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布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超多精品尽在♂完♂  

♂本♂  

♂神♂  

♂站♂  

第二天下午,李鸿穿上一平民便服,乔装打扮了一番。  

他躲开鬼子特务的监视,秘密出了北沽镇,骑马奔向第三集团军指挥部。  

李鸿这次出城,是准备去找于常胜,一起商讨打击进军北沽镇之敌。  

原本,李鸿可以通过电报,将作战计划告知于常胜。  

虽然发送电报传递消息比较快捷,不过,电报内容可能被军截获,为了作战计划周全,李鸿还是决定亲自跑一趟。  

骑马赶了两个小时,李鸿到了第三集团军指挥部。  

于常胜看到李鸿穿着一便装,奇怪的问道:“李团长,你今天来我指挥部,为什么穿这样一衣装?”  

李鸿没有兜圈子,直接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于常胜。  

于常胜知道军要借道北沽镇,不由得表现出几分惊讶之色。  

他惊讶的是,如果李鸿真被鬼子收买了,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随即,于常胜让通讯兵通知手下一些将领到指挥部开会。  

过了一个小时,第三集团军的军官将领们能赶来的都陆续赶到了指挥部。  

这些来开会的军官,都算是于常胜的心腹。  

十几名军官将领坐到了会议桌边,于常胜长话短说,把刚才李鸿说的况全部告诉了在座的其他军官们。  

军官将领们听完于常胜的话,相互都沉默了下来。  

于常胜看向李鸿那边,说道:“李鸿,作战计划是你提出来的,你先先吧。”  

李鸿站起,把作战计划告诉了大家:“诸位长官,军想要借道北沽镇,我决定将计就计顺从军,然后再将军部队引入圈中围而歼之。”  

虽然这是一个千载难逢消灭军的机会,但是,军官将领们既不赞同李鸿,也不反对。  

李鸿的这个作战计划固然好,不过,没有进军北沽镇的敌人详细报,打这样的一场报不准确的战役,这简直就像是儿戏。  

打战可不是纸上谈兵过家家,一个错误的指挥都会导致成千上万的官兵伤亡,更何况没有准确的作战报。  

51军114师师长彭进良开口道:“李团长,目前我们没有准确的报,并不知道有多少军部队进军北沽镇,贸然打一场稀里糊涂的战,这不是拿官兵生命当儿戏吗?”  

李鸿看了一眼会议桌两边的军官们,缓缓的说道:“各位长官,我确实没有准确报,不过,据我判断,军进军北沽镇部队人数应该是一个旅团左右人数。”  

这时,一名少将问着李鸿:“李团长,你如此肯定军部队的人数,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李鸿稍稍考虑了几秒,严谨的分析道:“眼下,军部队与我们正隔河对峙,这种况下军不可能调动太多部队渡河。”  

“军进军北沽镇是奇招,如果只出动一个联队,作战兵员太少发挥不出对徐州地区的军事作用,一个独立作战的旅团,既可以发挥战略作用,又可以大量牵制我军,给我们集团军后方造成威胁。”  

听完,在座的军官们点了点头,他觉的李鸿分析的有几分道理。  

51军114师师长彭进良接着问道:“李团长,就算进军北沽镇的军部队是一个旅团,那么你用什么作战计划围歼军?”  

李鸿走出座位,走到地图下面拿起了指挥棒。  

他用手里的指挥棒指着北沽镇后面的关马道山路,说道:“各位长官,为了消除军的顾虑,我建议放军穿过北沽镇,然后将军主力引到关马道一线山路,我军再依据关马道各个关口地形进行伏击,予以敌人重创。”  

李鸿敢放军过北沽镇,是因为早上他已经派突击队侦察兵去关马道一线山路实地勘察了。  

关马道距离北沽镇十公里,关马道这一带的山路地形十分险要,山路狭窄,特别适合伏击战。  

讲完自己的伏击计划,李鸿回到了座位。  

很快,军官将领们纷纷讨论起来。  

李鸿把整个作战计划该考虑到的问题都提前考虑到了,一个完美口袋阵已经布置好,现在就等着军官将领们点头采纳。  

李鸿敢放军过北沽镇,是因为早上他已经派突击队侦察兵去关马道一线山路实地勘察了。  

关马道距离北沽镇十公里,关马道这一带的山路地形十分险要,山路狭窄,特别适合伏击战。  

讲完自己的伏击计划,李鸿回到了座位。  

很快,军官将领们纷纷讨论起来。  

李鸿把整个作战计划该考虑到的问题都提前考虑到了,一个完美口袋阵已经布置好,现在就等着军官将领们点头采纳。  

大家在会议中商讨了十几分钟,最终军官们一致认同了李鸿的作战计划。  

“李团长,这个作战计划是有点风险,不过,的确是一个消灭军的好机会。”  

“关马道一带山路,确实是一个好的伏击地点,军真要进了关马道山路就算是插翅也难逃。”  

在场的军官们经过考虑后,所有人都决定打这一场伏击战。  

“司令,你就下命令吧!”  

军官们全部站起,等候着于常胜下达作战命令。  

于常胜见军官将领们作战高涨,随即移步到地图下面。  

他用指挥棒指着地图上关马道一带的几个险要关口,严肃的命令道:“我命令,47军103师于今夜7时赶往碾平关一带集结待命,47军85师212旅于今夜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