候,一个趔趄。
也幸亏一旁值守太监眼疾手快,不然这第一次进入皇帝的视线就来个狗啃屎,那乐子可就大了。
“启禀陛下,兵仗司总管大人派遣小人传话,三十六艘巨舰已有雏形……”
说着,驿卒将手中皇封绢帛双手举过头顶。
怜星快步走下来,从那驿卒手上接过绢帛,随即快速回到江玉燕的身边,将绢帛递了过去。
绢帛缓缓展开,上面描绘着一艘精密复杂的巨大船只。
虽然在这绢帛上,看不出其雄伟,但是光看那轮廓,就让人心旷神怡。
而这些,就是赵御离开京城的时候,委托阿发兵仗司研制的东西。
新朝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却也不是取之不竭的。
而赵御明白,这个时候海运就是最大的聚宝盆,只要海运开通,沿海直运河沿途,经济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当然,赵御的海运,和当初永乐年间郑大人西下宣扬中土天朝的伟岸不同。
当年郑大人下西洋,几乎是走了一路,送了一路。
几十条商船上面的绢帛瓷器和茶叶等稀罕物,差不多有一大半都是白送出去的。
这与赵御的理念完全相悖。他的心思,就是想要用最少的代价,换回来最丰厚的报酬。
之前当赵御看到那些外夷商贾送到奉天殿上的烟土之后,就明白这事情不能再拖了。
那人撞在自己枪口上,自己收拾了他。只是谁能保证,一旦海运开启,会不会有人继续冒着杀头的危险,将那玩意走私进来?
江玉燕看过之后,将绢帛递了下去。
张维看了几眼,只是觉得看上去还不错,至于其中的门道,他也说不清楚。
毕竟对于他这个首辅来说,怎么将贵胄手中的土地忽悠过来,才是正经事。
绢帛传到兵部尚书的手中,那家伙看了几眼之后,就点出其中的弊端。
只是这家伙也是个老油子,看得出来皇帝
除了步惊云之外,其他夜叉也在这个时候出手,黑剑撩起之时,便有人头落地。
……
京城,一匹快马从东直门疾驰而入。
守门的武卒看到那马背上的杏黄旗,立刻呵斥周围军民让路,随即打开中门。
马匹之上,一名驿卒一手紧握马缰,另一只手上掌着一道皇封卷轴,直刺刺的冲进东直门。
人马未歇息,一路来到承天门外。
驿卒翻身下马,快步朝着承天门跑去,边跑边喊:“天津卫急报!”
来到承天门外的时候,有守卫拦住那驿卒的去路,开口道:“急报从何而来?”
“天津卫,兵仗司!”
那人来到守卫面前,高高举起手中的皇封卷轴,高声道。
兵仗司……
以前听到这三个字,估计感觉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现在听到这三个字,守卫的校尉浑身都一哆嗦。
月余之前。皇城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还在眼前,而让各方面都震惊的,莫过于兵仗司展现出来的那些新式火器。
现在的兵仗司,不论在皇帝心目中,还是在百官心中,那分量都是极重的。
就连九边的掌军大帅,对上那按理说只有正五品的兵仗司总管,都得点头哈腰!
“开行!”
校尉简单的检查了一下驿卒,随即立刻让手下打开侧门。
而当侧门刚刚开启的时候,一名锦衣小太监也疾步走了出来,看到那捧着皇封的驿卒之后,立刻上前。
“快,陛下已等候多时,随咱家来!”
传旨太监领着驿卒,快步走入承天门,一路走过龙道,直接来到奉天殿前。
“公公,这……”
眼见那太监还要往前走,驿卒有些迟疑了。
他家祖上好几代都是驿卒,就连九边沦陷,藩王造反这样的事情都传递过。
可没听说过还有驿卒能进金銮殿的!
看着传旨公公的架势,根本就没有想要替他接过手中皇封急报的意思。
“陛下有旨,着你进殿面君!”
传旨太监看了一眼停步不前的驿卒,随即低声说道。
“啊?!”
驿卒瞪大眼睛,完全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啊什么啊,难道还要陛下亲自出来请伱不成?”
传旨太监本身就有些急切,此刻看着犹豫的驿卒,没好气的低声呵斥道。
“不敢不敢……”
驿卒连连摇头,随即紧走几步,跟上了传旨太监的脚步。
好在,那传旨太监上了台阶之后,并没有朝着奉天殿走去,只是来到一处偏殿。
看到是偏殿,那驿卒这才松了口气。
在他的眼中,偏殿怎么的也不可能如正殿那般高高在上。
可是他却不明白的是,自从前朝太祖皇帝开始,天下做官的,挤破脑袋都想要进入这偏殿之中。
奉天殿是朝臣正殿不假,可能进入这偏殿的,才正儿八经是中枢重臣和皇帝心腹。
“启禀陛下,天津卫兵仗司驿卒殿外候旨。”
传旨太监来到偏殿外,并没有立刻推门进去,而是凑到门缝前,轻声的说道。
偏殿内,门口当值的太监听到这话,转身躬腰快步从一侧走到九龙台阶下。
“禀陛下,人已到了殿外。”
随着这值守太监的话落下,在场的众人都猛地看了过来。
江玉燕点了点头,一旁站立的邀月挥了挥手。
小太监弯腰后撤九步,这才转身快步来到大门处,于另外一名小太监,缓缓将偏殿的侧门打开。
当然是侧门了,难不成还让新皇开中门迎接一个驿卒?
随着侧门开启,那驿卒低着头,心里七上八下的迈进偏殿当中。
也不知道是因为门槛太高还是心里紧张,这驿卒进入偏殿的时候,一个趔趄。
也幸亏一旁值守太监眼疾手快,不然这第一次进入皇帝的视线就来个狗啃屎,那乐子可就大了。
“启禀陛下,兵仗司总管大人派遣小人传话,三十六艘巨舰已有雏形……”
说着,驿卒将手中皇封绢帛双手举过头顶。
怜星快步走下来,从那驿卒手上接过绢帛,随即快速回到江玉燕的身边,将绢帛递了过去。
绢帛缓缓展开,上面描绘着一艘精密复杂的巨大船只。
虽然在这绢帛上,看不出其雄伟,但是光看那轮廓,就让人心旷神怡。
而这些,就是赵御离开京城的时候,委托阿发兵仗司研制的东西。
新朝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却也不是取之不竭的。
而赵御明白,这个时候海运就是最大的聚宝盆,只要海运开通,沿海直运河沿途,经济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当然,赵御的海运,和当初永乐年间郑大人西下宣扬中土天朝的伟岸不同。
当年郑大人下西洋,几乎是走了一路,送了一路。
几十条商船上面的绢帛瓷器和茶叶等稀罕物,差不多有一大半都是白送出去的。
这与赵御的理念完全相悖。他的心思,就是想要用最少的代价,换回来最丰厚的报酬。
之前当赵御看到那些外夷商贾送到奉天殿上的烟土之后,就明白这事情不能再拖了。
那人撞在自己枪口上,自己收拾了他。只是谁能保证,一旦海运开启,会不会有人继续冒着杀头的危险,将那玩意走私进来?
江玉燕看过之后,将绢帛递了下去。
张维看了几眼,只是觉得看上去还不错,至于其中的门道,他也说不清楚。
毕竟对于他这个首辅来说,怎么将贵胄手中的土地忽悠过来,才是正经事。
绢帛传到兵部尚书的手中,那家伙看了几眼之后,就点出其中的弊端。
只是这家伙也是个老油子,看得出来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