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开药方(2/3)
可又不甘心…
云染不得不强行把这些外来的负面情感全部清空。
“罗溪,你把其他的实习生叫过来,我们去315病房看一个病人。”余年成等罗溪转身出门,立刻把面前的体检报告塞到云染手里,下了死命令,“现在就看,给你五分钟!”
病人的检查报告是个人私隐,主治医生可以随时查看,实习医生为了研习病例可以看。
可是云染,既不是病人家属也不是医生,根本没资格看病人的体检报告。
云染先是有点莫名其妙,待看了一眼手上的报告,一下子懂了,她忍不住又抬头朝余医生投去感激的一瞥。
余年成没好气道:“别看我,看你手上的报告,等他们到齐了,你就没机会了!”
十分钟后,余年成带着他的实习生们去住院部巡视病房。
现在离过年近了,许多病人都被家人接回家过年,拥挤到需要在走廊搭床的盛况也不见了。
他们很快就巡视到孙梓芹父亲的病房。
“病人得的是硬皮病,”余年成直接点出了病症,“这种病例十分罕见,三十年前曾有过一例。碍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那个病人并没有被治愈。”
实习医生们纷纷围上前观察病人状况。
可是,问题来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是病人全身都被一层灰色的硬皮覆盖住了,连一张脸都不例外。
想要把脉,能够摸到的脉象微弱,根本无法诊断;想要问病情,病人都不能张口说话,更不用说回答他们的疑问。
忙碌了半天的结果就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余年成看着这些实习生那忙乱的表现,不禁暗自摇头:“好了,给你们每个人布置一份作业,针对这个病人的病症开药。”
他转头,又对云染道:“你也要写作业,病人硬皮病,肝脏和肾脏受损,尿蛋白呈阳性。”
云染很平淡地应了一声。
她刚才就看过整份体检报告了,现在余年成再给她挑重点说,也是为了掩盖她看过报告的事实,在过来的路上,她已经拟好了几份可行的药方。
她接过纸张,在纸上写下了制川乌草、桂枝、羌独活、秦艽、炒防风等中药名,斟酌了一番药量,又添上白术、香附和丹皮等物。
余年成就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写,她每每写下一个药名,他的眉峰就挑高一点。
等到她把药方写完整,他都觉得自己的眉毛都快要突破发际线了。
十分钟过去,他直接把大家叫停:“谁先把药方拿过来给我看?”
众位实习医生:“…”
连脉象都摸不出来,哪有什么药方?
这种感觉像极了学生时代的随堂小考,当场收卷出分数,最可怕的是自己是个学渣,急得抓耳挠腮,还抄不到答案。
罗溪看了大家一眼,之前被云染打击到的心又重新振作起来,大大方方地把药方交了出去:“余老师,请您过目。”
余年成接过她的方子看了一会儿,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看得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乌头桂枝对硬皮病对症,这药方在大方向上是对的。”余年成顺手把云染的递了过去,“你看看这份,她写得跟你的不太一样。”
罗溪在学校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各门课从不跌出前三名,就连实习期,带队的老师对她的评价都很高。
一开始,她是抱着挑错的心理去审视云染拟出来的药方。
粗粗一扫,她也的确觉得这药方极其累赘,用药量过度保守,还添加了许多没有必要的中药。
可是她到底也是高材生,回头仔细一想,顿时变了脸色:不是对方太保守,而是她根本忽略了对方的身体状况!
中医讲究各人各方,针对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都要做适量添减。
她这样一剂重药下去,病能不能治好说不准,可是病人的身体就要被重药给耗干了。
要是病人身体本就虚弱,情况就会急转而下,直接一命呜呼,把人给治死了,比不会治还要严重!
余年成见她此刻的表情,知道她想明白了,便道:“病人肝脏受损,应添黄芩、香附、丹皮。肾脏受损,需加白术、黑料豆、玉米须和米仁根。乌头和桂枝减量。你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吗?”
罗溪握着纸张的手都在发抖。
她只感觉在这一瞬间,有一双无形的手对着她的脸扇了十几个耳光,面上都有了逼真的火辣辣痛感。
上一回还能说云染运气好,恰好读过记载着舌下囊肿的医书,刚好背得出那个药方。毕竟子龙丸在《三因方》里就有记录。
可是这一次,硬皮病是根本没有现成的药方,大家的起点都是一致,都需要对症下药。
她们的主方药材相同,可是云染比她所想更深入更贴切,减轻药量,完全针对病人的身体情况。两厢对比,她输得一败涂地。
“你是个好苗子,可是你知道差在哪里吗?”余年成叹息道,“医者仁心,要对生命和病人有敬畏的心理,你欠缺的是敬畏心,还有对这个职业的热情。”
罗溪根本不爱医生这个职业。
他从一开始就发觉了。
因为当她在给病人看诊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流露出嫌弃和不耐烦。
明明她很能来事,手段纯熟地玩转医院里的人际关系。
可是如何为人处世、圆滑事故这都可以慢慢
云染不得不强行把这些外来的负面情感全部清空。
“罗溪,你把其他的实习生叫过来,我们去315病房看一个病人。”余年成等罗溪转身出门,立刻把面前的体检报告塞到云染手里,下了死命令,“现在就看,给你五分钟!”
