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随风潜入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黑风高,冷月高悬。  

杀机!  

无尽的杀机正在大海之上蔓延!  

哗啦啦。  

浪花翻起。  

一艘东瀛商船,正全力驶向高丽全罗湾港口。  

甲板上,一名容貌英武,梳着浪人发髻,腰悬双刀,脚踏木屐的东瀛剑客,双手抱胸,目光幽深的望向漆黑的彼岸。  

在他的身边,则站着一群身穿奈良古服,戴着斗笠,看不清样貌的东瀛武士。  

这时,一名身材高大,一头披肩黑发的武士,走上前去,用东瀛语道:“国师,全罗湾虽然是倭人兵力最为薄弱的港口,但由源氏幕府第一家臣,河内家现任当家,河内正雄驻防,此人东瀛本土,除却「流火剑圣」苇名一心之外,剑术最强的人,且生性谨慎狡猾,我建议”  

“你建议什么?你是在教我怎么打仗么?”  

“东瀛剑客”淡淡道:“这个河内正雄,他的老哥河内荣之介,在我天朝卧底图谋多年,都败在我的手下,何况他?”  

“还有。”李然眉头微皱:“你现在应该称呼我为什么?沉炎君。”  

沉炎不愧是军队出身,立即一脸恭敬的俯首,用东瀛语道:“在下失言,请主公阁下宽恕。”  

“无妨。”  

李然嘿嘿一笑,“跟你开玩笑呢,离东瀛人的戒严海域还有一阵子,别那么严肃,沉炎君,哦不,沉炎骑士。”  

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那冰国人沉炎身子一颤,随后淡淡的道:“国师折煞在下了,亡国之奴,焉敢自称骑士?”  

“你担得起。”李然道:“冰国打不过大玄,非战之罪,你们的镇国神器妖皇杖被慕容钰那老小子给骗去了,不然的话,这场决战,胜负犹未可知呢。”  

他顿了顿,又道:“那日慕容钰破城屠杀,若不是你沉炎骑士,在最后时刻,不顾生死,冲入皇宫,将皇室的最后一个血脉,蓝雪樱公主救了出来,送上弥月江中,恐怕冰国皇室就真的绝后啦,君之所为,当得起首席骑士之名。”  

沉炎沉默了许久,道:“可惜我这些年一直没打听到公主的消息,她恐怕”  

“蓝雪樱没死,说起来,我与这丫头缘分匪浅,不仅救过她一命,还送过她一朵小花呢。”李然悠然道。  

“公主公主没死?”沉炎的情绪总算出现了极大的波动,声音都在发颤。  

“不错。”  

李然淡淡道:“她活得好好的,不仅如此,她还跟他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团聚了。”  

李然顿了顿道:“不过老兄,你也别多想了,你应该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好好的帮本国师效力,我自会安排你与你的公主相见,说到做到。”  

“是!主公!”沉炎低喝道。  

李然从储物空间,取出一颗幽蓝色的宝珠,以及一大叠赤红色符纸:“这便是「水魔珠」和「离火符」,你且收好,待高丽王都上空燃起烽火之时,你们再行动,明白吗?”  

“明白。”沉炎道。  

“今晚,注定是旷古绝今的杀人夜啊。”  

李然望向天边的冷月,叹息道:“几万条人命,惨呐。”  

“主公,在下有一个疑问。”沉炎道:“咱们对倭人的战舰停泊点,与行军路线并不熟悉,待会上岸之后,莫非要一个个的去搜寻?”  

“这些不用你操心了。”李然目光深邃道:“你能想到的,早已在本国师的算计之中,你放心,自会有人给你带路的。”  

“明白。”  

半个时辰后,商船驶入高丽全罗港附近,不远处的岸边,立时亮起了警惕的火光。  

李然眯眼望去,只见岸上早已搭设着密密麻麻的哨楼,上千名弓弩手,齐刷刷的瞄准了过来。  

“来者何人!”  

一道气势凶恶的东瀛口音,从岸上传来,此人身高九尺,身披武士甲,手持一柄宽刃古刀,应该便是港口的驻守兵长,河内正雄。  

“河内君,你好好看看我是谁。”  

李然跃上船头,随着离港口越来越近,在月光和岸上火炬的映照下,勉强将自己的相貌,暴露了出来。  

“少将军?你你为何会在此?”那河内正雄一脸惊诧的道。  

“高丽战事捷报频传,父上特意派我前来慰问各位将军。”李然欣然道。他此刻顶着源玉京的皮相,简直收放自如。  

那河内正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后哈哈大笑道:“有劳少将军亲至,不胜荣幸。”  

接着,李然等人按排练好的一般,登陆上岸,这些冰国人,伪装成源玉京近侍,都戴着斗笠,穿着和服,加上一口东瀛话娴熟无比,因此倒也没漏出丝毫马脚。  

河内正雄笑眯眯的将李然,请入军帐内,安排了几名随军歌妓,与一些简单的酒食。  

李然本来无意跟他多扯,准备带人直奔王都,没想到这哥们,跟个话唠似的喋喋不休,各种奉承献媚,没办法,他将酒坛里的酒一饮而尽,道:“河内君,今晚差不多就到这里吧,本将军还得赶去高丽王都,为攻城的龟田将军,加油打气呢。”  

“少将军,你今晚恐怕走不了啦。”河内正雄不慌不忙的又给他斟了一杯清酒,皮笑肉不笑的道:“你知道吗,阁下,源少将军是从不喝酒的,还有,他总是直呼我姓名,从未称呼我为河内君呐。”  

李然挥了挥手,拦住了旁边意图拔剑的李秀妍、沉炎,笑道:“那依阁下之意,便是要跟我破脸了?”  

河内正雄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