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天威(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逃走。  

“咦?”  

站在玉泉峰上的金霞道君挑动剑眉,对身边杨文剑道:“原本打算拿这条机关龙给你联手,可如今看来,这机关龙颇有些诡异。”  

杨文剑点头:“弟子晓得。”  

这机关龙恐怕不是一般的道君,看上去能跟渡劫层次的道君媲美。杨文剑纵然剑道天赋上佳,也断然不是对手。  

“所以,还是请掌教师兄出面吧。”  

青玄大道君真身坐镇玉虚宫,仅以十方救苦化身合一,化作一尊救苦道人。  

道人轻步来到东天,稽首阻拦:“墨玉宫主,你有机关龙法,我也有乾天九龙,领教了。”  

九道火龙自身后冲出,瞬间化作火海包裹机关龙。  

“封灵。”  

墨玉宫主故技重施,再度抹掉天空间的元气。但这一次,火焰仍在天地间燃烧,并融化机关兽的铁皮。  

云空,道君们笑了。  

晓澧道君大笑:“墨玉宫主,你虽然道行到了,可到底不是道君,有些事还不知道。今天教你一个乖,封灵领域能封锁天地元气。但是涉及天地根本法度,可不是你简简单单的一个领域能圈禁的。”  

但是道君统御大道,他们可以修改甚至扭曲天地法则。  

青玄大道君依仗自己的权限,强行改变天地间的火道法则,同时扭曲玄铁、赤铜的熔点。  

“机关术,依托世界基本的法则原理。只要修改法则,纵然再精妙的机关术,也无非就是一堆铁疙瘩。”  

见状,夙沙氏对风黎道:“圣女,这救人之事还是你来吧。”  

他就是任鸿之后的天皇阁主,当然了解太羲和风黎的那段纠葛。可以说,天皇阁几位阁主在这件事上,都属于风黎派。  

姜瑶?那是谁?神农家的人,也配跟我们风氏皇族并肩吗?  

风黎扫了他一点,祭起无当轮就要冲入机关龙左目的九龙殿。  

可这时,天空明月大方光芒,银辉自九天垂落,射入九龙殿。  

墨玉宫主再度展开封灵领域,然而银辉透过领域,直接钻入九龙殿救人。  

仔细看,那银辉竟然是一条连接月星和人间的天索。  

“莫非,这就是当初冷月仙子回归月宫所用的太阴天索?”  

天索虽是月光织凝,但也是实物,不在封灵领域打击之列。  

任鸿趁机抓住绳子,逃向清虚府。  

而天索救出他后,又向下方不断延伸,探入山体底部的废墟,把宿钧和一群孩童救出。  

墨玉宫主灵机一动,催动机关龙吐出龙息,轰开山体,暴露下面的废墟。  

“既然如此,就让你们彻底乱起来吧!”  

这一刻,在场所有人看到墨玉宫之下的那处废墟。  

“女娲遗迹?”  

道君们心生疑惑,这遗迹之中的神力有点古怪。而且时间似乎还在骊山派之前?  

风黎看到山城,脸色剧变,隐约想到什么。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难怪朕找不到墨玉宫,原来是这样!”  

风起云涌,一只只瞳孔遍布天穹,密密麻麻的眼睛打量下方,让道君们心头一凉。  

天皇动真格的了!  

轰隆——隆隆——  

又是雷击,无数雷光从天目瞳孔轰向女娲山城,将山城废墟夷为平地,露出下面一座隐藏更加隐秘的地宫。  

“找到了,就是这里。女娲啊女娲,你再怎么能藏,不还是被找到?天道本源,是朕的!”  

一股飘渺而空灵的意志强行降临,而这一次他再不留手。  

“不好!”青玄大道君果断回援,青玄上帝道相显化,在天空中托起一层青色光幕,意图遮掩天目视线。  

“既然找到了,那你们都去死吧!”  

无数只遍布天穹的眼睛射出天光,在场道君化身毫无反抗之力,一瞬间全部毁灭。  

青玄大道君张开的天幕和救苦化身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被千万道天光撕扯粉碎。  

“风天越,快来!去下面的遗迹,造化大秘就在这里!”  

天目洋溢的激动与喜悦,引动九天异象,七彩雾霭,五色祥光在九天徘徊,骄阳也与明月同辉,彰显天道大吉。  

凡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顶礼膜拜,庆贺天地异象。  

而各地精怪修士在异象中承接甘霖,修为直线上升。  

但对道君们,无疑是一场大灾难。  

道君们都清楚,天皇之所以降临此界,就是为寻找女娲娘娘藏在这里的隐秘。  

之所以夺舍任鸿,也是为了方便把控此界,寻找造化大秘。  

但如果在这女娲遗址中就有那件东西,那么根本不需要夺舍任鸿,天皇目的直接达成。  

碧落仙蛾在空中聚拢,少年默默看了一眼天目,埋头冲入下方。  

“拦住他!”  

这一刻,除却天雷子之外的道君们全体出动。  

九天彩云间,伊道人、桑道君和辛道君联手祭起太清至宝。  

昆仑,十二峰道君全部出动,燃灯和青玄打头,挥舞玉虚杏黄旗杀向天目。  

东海碧游,诛仙剑阵瞬间展开。风黎放弃救人,立刻遁回东海主持剑阵。  

东海更深处,一条条巨龙自深海浮出水面,扛起一具万里龙骨召唤祖龙之灵。  

东荒紫府,扶桑神树显化,天空中那一颗颗太阳被神树收走。东华派主显化法天象地之法,以巨人之身握住扶桑树,对天空中的天目展开攻击。  

北斗派,绚烂星河托着一尊尊道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