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这支签很灵(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沙天楼,七代不断转动手中玉珠。  

当任鸿放话威胁后,他缓缓开口:“以后,把他的悬赏撤掉。我们沙天楼,不再接跟他有关的任务。”  

黑暗中,议论声蓦然响起。  

一位黑袍人沙哑道:“楼主,您确定吗?这可是咱们自开楼以来的头一遭。”  

“是啊,这么做,对我们的声誉影响太大了。”  

黑暗中的刺客们纷纷出言。  

“道君悬赏都挂着,任鸿凭什么例外?”  

“那么,你们谁去动手?他能逼杀魔君,也能对抗道君。怎么,难不成某些道友打算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亲自出场?”  

七代低声笑道:“他大势已成,前番你们不出手,现在要出手,是不是晚了点?”  

“哼——”  

黑暗中,一道道诡异的道君之威席卷黑暗领域,压向沙天楼主。  

七代面色不改,在他身后徐徐升起一座九尺九寸的暗金龙椅。  

坐在龙椅上,他轻拍扶手,所有袭向自己的攻击自行瓦解。  

“诸位,时代变了。”  

七代捏起一枚玉珠弹飞,黑暗中的一位道君突然退走。  

太极宗主心中疑惑,突然一颗玉珠射向他所在。那一刻,他感受到阴冷恐怖的魔意,仿佛自己置身黑暗宇宙,完全无法调动自己的大道。  

“天仙?不,是天魔?他竟然把先天魔道修成了?”  

不假思索,太极宗主祭起太极图,从沙天楼脱身。  

既然沙天楼主顺利度过劫数,成就魔尊之体。那么,沙天楼就跟他们无关了。  

一颗又一颗玉珠,最终将在场所有道君逼退。  

面对剩下的人,七代笑了。  

“以后,沙天楼主由我做主。你们怀有其他心思的人,抱着继承两位创始人传统的人,可以滚了。”  

在天皇阁其他人开始行动时,七代终于忍不住了。  

他第一个动作,就是真正掌控沙天楼,清理天星道人和颛臾留下来的暗子。  

黑暗中,又有不少人离开。最后,剩下三分之二的刺客。  

“你们这些人中有古魔道传承的余孽,也有一些在外头混不下去的散修。但不论如何,肯留下,那么我就会传授你们真正的先天大道。”  

龙椅射出玄光,一篇先天魔经出现在众人眼前,演化玄天魔道、杀戮魔道、天武魔道…  

八代在山庄画画。  

他气定神闲,专注用画笔为一座云中神城添加色彩。神城雕龙刻凤,许许多多的建筑周围出现凤鸟图案。  

而在城市下方,还有一条诡异无比的七眼之蛇。  

令人奇怪的是,八代使用的色彩并非明黄、大红一类明亮色彩,而是通体选择暗色调。  

在他渲染下,这座华丽雄伟的琼楼玉宇,犹如一座阴森森的囚笼墓地。  

突然,天目虚影缓缓出现。  

八代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笔。他面前的画卷一瞬间被神火焚灭。  

因为天目来得晚,倒是没有察觉,那画卷之上所描绘的景象。  

八代笑嘻嘻抬头:“陛下降临,有何吩咐?”  

不知为何,在天皇眼中他的笑容和三代竟有几分相似。  

“天皇阁的几个叛徒已开始行动,你去试探他们,拖住他们寻找造化大秘的进程。”  

八代闭上眼,感应天地间涌动的元气。  

东方泰岳,雄浑厚重的群山祖炁一日胜过一日。  

北辰山麓,璀璨无比的紫宸光海越发明曜。  

西海深处,神秘莫测的水源之力时隐时现。  

冥冥虚空,幽暗深邃的奇妙领域透出一缕先天魔意。  

但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云空中的八宝沉香辇。  

虽然转世之后依然不同。但那股熟悉的气息,仍让他为之侧目。  

“可以。既然是陛下的吩咐,那我就先去——”  

“不要找三代,先去试探四代。”  

“四代,陛下莫不是让我将那两位一起试探下?”  

初代和六代隐居西荒法界,即便是八代的天地灵应之术,也无法探知他俩的动向。  

“如果可以,自然最好。毕竟,你对西荒很熟悉,不是吗?”  

八代的万蛊盒和太羲女都埋在西荒,他生前在西荒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活动足迹。  

甚至天皇都看不懂,当年八代的种种布局。他隐约觉得,八代当年在西荒,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但三代几乎没怎么去过西荒,按理说,三代没有遗物留在那里。  

让八代去试探,也是天皇试探八代于西荒中的布局。  

“好啊。”八代笑着应下。  

更像了。  

看到那笑容,天皇警惕之心更加深重。  

天皇阁主们都是自己的容器。但其他容器选择逃离,选择反抗,唯独八代选择留在自己身边。这本身,就是最不可能的事。  

“虽然他是我利用尸体中的残念创造而来。但所思所想,所知所感,和真正的八代灵魂一般无二。他留在我身边,绝对另有所图!”  

但面对那么多叛徒,天皇哪怕明知八代心思不纯,也必须依仗他来对付其他叛徒,并寻找“造化大秘”。  

因为在天皇手中,八代是最有资格赢得天位之战的人。  

八代笑眯眯看着天目离开。  

顿时,他冷笑起来,,起身招呼:“云溪,我们该走了。”  

在外头准备瓜果点心的云溪跑进来,一听八代要走,连忙道:“大人,我们不是等齐瑶仙子的死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