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乱斗(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土九州,京城皇宫。  

皇后娘娘坐在寝宫中抄写道经。  

突然有宫人来报:“娘娘,皇上龙驭上宾了!”  

笔尖一顿,浓墨在宣纸洇散。皇后目光复杂,看向宫人:“老家伙死了?怎么死的?”  

“据安和宫消息,似是忽然暴毙。不过…不过也可能是这些年‘九丹粉’吃多了。”  

道君皇帝这些年被软禁在安和宫。太子命人将各处宫门以铜汁浇筑封死,仅留一处大门通行。  

而为保险,太子还把宫门周边的树木全部砍掉,遣心腹严格把守。  

在这种情况下,道君皇帝只能饮酒作乐,排解抑郁。  

毕竟父子一场,太子也不愿意落下暴戾之名。除却不让道君皇帝外出,各种美酒美食美女一应俱全。  

在这其中,便有下面人进贡的“解忧药”。一开始太子和皇后也不知道这种药的来历。只知皇帝服用后,渐渐安稳,不再找他们麻烦。只是这种药不能停下,只要停下,道君皇帝定然暴怒发癫。  

一年后,皇后、太子才得知,此药来自西荒,又名九丹粉。  

但此刻皇帝已有瘾症,他们无法强行戒掉。加上一位有瘾皇帝,更无法得到臣民信赖,便默许了。  

没想到,今天皇帝竟然暴毙。  

“也是,行尸走肉一样活着,还不如早点死了,免得留在世上连最后一张面皮都丢了。”  

皇后想起最后一次见皇帝,那时他一脸痴迷,正猛吞“九丹粉”,毫无半点风范。  

“此药害人,当劝太子下令,杜绝此邪物在中土传播。”  

皇后想了想,吩咐道:“去请太子扶灵登基。另外,让他注意些,老家伙的死…略略帮他遮掩。就说…就说病逝吧!”  

到底夫妻一场,这最后的体面还是给他留下吧。  

只是从今以后,自己就是母后皇太后了。和一位并非亲子的皇帝打交道,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但如何无论,也好过身边人时刻算计自己。大不了日后我安养离宫,难不成儿皇帝还要害我不成?”  

走到镜子前,皇后摘去头上的首饰,命宫女帮自己更衣,前往安和宫。  

至少,最后一程也该送一送。  

但皇后并不知道,随着道君皇帝驾崩,天空中弥漫的龙气被一股无形力量吞噬,正一点点消失,然后出现在西荒赤女国。  

一根根蛛丝出现在任鸿身边,携带龙气的坚韧丝线将他团团困住。并将各大神兽元灵统统排斥在外。  

元灵失去操控,化作法力消散于天地。  

“皇帝驾崩了?按照紫极神图,他不应该死在此刻,这下子玄都宫要发火…不对,紫极神图上的天命只有玄都宫知道,他们略作遮掩,修改一二也可。”  

任鸿自言自语,全然不把身边的蛛网和天王虱威胁放在眼中。  

天王虱见他这幅漫不经心,冷哼:“您还有心为玄都宫着想?还是想想你自己吧!”  

“哦?我如何?”任鸿不以为意:“小虫子们胡乱蹦跶,能困我一时,难不成还能困我一世?”  

至于杀,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性。  

这不仅是任鸿,更是颛臾的态度。  

世人宣扬九大异虫能力玄妙莫测。但对任鸿/颛臾而言,这不过是他们曾经做实验的小虫子。就跟普通小孩养蚂蚁观察一样,打从根本上就瞧不起这些虫子。  

你会以为,自己随手捏死的蚂蚁,随意观察的昆虫能杀死自己吗?  

“果然…果然您还是这幅表情!”  

鬼虱(天王虱)看到任鸿的神态,情绪突然爆发:“当年您就瞧不起我,就是这幅表情,跟捏死一只虫子一样弄死我。”  

“不好意思,你本来就是虫子。”  

“闭嘴!闭嘴闭嘴闭嘴!”  

白芸突然倒地,鬼虱从她额头的宝石中飞出。连米粒大都没有的绿色小虱子发出狮子般的吼声:“现在,您的生死由我掌控,您才是虫子!”  

任鸿耸耸肩,默默打量自己身边的蛛丝。  

镇龙蛛的特殊能力,镇压并吞噬龙气炼成蛛丝。这种融合龙气的蛛丝万法不侵,克制天下一应修士。  

就连任鸿此刻,也在镇龙蛛网的束缚下,玉清法力半点也调动不了。  

不过同理,天王虱再强也无法进入镇龙蛛的领域。此刻能自如进入蛛网领域的,只有镇龙蛛自己。  

“从蛛丝的品质看,这只镇龙蛛怕不是六阶的完全体。它在京城吞噬龙气,此刻应该处于蜕变期,几天之内赶不过来。”  

任鸿脑中转过九大异虫的各种资料,心中大定。  

九大异虫在三代设定中有七阶进化,但最高只能进化到六阶,且每一种族只有一个六级完全体。当出现两只五阶原虫后,必须互斗至剩下一只,不然双双无法进阶。  

而七阶对应道君,更加艰难。毕竟三代本人都不是道君,如果培养道君级别的道虫?  

而且三代还刻意在六阶晋级时,设立一重劫数。  

“如果镇龙蛛想要蜕变七阶道君,那么这重劫数足以弄死他了。”  

所以,任鸿很淡定。  

没有镇龙蛛在,这层蛛网反而是保护自己的屏障。  

“你们这群小虫子算计我,能把我困住。虽然是我马虎大意,但也足以自傲了——齐瑶那丫头没事吧?”  

“你还有心管她?”  

任鸿越轻松淡定,鬼虱心里越无法平衡。  

一千七百二十五年了!自己在幽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