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封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虎走过去。  

“师…师姐,你怎么来了?”  

“我向娲皇请安,刚让人去通禀。”无当穿着五色霓裳,瞥了一眼身穿皇袍的任鸿。  

“你来这里又有何事?”  

“西王母意图我为天婚主角,但我之上还有长辈,所以来问计姑母。”  

这次,任鸿打算用伏羲帝子的身份拜见长辈。他就不信,这样娲皇还是不肯见他。  

无当圣母没说话,静静看着宫门口。  

不久,宫门开启。有四位女童出来迎接。  

“陛下说了,请骊连圣皇入宫。”  

无当入宫,任鸿趁机往里走。  

“等等——娘娘着骊连圣皇入宫请安,你是何人?”  

“我?我是跟她同行的。”任鸿笑嘻嘻从怀里翻出几颗糖果递给女童们:“放心,要是出事,你们再把我撵出来。”  

“可这…”  

看着手中的糖果,再看不远处的无当圣母。  

无当点头:“他随我一起来,放心,若陛下责怪,后果我来承担。”  

骊连氏在娲皇跟前素有颜面,四位女童便不再纠缠,让二人前往娲皇宫正殿。  

这是任鸿第一次进入娲皇宫,目光左右逗留,观赏娲皇宫景色。  

不小心,他差点绊倒,靠住无当圣母。  

“抱歉,抱歉…”  

无当神情冷淡:“这里是娲皇圣境,最忌讳登徒子。你既要来拜会娲皇,就把招子放老实点。不然被撵出去,我可不给你说情。”  

任鸿讪讪一笑,二人一同走入娲皇宫。  

娲皇高坐龙凤金椅,任鸿进来后口称姑母请安。  

娲皇见状,心道:这小子此时寻我,怕是为了天婚之事。我本有心看他笑话,但如今看来,他是打算把麻烦推给我。  

再看无当圣母一脸谦恭,娲皇心下叹息:这丫头也是多事。以往来娲皇宫,何须在门口静候三个时辰?这摆明是故意等候任鸿,把这小子带进来。  

但任鸿进来,娲皇也没打算撵出去。  

受了二人请安,直接对任鸿道:“说罢,小侄儿来意为何?要是宿钧之事,就可直接走了。”  

果然,娲皇也不打算插手这件事?  

任鸿心中失望,老老实实提及这次的来意。  

“西王母欲侄儿和炎帝女行天婚之责。师尊却有意让侄儿迎娶纪师妹。但侄儿上面还有姑母在家,故而请姑母出面。”  

“这时候想起我这位姑母了?”  

女神脸上带着玩味笑意:“那么,等第三次神仙杀劫时,你姑母跟你老师打架,你帮谁。”  

“咳咳…”任鸿差点呛到。  

你们这些人啊,不给我弄些“二选一”,你们就没完了是吗?  

任鸿谨慎道:“天道有德,知晓顺逆。侄儿添为帝君小神,理应顺应天数。”  

换言之,你们谁站天道,我帮谁。  

无当眉头一挑,听出任鸿未尽之意。与其说他是墙头草,倒不如说他的立场态度很坚定。  

“因为他的大道圣境便是天道至理。所以,谁与他的教主理念同在,他站在哪一边?”  

娲皇深深望着任鸿,没有继续逼迫。  

对于不久之后暴打元始天尊,她已经进行全盘计划,也不差任鸿这一根“稻草”搅局。  

想了下,娲皇论述天婚之事。  

“所谓天婚,是天界舒化阴阳之责。西王母当年和东王公联合取得这份权利。但东王公这几劫和玉皇谈妥,早就把这份权利让渡给玉皇。”  

“此劫玉皇轮回,所以西王母才打算拿你顶替。”  

娲皇讲述缘由后,又道:“齐瑶和纪清媛两个丫头,你都不打算选?”  

“莫非侄儿心中有人?既如此,姑母可以给你做主,让你顺自己的心意选择天后。”  

无当圣母听到这,心中隐约有不祥预感,主动插口:“老师,我听说,天婚之礼原是三婚之一。既然要配天婚,、人婚可有人选?”  

“还有?人婚?”任鸿显然也想到娲皇的意思。果断跟无当打配合,装作好奇宝宝的样子:“姑姑,和人婚是什么?”  

“所谓天地人三婚,是三界体系时进行的礼仪,让天地人三界调和阴阳秩序。天界第一对阴阳神灵,为众神表率,乾坤和合。地界幽冥的第一对妻行之礼,推动轮回运行。人婚,是人间第一对阴阳繁衍的伴侣。”  

“此二者远不如天婚重要,至于人选,无当你应该知道。”  

无当茫然,她怎么没印象?  

女娲道:“人婚是本量劫开辟之初,第一对行交合之实的鸾凤。他们产下一颗凤凰蛋,开启人间生灵繁衍。”  

好家伙,人婚的对象连人都不是?  

任鸿吃惊问:“姑母,难道人婚对象,不应该您缔造的第一对人族远祖?”  

娲皇摇头:“人婚的‘人’,指的是生灵。三界十方一应有情众生,不论出身,不论跟脚,皆属人道。在量劫开辟之初,只要有生灵在人间行交合礼,便是人婚代表。”  

“地婚是幽冥世界的妻。任鸿你得道日浅,或许没见到。但无当你当初在女娲界修行,应该有印象。”  

在幽冥世界的第一对妻,象征地界阴阳和合,有推动轮回运转之责。  

无当隐约回忆起来:“仿佛是四岳氏时,幽世有鬼怪娶亲。那时天光照耀,彩霞翻滚,原是对应此兆?”  

人婚代表生灵繁衍,代表地界轮回。天婚是梳理天地三界的阴阳二气。  

任鸿听到这,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