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沙天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莲花山,五莲仙府。  

菡萏仙子在天莲宫内打坐,修行《坎离参合经》。  

这篇道经是任鸿为菡萏仙子所创,目前已把元神三境补全。单从筑基、金丹、元神三大境界看,不逊天书道法。  

“公子不愧是传经问道的仙家,他创造的道书以三光神水和三昧真火参合造化法度,是最契合我修行的功法。”  

三光神水乃天穹日月星光所凝,是九大神水中运转造化的神水。而三昧真火为精气神所凝,亦是九大真火中象征生命的火焰。  

二者相合,再以水火拟化先天阴阳,已经为菡萏仙子奠定未来大道。  

除却道书外,任鸿还推算坎离仙禁,能炼就“水火锋”“阴阳钩”“坎离尺”等仙器。  

而菡萏仙子所选,是一把阴阳坎离折扇。正扇为阳,催三昧真火;反扇为阴,驱三光神水。  

当然,目前菡萏仙子修为不足,只能驱动三光灵水。  

扑通——  

仙府外忽有落水声,菡萏仙子心中一惊,连忙出来查看。  

只见任鸿趴在水中,鲜血渐渐染满寒潭。  

“公子!”女仙花容失色,赶紧把任鸿从水里扶起。  

“我没事。”任鸿面如白纸,虚弱道:“快开启防御禁法,带我回天莲宫疗伤。”  

伤口不断对外渗血,纵然任鸿道体堪比法宝,都难愈合这等道伤。  

寒潭深处,血河老人往外看了一眼:沙天楼?这小子果然暴露了啊。  

菡萏呼唤诸女出来帮忙,一起把任鸿送到天莲宫。  

桂花仙子和兰花仙子取来钧天仙灵遗留的仙家伤药,菡萏亲手为任鸿解衣,露出一道穿透心脏的剑痕。  

“这——”菡萏忧心忡忡:“公子这伤何来?”  

“我哪知道?”任鸿也郁闷。他好端端被人刺杀,跑去第四天后交手,才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元神大修士。  

于是,任鸿果断驾驭沉香辇逃命,绕了一个圈把对方甩走,才回莲花山找菡萏仙子疗伤。  

女仙伸出手,贴在任鸿伤口,一缕缕三光灵水洗去污血…  

“啊——”灵水触及伤口,疼得任鸿直咧嘴。  

这是他修行以来,最严重的伤势,也是最凶险的一次战斗。  

一位元神大修士放下身段刺杀,若非自己修持三大天书级功法,有《紫极书》的六合不灭体,《玉清元始策》的玉清道体,外加《九转玄功》不坏金身。恐怕那一剑,就足以让他毙命!  

“公子且忍着些,我给你敷药。”  

兰花仙子将一枚芳香扑鼻的玉丸化入净水,菡萏仙子拿手绢一点点在任鸿伤口上擦拭。  

缕缕灵气药性激活血肉,促使器官生肌,破损的心脏开始修复。  

可当心脏刚刚复原,再度破坏,重新露出血窟窿。  

“这…”菡萏面带异色,直接以三昧真火和三光灵水催生的一缕造化真元,为任鸿疗伤。  

没多久,愈合的伤口再度崩裂。  

“别费力气了,这伤口没办法愈合,先把我身上其他伤势治一治。”  

除却心脏处的伤口,任鸿身上还有诸多被火烧雷劈的伤痕。要不是六合不灭体命硬,五虫之属不可杀之,任鸿早没命了。  

某处幽暗空间,一道黝黑铁剑忽然现身,随后灰袍道人来到空间中央。  

“任务完成,张子彦已死。”  

他将铁剑置在中央平台。忽然平台升起蓝光,从铁剑上摄取精气,重组一副张子彦的面孔。  

“判定成功,相似度百分之八十五。”冰冷的声音在平台上方响起:“境界,筑基大境,视作己等。任务完成度良好。”  

铮——  

铁剑被平台上的蓝光包裹,将任务记录修改。  

灰袍道人收起黝黑铁剑,又道:“楼主,我回来时还看到一个跟传承肖像一模一样的人。可我出手将他击伤后,却让他跑了。”  

平台上空,浮现一张星光凝聚的面孔。  

“跑了?《承光杀天剑》是天下第一等的剑道。你又有天下九剑在手,除却道君之外谁能从你手里逃命?”  

“那人有辆飞辇,速度极快。而且他命很硬,吃我一剑竟生机犹存。被我用雷咒火咒攻击后,竟然没被劈死、烧死。”  

两人在九天一共交手三招,那小子察觉自己不敌,果断跑路。  

纵观自己五百年刺杀经验,就没见过这么命硬的人。  

“而且单从金丹层次看,恐怕不逊色那些所谓的七大宗师。”  

平台过了一会儿,浮现一道道灵光。每一道灵光中出现一道人名和其画像。  

这些画像和玄都宫《玄灵万形图》上的记录一致。  

“张子彦,焦郡人士。已死亡,刺杀。”  

“李微明,散修,已死亡,刺杀。”  

“包夏,扬州人士,已死亡,终老。”  

密密麻麻的记录,统统显示已死亡。  

唯有三四道灵光,尚保留存活记录。  

“是他们中的谁?”  

灰袍道人扫过任鸿、宿钧等人的信息,最后道:“那人修为极强,而且很年轻。如果没猜错,可能是昆仑下来的那个弃徒任鸿。”  

不到二十岁的金丹宗师,平台上的星光闪动几下:“发布任务,刺杀任鸿,任务提升至丙级,视元神大修士级。刺杀成功,奖励仙器一件。”  

随着任务发布,灰袍道人之外又有好几人出现在这片空间。  

“任鸿?”  

“就是揍了道君皇帝那个?我记得,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