病人的检查报告是个人私隐,主治医生可以随时查看,实习医生为了研习病例可以看。
可是云染,既不是病人家属也不是医生,根本没资格看病人的体检报告。
云染先是有点莫名其妙,待看了一眼手上的报告,一下子懂了,她忍不住又抬头朝余医生投去感激的一瞥。
余年成没好气道:“别看我,看你手上的报告,等他们到齐了,你就没机会了!”
十分钟后,余年成带着他的实习生们去住院部巡视病房。
现在离过年近了,许多病人都被家人接回家过年,拥挤到需要在走廊搭床的盛况也不见了。
他们很快就巡视到孙梓芹父亲的病房。
“病人得的是硬皮病,”余年成直接点出了病症,“这种病例十分罕见,三十年前曾有过一例。碍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那个病人并没有被治愈。”
实习医生们纷纷围上前观察病人状况。
可是,问题来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是病人全身都被一层灰色的硬皮覆盖住了,连一张脸都不例外。
想要把脉,能够摸到的脉象微弱,根本无法诊断;想要问病情,病人都不能张口说话,更不用说回答他们的疑问。
忙碌了半天的结果就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余年成看着这些实习生那忙乱的表现,不禁暗自摇头:“好了,给你们每个人布置一份作业,针对这个病人的病症开药。”
他转头,又对云染道:“你也要写作业,病人硬皮病,肝脏和肾脏受损,尿蛋白呈阳性。”
云染很平淡地应了一声。
她刚才就看过整份体检报告了,现在余年成再给她挑重点说,也是为了掩盖她看过报告的事实,在过来的路上,她已经拟好了几份可行的药方。
她接过纸张,在纸上写下了制川乌草、桂枝、羌独活、秦艽、炒防风等中药名,斟酌了一番药量,又添上白术、香附和丹皮等物。
余年成就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写,她每每写下一个药名,他的眉峰就挑高一点。
等到她把药方写完整,他都觉得自己的眉毛都快要突破发际线了。
十分钟过去,他直接把大家叫停:“谁先把药方拿过来给我看?”
众位实习医生:“…”
连脉象都摸不出来,哪有什么药方?
这种感觉像极了学生时代的随堂小考,当场收卷出分数,最可怕的是自己是个学渣,急得抓耳挠腮,还抄不到答案。
罗溪看了大家一眼,之前被云染打击到的心又重新振作起来,大大方方地把药方交了出去:“余老师,请您过目。”
余年成接过她的方子看了一会儿,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看得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乌头桂枝对硬皮病对症,这药方在大方向上是对的。”余年成顺手把云染的递了过去,“你看看这份,她写得跟你的不太一样。”
罗溪在学校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各门课从不跌出前三名,就连实习期,带队的老师对她的评价都很高。
一开始,她是抱着挑错的心理去审视云染拟出来的药方。
粗粗一扫,她也的确觉得这药方极其累赘,用药量过度保守,还添加了许多没有必要的中药。
可是她到底也是高材生,回头仔细一想,顿时变了脸色:不是对方太保守,而是她根本忽略了对方的身体状况!
中医讲究各人各方,针对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都要做适量添减。
她这样一剂重药下去,病能不能治好说不准,可是病人的身体就要被重药给耗干了。
要是病人身体本就虚弱,情况就会急转而下,直接一命呜呼,把人给治死了,比不会治还要严重!
余年成见她此刻的表情,知道她想明白了,便道:“病人肝脏受损,应添黄芩、香附、丹皮。肾脏受损,需加白术、黑料豆、玉米须和米仁根。乌头和桂枝减量。你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吗?”
罗溪握着纸张的手都在发抖。
她只感觉在这一瞬间,有一双无形的手对着她的脸扇了十几个耳光,面上都有了逼真的火辣辣痛感。
上一回还能说云染运气好,恰好读过记载着舌下囊肿的医书,刚好背得出那个药方。毕竟子龙丸在《三因方》里就有记录。
可是这一次,硬皮病是根本没有现成的药方,大家的起点都是一致,都需要对症下药。
她们的主方药材相同,可是云染比她所想更深入更贴切,减轻药量,完全针对病人的身体情况。两厢对比,她输得一败涂地。
“你是个好苗子,可是你知道差在哪里吗?”余年成叹息道,“医者仁心,要对生命和病人有敬畏的心理,你欠缺的是敬畏心,还有对这个职业的热情。”
罗溪根本不爱医生这个职业。
他从一开始就发觉了。
因为当她在给病人看诊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流露出嫌弃和不耐烦。
明明她很能来事,手段纯熟地玩转医院里的人际关系。
可是如何为人处世、圆滑事故这都可以慢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