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造人池(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一起去玄灵宫。”  

三宫之中,玄灵宫危险最低。  

这是北斗派数次折戟的教训。  

火意仙子神情犹豫。  

如今丁剑君来了,自然是跟道君走更加安全。但丁剑君的纯阳剑派十分霸道,肯定对自己等人不如北斗派和善。  

思索后,她站到洛九樱一侧。  

玉枢宫主考虑后,也拉着一些亲近门派站到北斗派一边,并扬声道:“我们这些门派有道统传承,何必贪图骊山功法?在这里弄些天材地宝,仙器灵根也就是了。”  

那些门派掌门纷纷附和。是啊,他们去娲皇宫做什么?他们又不能继承骊山道统。  

转眼功夫,三分之二的人来到洛九樱这边。  

至于剩下的散修,他们没有师承,对骊山功法更感兴趣。而洛九樱所谓的“骊山打压男修”,他们并不相信。  

天地间难道还有法门,能修着修着让男子变为女子吗?  

无稽之谈!  

丁剑君扫视这群人,颔首:“既然诸位要去娲皇宫,那就一起吧。只要诸位听话,我派倒做不出残害同道的事。”  

两拨人合计后,同时往天门走。  

当洛九樱即将穿行天门时,突然看到天门上空出现的一只黑乌鸦。  

那只黑乌鸦站在天门的门梁上,直直盯着他们这些人。  

幽冥鸦?血魔眼?洛九樱脸色忽变,忙问左右:“那乌鸦是什么时候站过去的?”  

“这…刚才师姐和丁剑君对峙时飞上去的?”  

“不对,快撤!”  

洛九樱急切道:“大家快退,有陷阱!”  

乌鸦蓦地大叫,身上逆毛疯一样散开,黑云煞气蠢动,扫射下面所有人。  

丁剑君头顶赤气盘结,震动剑光,扫灭一片攻击纯阳剑派的黑羽。  

“幽冥鬼气?这是鬼帝手段啊。”  

“是幽昌,他来了。”  

洛九樱保护诸仙后退,对丁剑君道:“幽昌鬼帝应该是我们对话时,悄然进来的。”  

丁剑君一剑劈碎乌鸦,对洛九樱道:“既有外道进来,那咱们都小心点吧。”  

洛九樱默默点头。他们重整旗鼓,带着玄门仙人入内。  

栖凤殿,幽昌鬼帝和天香螟、蝗道人站在一起。他手持赶山鞭,饶有兴致观察天门处的那些人。  

而在栖凤殿的广场上,一群佩戴鸟嘴面具,身后生有双翅的魔人们围在一起,口中念诵古怪的魔言,祭祀放置在中央的神鼎。  

这是一尊和凤皇神鼎相似的黑色大鼎,方鼎四壁刻绘发明、昌明、鹔鹴、幽昌四大神鸟。  

蝗道人不耐道:“行了,咱们往上走,其他事让四方教去应付。”  

他们三人和四方教联手,利用赶山鞭潜入进来。在诸仙之前,任鸿之后。  

进来后的第一时间,四方教占据栖凤殿,炼化这处骊山第一殿,呼唤凤皇真灵。  

幽昌鬼帝摇摇头:“我留在这,你们两个去吧。”  

他们这些人目的各异。  

幽昌鬼帝就是为了四方教的四大神鸟聚集,要重塑幽昌肉身,返阳证道。  

天香螟犹豫下,开口说:“骊山派玄灵宫中有造人池,可塑血肉之躯。我觉得,你与其在这里和四方教勾心斗角,争夺机缘。不如去玄灵宫找造人池,再塑肉身。”  

造人池的事是秘辛,若非当年鬼虱告知,天香螟也不知道。如今三人合作顺利,她顺势卖幽昌鬼帝一个人情。  

鬼帝听后,心中颇为意动。  

蝗道人拍着肚子大笑:“那就快些走吧,我已经饿得不行了。造人池可是一个好去处,咱们俩的异虫身也能用用。”  

在这里,闻着四周飘溢的仙香,他就忍不住食指大动,想要把整座骊山胜境吃掉。  

任鸿和凰公主在玄灵宫群行走。  

从凤歌殿外,两人又绕过三座主殿,一直在花园仙林间穿行。凰公主因自身体质,这一路全仰仗任鸿破解机关。  

渐渐地,她忍不住问:“任鸿,咱们现在往哪里走?”  

任鸿随手从身旁梧桐折下树枝,在地上画出玄灵宫图。  

“你看,玄灵宫外有八座神殿,凤歌殿在最前。但既然凤歌殿有神禁排斥你我,其他七殿未必没有。所以,我打算从八殿之间的花园小径绕路,先带你去造人池。”  

任鸿圈出来的造人池,在玄灵宫前的御灵殿左侧,距离两人目前所在已经很近。  

凰公主点头:“事不宜迟,我们快点走。”  

如果能在造人池解决自己身上的麻烦,那么这一趟就值了。  

两人继续前行,来到第五殿附属的花园,此时凰公主有点坚持不住。  

看她脸色苍白,任鸿停下目扫四周,扶凰公主来到旁边花亭。  

“咱们走得不慢,这一路机关也少,恐怕比他们更先到造人池。所以,咱们先歇歇。”  

两人坐在花亭中,任鸿观察石桌上的茶壶以及蜜罐。  

“骊山派的女仙们讲究雅趣,咱们也试试。”  

他破解骊山禁法,打开茶罐,一阵沁人心脾的茶香幽幽飘出。  

“是云雾茶。”任鸿清洗茶具,然后舀出茶叶,生火煮茶。  

接着,打开旁边的蜜罐,里面是腌渍好的桃花。  

“正巧,咱们可以吃吃。”  

他拿镊子夹出,清洗玉盘慢悠悠摆在自己二人面前。朵朵粉花铺成花树图案,煞是可人。  

“…”将他这般雅趣,凰公主欲言又止。  

“放心放心,骊山派的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